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9|回复: 8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虚拟现实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3-2 2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案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其关系到投资效益比、资源利用效率、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是否可升级扩展等问题。因此,PACS的设计过程的论证必须包括:现有影像设备现状;医院网络系统的状况;需增加的设备和相应的发展规划;系统功能要求;管理流程的设计;投资效益比等,最终获得合理的系统结构和设计模式。
  
1 PACS规模特点 
按规模和应用功能将PACS分为三类:
  1.全规模PACS(full-service PACS): 涵盖全放射科或医学影像学科范围,包括所有医学成像设备、有独立的影像存储及管理亚系统、足够量的软拷贝显示和硬拷贝输出设备,以及临床影像浏览、会诊系统和远程放射学服务。采用模块化结构、开放性架构与医院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HIS/RIS) 整合良好。
  2.数字化PACS(digital PACS):包括常规X-线影像以外的所有数字影像设备(如CT、MRI、DSA等),常规X线影像可经胶片数字化仪进入PACS。具备独立的影像存储及管理亚系统和必要的软、硬拷贝输出设备。
  3.小型PACS(mini-PACS):局限于单一医学影像部门或影像亚专业单元范围内,在医学影像学科内部分地实现影像的数字化传输、存储和软拷贝显示功能。
  2 PACS方案设计及实现模式
   1.标准框架模式设计: 采用模块化结构,影像及其相关信息主要在DICOM标准规定的框架内交流,并具有基本的流程管理系统对影像的流向和运作进行管理和控制。非DICOM设备经相应接口或DICOM网关(DICOM gateway)类设备连接至PACS。具备独立的影像工作站序列(包括诊断工作站、后处理工作站和浏览工作站等)。装备有影像硬拷贝输出设备(如激光胶片打印机等)。具备或能够扩展其他影像服务(如远程放射学和HIS/RIS接口系统等)。该模式具有标准化、 开放式、多功能、易升级、易扩展及系统顺应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实现方式可一步到位或分阶段实现。此系统需要较大的投资。
  2.单一平台模式设计:影像管理系统、影像显示和(或)浏览系统、影像存储及数据库管理等均整合在同一软件系统框架内,因此可用单一硬件(如工作站)单元实现PACS主要的管理和操作功能。系统应完全遵从DICOM标准,非DICOM影像可经相应接口或DICOM网关或直接输入。其特点是初始投资力度小,易于实现。如将该模式应用于较大的系统,可能会出现系统的顺应性和稳定性不足。
不同医院医学影像部门的设备序列、投资状况、技术支持水平存在较大差别,PACS方案的设计应立足于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量体裁衣,方能达到PACS的预期目的及效果。目前,国内PACS的发展无论从认识或实践上均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遵循高起点、标准化设计、根据投资状况及对技术的驾驭程度阶段性实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PACS发展原则。
三. 应用与前景
对于放射影像诊断来讲,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的软拷贝取代沿袭百年的胶片硬拷贝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实现这种变革并非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在美国和日本的早期PACS系统中不乏备受放射医生冷落而弃之不用的事例。随着网络、计算机和相关影像医学设备的发展,图像数字化是大势所趋。PACS的应用也日益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均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大型的PACS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美国海军的医疗系统(DIN-PACS)。它由 GE-Applicare和IBM提供,网络类型多元化,采用WAN、LAN、卫星系统、无线系统和Internet连接。达到无胶片化、远程会诊和全面的医疗影像信息资源共享。其第一期的实施金额达到$250,000,000。韩国的三星医院,采用GE的PathSpeed PACS系统整个医院实现了网络化,无胶片化,整体效率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
发表于 2003-3-21 0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你过多的强调了国外的PACS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国内很不适用
发表于 2003-3-23 2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据我所知美国海军的医疗系统(DIN-PACS)取消了,只有几艘医院船装备了。如果当地基地医院可以或可以将病人运到有更好条件的地方,没必要花那么多钱让一个国内的医生在几千英里外看着几份报告下诊断——这是他们的调查报告上的原文。
发表于 2003-3-27 09: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再难也要上啊,中小型的就可以了,不然要喝西北风了。
再说有的医院已经有HIS了,要上PACS必须两者结合。有点难!
发表于 2003-3-27 09: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现在医院的HIS和PACS相互连接的确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我现在在上海出差,这里85%以上的医院都有自己的HIS系统,但这里边的HIS大多都没有预留与PACS的接口,就不用说HL7了,再说现在国内的PACS真正符合HL7的也不多,比较头痛。
前些天与一个客户商讨他们医院上PACS时,他们就提出一点,要求与HIS实现连接,但看了一下他们的HIS,根本就没有预留接口,而且还不知别人给不给我们文档呢.唉,头痛ing......
发表于 2003-3-28 1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我觉得PACS要解决以下问题:
1、影像的转换
2、影像的存档
3、通信
4、存档影像的管理
5、与HIS的接口考虑
6、会诊
发表于 2003-4-5 16: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说的太泛了,再说,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就有很多的差异。
发表于 2003-4-17 1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所谓中国国情主要是以放射、超声、内窥镜(甚至包括病理)作为PACS的实施基础,而不仅仅是放射
发表于 2003-4-23 11: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PACS应用模式与解决方案

太平洋医信有一套pacs-his接口引擎,大家有熟悉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