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92|回复: 8

“厦门模式”成功做法和经验 ----厦门模式真的成功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11: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厦门模式”成功做法和经验 2009-04-27 12:48

Tags: [url=http://www.chinaehc.cn/index.php?option=com_search&searchword=区域医疗&areas[]=jtags]区域医疗[/url]
    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解放军总医院“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组与厦门市卫生局和合作公司的共同努力,工程进展顺利。按照课题任务书和课题总体设计的要求,对原有系统和基础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完善,十分圆满的实现了课题的要求。现已建成了以区域卫生数字化——“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为特征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全新的数字化市民健康管理系统和全市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并在全市整体投入使用。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示范工程。“厦门示范”区即“厦门模式”,就是厦门区域卫生数字化,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信息技术全面完整地构造了一个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信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行、服务和管理系统,即一个数字化的卫生城。

http://www.chinaehc.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83:qxiamen-modeq-successful-practices-and-experiences&catid=5:e-clinic&Itemid=3
发表于 2009-9-10 1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模式是否真正取得成功还要使用者的声音
发表于 2009-9-11 23: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示范区”的基本柜架
    “厦门示范区”的基本框架是“五个统一”。包括:1. 统一的数字化集成平台,以此集成全市各种不同医院、社区的信息系统,消灭区域卫生信息孤岛。目前已经集成了80%以上的医疗资源;2. 统一的医疗专网,连接全市所有的医院社区;3. 统一的数据中心,解决全市所有卫生数据信息的储存和管理;4. 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目前已为全市100多万居民建立了从孕育到终结生命全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5. 统一的市民健康卡(社保卡),作为市民的唯一标识,在全市所有医院、社区都能一卡通行,实现信息共享。因而,实质上是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完整地构建了一个城市的医疗卫生资源、信息、服务、管理等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运行、服务和管理应用系统,一个公共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也即一个完整的卫生数字化城市。


“厦门示范区”的功能设置
    主要是“六个面向”。包括1. 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即以网站形式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可以向全体市民提供预约挂号、查看检查结果和自我健康管理等服务。2. 面向医疗机构的区域协同医疗平台。为全市所有医疗机构提供双向转诊、病历调阅、代理检验、代理检查、远程会诊、远程心电和各类信息共享等。3. 面向社区的服务平台。为全体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提供社区“六位一体”(医疗、预防、康复、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的服务。4.面向妇幼保健的服务平台。以妇幼保健院为中心连接了全市36家妇幼保健机构,对全市孕产妇提供全过程的健康保健,对儿童提供全过程的计划免疫监管。5. 面向第三的服务平台。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医学物流、配送和网上采购等服务。6. 面向政府的服务平台。为政府机关提供日常监控、疾病预警和决策支持等服务。这“六个面向”包括了一个城市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


“厦门示范区”的主要目标
    在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四个共享”和“三化服务”。1. 全市的医疗资源共享。可以通过远程医学和第三方现代服务业介入方式,使大医院的高级专家、高端设备,更多更快更方便地为基层服务,使平民百姓在社区可享受大医院的高质服务。2. 患者的医疗信息共享。可使患者减少许多重复检查和检验,降低医疗费用,方便就医。患者不需要像过去要带上所有纸质病历资料,带上社保卡就可以在全市范围所有医疗机构看病。3. 居民的健康信息共享。医生诊疗疾病时,可实时查阅个人健康档案。同时,政府机关、社区都可以对所有居民的健康状况实行统一的健康管理和干预,以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4. 政府的管理信息共享。市政府及各级管理部门需要的各种管理信息,都可以从系统中自动产生,自动生成各种报表。还可对急性病、传染病、慢性病自动监控报警,可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个共享”囊括了所有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形成了全方位的互相联通和信息共享。


“厦门示范区”的应用效果
    由于“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能够为患者、市民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服务,因而患者的就医模式、医院的服务模式、政府的监管模式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卫生系统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疗成本明显降低,公众就医极大方便,健康服务日臻完善,医疗质量快速提高,医疗秩序日趋好转。“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明显改善。据2008年试运行统计,仅减少重复检查一项全市就节约资金2100万元。患者可以“足不出户”用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手段预约挂号。有了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政府第一次能够真正对全体市民实行健康管理,这是世界发达国家政府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


