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2|回复: 0

PACS系统组成及技术应用

[复制链接]
虚拟现实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2-24 17: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
PACS系统组成及技术应用
目前我国医院放射科的标准工作方式是:医学影像以胶片为介质,病人携带胶片看病、会诊,医生通过观察胶片进行诊断。医生手工书写诊断报告,特别是非数字化的常规X线占工作的70%,这种方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常规X线成像实现数字化的动机突破了常规X线成像的固有局限性,利用计算机进行后处理为实现无胶片放射科进人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可能。PACS和医学影像计算机化正是基于这种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DICOM即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是PACS的核心部分,它出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概述。介绍了DICOM的概念、组成、内容及其评价。
第二部分:兼容性。它描述了对DICOM以下几部分内容的兼容要求,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对象
(Information Obiects)、服务类(Service Classes)、以及传输协议、编码方法等,以获得所需的兼容性水平。
第三部分:信息对象定义。即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第四部分:服务类定义。服务类(Service Classes)是对现实中,医学信息间的传递和通讯的抽象概括。它包括作用于信息对象的命令及其结果。
第五部分:数据结构和编码。这一部分说明了当两端以DICOM标准通讯时,它们之间的数据流是
以何种结构出现,并以何种方式编码的。
第六部分:数据字典。信息对象是由许多属性组合而成的。DICOM以数据元素表征信息对象的属
性。
第七部分:消息(Message)交换。消息是两个符合DICOM标准的应用实体之间进行通讯的基本单元。这一部分定义了DICOM应用实体间消息交换的服务和协议。包括:联接的建立和终结协议艄息的编码和交换协议。
第八部分:消息交换的网络支持。这一部分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DICOM进行通讯所必需的上层
协议。DICOM支持和知P/IP协议。这里说明了它们对DICOM通讯联接及消息交换的封装规则。
第九部分:消息交换的点对点支持。这一部分说明了D!COM支持的点对点通讯协议。包括物理
接口和数据协议。
其它有一些DICOM扩展部分,描述了DICOM的可移动存储介质,文件存储格式等内容。
ACR-NEMA一再声明,DICOM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采用分隔式多文档结构,便于单独对各部分进
行扩充而不需更新整个标准,这样就增强了它的健壮性。随着对DICOM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人,会有新的内容不断地添加进来,使得DICOM能很好地满足网络时代对医学信息通讯的要求。
PACS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设备,而是一个与医院管理信息化和医学影像网络化密切相关的系统工
程,是多学科交叉、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学临床结合的产物。2001年我院与菲特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建成了PACS系统,该系统运行基于DICOM3.0通讯标准,同各种影像设备互连,进行图像的传输、处理。存储、备份、管理和编辑打印中文报告,进行报表统计工作。以PACS为影像中心的RIS和HIS系统,连接各种数字影像设备(包括CT、MRI、DSA、超声、放射治疗系统、ECT等),PACS系统结构包含以下几个部分:CT、MR、CT后处理工作站、MR后处理工作站、服务器、诊断及报告工作站、登记工作站通过各自的100MB网卡和100M5类无屏蔽双绞线连接到10M/l00M自适应网络交换机上;两台Agfa相机先通过同轴电缆互连后再通过HUB连接到交换机上。整个网络形成一个星型总线拓扑结构,设备及其后处理工作可以把图像直接发到CT服务器和MR服务器上,各诊断和报告工作站可以通过CT服务器MR服务器快速查询检索后获取图像,并进行临床诊断、书写中文诊断报告、可以在工作站上通过共享的激光相机打印胶片。
PACS类型主要是根据PACS的覆盖范围决定。PACS的建立、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降低医院日常消耗,实现医院影像数字化、无片化、改善医疗技术水平分布不均的现状,具有广阔的前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