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1|回复: 1

对美国卫生信息管理的考察和思考(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 14: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医疗信息管理培训团去年底赴美国新泽西州参加“信息化管理在美国医疗卫生中的应用”等内容的考察和培训。在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时期,培训团此行的考察具有怎样的意义?记者前不久采访了培训团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陈伟处长和湖北中医学院医学工程研究所沈绍武高级工程师,就美国卫生信息化现状以及我国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对话。  记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组织中医药卫生医疗信息培训团赴美考察和学习,作为成员,请您谈谈此次出访的主要目的与活动安排。
  陈伟:近年来,世界各地各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进步。相比之下,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应用需求的矛盾明显暴露,特别是在去年非典初期,信息收集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不持续,传输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十分突出,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共享落后相关。
  如何更好地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汲取先进国家经验和技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制和浪费,带着这些思考,我们这次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卫生信息管理培训团赴美国新泽西州,参加了以信息化管理在美国医疗卫生中的应用等为主要课题的培训考察。
  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该州医学和口腔大学的附属医院(属州立医院)、纽瓦克市贝丝以色列医学中心、世界第二大医药企业默沙东集团、费尔丁肯逊大学等,对美国医院信息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同时,我们还拜访了新泽西州负责卫生管理委员会众议员,走访了新泽西州爱迪生市信息中心和公共卫生局、旧金山市等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与美国有关专业学会专家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卫生医疗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职责和分工情况,对美国卫生信息应用和社会服务系统设置、运行情况进行了考察。应该说,此次出访帮助大家及时了解了我国中医药信息化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
  记者:众所周知,美国的信息技术非常发达和成熟。从美国提出“信息高速路”政策开始,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标准制定深入到了各个领域,请您谈谈美国信息化进入医疗领域的过程以及他们发展的方向。
  陈伟:美国一直在信息技术(IT)领域里占据着主流位置,领导着世界潮流,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具有世界一流的硬件和软件厂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超前的发展理念和信息标准制定意识。
  此次考察,我们了解到,美国医院信息系统(HIS)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开发医院行政管理的功能上,如财务收费管理、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管理等。第二阶段,在实现医院行政管理信息计算机化的同时,进入到医疗信息的处理领域,如病人医疗处理系统,实验室系统等。采用电子病历(CPR)来记录临床的各类处理信息,并实现基本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以减少医疗错误。第三阶段,医院信息系统的重点放在了病人床边系统(BIS)、医学影像处理(PACS)、完整的电子病历(CPR)、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UMLS)等方面。
  目前,美国医院信息系统正经历着小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改造过程,并由信息系统管理功能经信息网络与交换系统向大信息服务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在美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中,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应用系统经验,其中包括近几年最重要的应用,如条形码药物管理、电子病历、计算机化处方/医嘱录入、临床数据储存、专业范围内临床信息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等,成为了全世界医院信息系统研发、应用的领跑者。
  记者:美国的医院信息化技术比较先进,它们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在建设过程中,重点开展了哪些方面工作?政府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沈绍武:美国在医学信息领域最有影响的组织是“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该协会每年就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应用进行一次详细的现状与趋势的调查,其中有二类任务被选为最优先考虑实现的项目,一个是减少医疗差错和提高病人的治疗安全,另一个是实现法律条文对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其信息安全性、病人隐私权的保护和电子信息交换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临床信息系统(CIS)最核心的目标也是美国医院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医护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和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近年来,为达到法律条文规定而对医院信息系统升级的需求始终占据主要位置,越来越多的医院把注意力集中到信息系统集成任务上,特别是CIS的建设和电子病历的应用。这一方面说明法律条文的要求很严格,另一方面也说明CIS在美国应用的普遍性。现在已有相当比例的医院完成了此类改造。
  同时,他们通过制定医疗信息传输标准(Health Level Seven,简称HL7)来统一HIS信息的基本接口,实现各医疗机构不同系统之间无障碍互联和医疗信息的无障碍交换。
  记者:您刚才提到“HL7”,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HL7”?它又是如何做到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的互换呢?