“厦门模式”的基本经验
    一是建设模式。“厦门模式”是在国家科技部、卫生部的项目引导下,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解放军总医院的技术支持和有力指导下,联合多个专业公司和厦门市众多医院和社区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厦门市委市政府投资2650万,连续两年将此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黄如欣为首的分课题组,并邀请大课题组借助卫生局机关的指挥平台,共同组织研究和建设。因而实际上此项目不仅仅是一个课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府工程、民生工程、社会工程。

    二是顶层设计。厦门示范区以“五个统一”和“六个面向”构建一个城市的卫生信息化的基础,以此实现全市医疗资源、医疗信息、健康信息、管理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这是一个很科学的顶层设计,决定“厦门模式”成功的关键。可就此认为,我们初步探索到了中小城市卫生信息化的规律。

    三是技术创新。该项目时间短、任务重,课题要求的共性技术支撑体系的攻关,主要是通过专业公司的合作,科学的引入和系统集成国内外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其成为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因而,从技术上讲,主要是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创新性应用,并经过实践证明是先进的切实可用的,可以总结成为可移植可推广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四是模式创新。“厦门示范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探索和实现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创造性的构建网络信息技术支撑平台,把全市所有的医疗资源、患者的医疗信息、市民的健康信息、政府的管理信息融汇贯通,全市共享,高质快捷的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于全体市民、所有医疗机构和各级政府,新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由此诞生。厦门的广大市民对这种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非常满意。科技部杜占元副部长在大会上盛赞厦门示范区“在创新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是医疗信息化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军民结合共同推动自主创新的成功实践,是科技惠及民生的典范工程”。

    “厦门模式”不仅打破了建国60年来医疗机构依照行政关系形成的区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的格局,打破了长期以来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以本单位为中心形成的业务信息壁垒,打破了以往城乡之间因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质量差异和信息障碍。同时也为每一位市民构建了从人生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的终身健康信息链,构建了患者从健康到患病、再到康复的全过程诊疗康复信息链,构建了从社区(乡镇)、市、省、国家到国际的符合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的网络医疗协同信息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同医疗、终身健康管理和一体化、网络化医疗服务。

“厦门模式”有很强的可移植和可推广性
    “厦门示范区”已经形成一种全新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构建该系统的“五个统一”、“六个面向”、“四个共享”和“三化服务”具有很强的可移植可推广性。课题组和大连市政府签有协议,拟在今年内将课题成果全面系统地移植到大连,建成具有大连特色的“大连示范区”。专家们认为推广“厦门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加快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建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关于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等重大民生举措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解放军总医院 陈运奇 赵军平 薛万国)
发表于 2009-9-11 2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替你转过来,不知道上次厦门的会议有谁去阿?
发表于 2009-12-2 14: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过几次医疗信息化大会,感觉厦门宣传的很厉害,但实际的覆盖面、实用性、效果等还不太清楚。
发表于 2010-6-1 08: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CHINC也听到了许多厦门卫生部门的介绍,但整体上都是系统描述和很粗略的统计数字,真正做到什么程度,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知道,不过能做出一个这样的示范区还是非常不易的
发表于 2010-6-1 2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公开标准,绝对谈不上成功.就算你把所有的软件都换掉,也只能在某个局部,不具有推广意义.
发表于 2010-6-2 09: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大会上,李包罗老师在其报告中提到过厦门模式,并以此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
我以为标准化当然重要,但通过一些区域卫生信息化实例的开展,来探索一下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需求,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厦门的工作不是今天才开展的,人家已经做了很多年了,在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对内容,方法上进行一些实践也是好事.
还有即使有了标准,有了技术方法,在管理上、实施上如何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开展(如厦门的市民卡就很不错),也需要积累经验。
要学其所长。
我以为,李老师在报告中强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中,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要去做的,是最重要的
发表于 2011-6-9 14: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模式有自身的独特性,其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与全国其他地区是不一样的,它是医院托管的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