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3|回复: 0

呵护你的听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1 14: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老花眼一样,过了45岁的人会察觉听力也在逐渐下降。年轻人常见的因中耳炎引起的耳聋现象,是由于鼓膜炎症导致的传音性耳聋。老年人的耳聋与此不同。内耳捕捉声音的感觉细胞的技能衰退,加上向大脑听觉中枢传递信号的神经系统发生萎缩,导致了老年性耳聋。
      “人生最迟的1/4不知道人生效用的过程中度过,人生最后的1/4在不能感知人生快乐的过程中度过。”这是法国大思想家卢梭(1712-1778)《爱弥尔》疑问中的话语。
      卢梭认为,人老了以后耳聋眼花、腰腿也没有力量,人生最后的1/4处于被剥夺快乐的状态。也许有人会反驳:“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有助听器,不愁听不见声音。”但是,长时间佩戴助听器,“嘎——嘎——”的噪音会令人十分不舒服,很多人无法忍受这种噪音,最后干脆把助听器抛到一边。另外,随着耳聋的不断加重,助听器也会越来越不管用。
      上了年纪的人首先对小鸟鸣叫、笛声等高音出现盲听,逐渐地,对中音、低音也出现听觉障碍,随后会发展到连日常会话都听不清楚。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老年人常常听不清电视的声音。即使能听到声音,由于演员们说话的速度太块,老年人也很难识别他们每一句话说的是什么。由于老化,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同时,对语言进行明确识别的能力也在下降。所以即使能听到声音,老年人也时常弄不清话语的意思。所谓“听不清、听不懂”,二者同时到来使老年人雪上加霜。
      老年性耳聋致使老年人逐渐远离语言世界,最终可能使老年人陷入孤独。由于听不清别人说话,老年人变得不愿意出门,并且会越来越自我封闭。同耳背的老年人交谈时候,应该注意声音尽量大一些,让老年人能够听清楚你说的话,而且说话时候语速要慢,口齿要清晰,最好能凑到老人耳朵边上说话。配合肢体语言,耐心地同老年人保持交流,会将老年人从孤独中拯救出来。所以,当突然要和老人说话时候,首先应该提高音量唤起老年人的注意,双方目光相交后,再咬字清晰地缓缓地开始说话。希望年轻人能掌握这种同老年人说话的技术。
      据说,欠缺视力、听力、语言能力,却最终成为伟大教育家的海伦·凯勒女士(1880—1928),曾说话这样的话: “在失去的三种感觉中,如果上帝还给我一种感觉,那么我要听力。”因为人的声音是传递感情的最直接工具。比起看没有声音的电视,听收音机给人带来的收获会更大。在谈话的方式上如果给予老年人充分的考虑,如同佩戴了助听器一样,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听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