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12-24 08: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基于“存贮执行计算原理”的电子病历理论基础研究
下面说一下存贮
1.存贮,是电子计算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扩展了人脑的记忆,相当于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人的行走能力一样,电脑大大的提高了人的记忆能力。这对于医学或医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有很大的作用,也是人们看好电子病历的重要原因之一。
2.研究存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贮什么?二是怎么存贮?其实这两个问题应该都是由医学专家或医务人员来回答的,但由于他们对电脑的认识或知识不够,基本上没有能力直接跟电脑交流。于是,专业软件工程人员参与了进来,他们跟据向医务人员的需求调查,制定了“怎么存贮”的规则,再编制了相对简单明了的用户界面,供医务人员回答“存贮什么”。这样一来,经常出现医务人员降为数据录入员,没有医学知识的软件人员却成了决定怎么存贮电子病历数据的主要决策者了,长此以往,造成了医务人员想要的数据没有存贮,没用的数据却一定要存贮,并成了负担。要改变这种境况,关键有两点:a.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电脑操作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电脑利用能力。b.加强电脑通用功能的设计,提高用户界面的友好化,用最直观的表达方法,为医务人员提供高效的具有电子病历处理能力的综合计算平台。
3.存贮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数据一旦存贮,就应该一直不变,直到失效为止。这一点说着容易,但往往会因为软件专业设计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会很轻易的改变已存贮数据的含意(通过改变存贮规则等),其实数据跟软件一样,是有版本的,通过版本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数据的持久性。
4.存贮必须是加密的,上面一点说到了软件设计人员对数据的改变,其实改变已有数据的人还包括越权用户,控制数据的越权访问和修改,是电子病历设计的最关键内容之一,也是一个难点。因为电子数据的可拷贝、易共享等特性,我们不能再只用物理存贮位置、存贮介质等手段来控制电子病历数据的越权修改了,最有效的电子数据安全控制手段将是“数据签名”和“公共电子安全体系”。既要发挥电子数据的存贮、交换、加工整理等方面的优势,还要保持信息安全、隐私权、著作权等重要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