  沈绍武:所谓HL7是指医疗信息传输标准。现在已成为医疗机构间信息交换的国际标准。HL7组织成立于1987年,它主要目的是制定各类型医疗信息系统间,如临床、银行、保险、管理、行政及检验等各项电子资料的标准。HL7标准在美国已得到很多厂商及医院的支持与应用,并纳入美国ANSI国家标准,促进了HL7的发展和推广。
  采用HL7为标准的HIS和医疗仪器、设备可以完全做到无障碍互连和医学数据信息的无障碍交换,它使不同HIS的信息进行交换,是医疗仪器设备即插即用的基础,是医疗信息整合、利用、交换、共享的前提,是医疗信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前提。
  HL7的目标是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接口标准。目前,正在研发HL7-3.0标准。该标准实现了社会保险中心与定点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适用于医院内部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交换病历资料、临床检验结果、财务信息等,方便医院之间交流病人资料,同时,也使国际间的医院患者会诊变为可能。美国医院信息系统协会2001年11月规定,全美医院2003年3月必须使用HL7,2004年5月必须全部使用。我们所参观的两家医院HIS中,都已应用了HL7标准。
  记者:那么美国的医院又是如何看待信息化的呢?成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或者说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举措?
  沈绍武:美国医院采用信息系统,首先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病人提供更好、更快捷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病人到本院就医。其次,为了利润最大化,由于人力工资的昂贵,迫使医院采用计算机技术管理以提高劳动效率。另外,国家和保险公司为施行预付款制度(PPS)而要求医院及时上交复杂的有关DRGS的报告,迫使医院采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的信息系统。
  美国医院信息系统协会调查表明,成功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决策层的强有力支持、医生的拥护、持续的财政投入、医务人员的接受程度等。以前,美国医院的应用系统主要靠自己开发,尤其是大型医院,这也是美国医院编有几十个IT技术人员的原因。随着HIS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采取购买市场成熟产品,包括面向财物管理的系统、自己开发部分与医疗行为相关的应用系统的方法。比如广泛应用于美国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信息交换的个人数字助理器(PDA)就是产生于这个背景之下。
  PDA又称为掌上型计算机,是一种具备个人数字化信息处理及储存的便携式产品,除了具有数字通讯、可程序化等应用软件功能,结合电子记事簿、笔记型计算机、智能型电子书等具有与个人计算机相同的其它功能,可满足医院各种特定需求。在护理工作中,大量信息来自医嘱,护士按PDA信息在病人床边完成护理执行,并随时将执行情况记录进行反馈,做到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减少成本。在查房时,采用PDA下载病人有关数据、医师的医嘱信息及执行信息。在病人使用药物时,可通过核取按钮方式核对药单,并对执行情况及护理记录实时监督。当阶段工作完成,可将有关查考信息上载系统。PDA与计算机交换资料仅需1~5分钟时间,采用无线传输PDA,还可实时更新资料。使用PDA软件,可将部分功能、输入方式化加以个人化,使用者效率大大提高。
  记者:从情况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美国是非常重视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在标准制定方面,美国医药卫生信息标准情况如何,我国需要借鉴的方面有那些?
  陈伟:这次考察,我们了解到美国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美国的许多标准往往是由一家或几家技术先进的公司率先发起制定和使用作为企业内标准,然后被其他公司所仿效与遵循,最终成为行业标准直至国家、国际标准,这在高新技术产业相当普遍。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IT企业一般还缺乏这种实力。我国信息标准化制定工作往往由国家主管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技术部门)制定和颁布,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强制执行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中医药信息的标准化研究,其中《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对中医药信息处理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九十年代,我局与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如《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全国主要产品(中药部分)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案规范》等,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标准应用、功能完善、提供安全可靠信息方面,无论是网络统一平台还是资源共享,都缺乏统一的规划。中医药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保证。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立中医药信息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以信息技术带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已迫在眉睫。
发表于 2009-3-16 12: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