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83|回复: 7

zt:金仕达卫宁:研发人员工资畸低 委托开发费过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9 05: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人民网

今日中国证监会将审核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作为一家医疗卫生领域集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公司,公司研发人员工资却少得可怜。除3名核心技术人员外,其余113名研发人员2009年度的年薪居然不到4万元。

  此外公司的委托开发费用过高;作为软件公司,但公司近三年的硬件收入占比都在40%以上;而公司拟募集资金投资的SaaS创新商业模式,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非核心研发人员年薪不到4万

  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疗卫生领域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以配套硬件销售及技术服务为辅的医疗软件企业。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称,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软件研发和服务。尽管如此,但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畸低,近三年来金仕达卫宁投入的研发经费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7%左右。研发人员中,除3名核心技术人员外,其余113名研发人员2009年度的年薪居然不到4万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2008年、2009年金仕达卫宁投入的研发费用在逐年上升,分别为121.77万元、747.35万元、847.86万元,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分别为2.32%、6.96%、7.48%。

  不仅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低,金仕达卫宁研发人员的工资更是少得可怜。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的研发费用包括委托技术开发费、研发人员工资。而近三年来,金仕达卫宁研发人员的工资分别为486.73万元、480.85万元、121.77万元。

  金仕达卫宁现有116名研发人员,占员工的比例为25.55%。其中,核心技术人员3名,分别为刘宁、孙凯、马维民。目前,刘宁担任董事兼总经理,孙凯担任董事兼医技事业部总经理,马维民担任产品及研发部总经理。上述核心技术人员最近2年内未发生变动。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9年度,刘宁年薪为13.79万元,孙凯年薪为13.97万元,马维民则为13.99万元。也就是说,除了三位核心研发人员2009年度的年薪41.75万元外,公司其他113名研发人员2009年度的年薪仅为444.98万元,平均每位研发人员2009年度的年薪为3.94万元。

  在上海,不到4万元的年薪,对研发人员的研发有什么激励作用?如此看来,金仕达卫宁的软件研发技能主要依靠三位核心技术人员,这风险未免过大。

  委托开发费用高

  金仕达卫宁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低,非核心研发技术人员公司更是少得可怜,但公司的委托开发费用却很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一直以来重视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是微软金牌认证合作伙伴、惠普企业产品合作伙伴,并与GE、Intel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且长期保持与国内大学合作,先后与重庆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上海大学等签署了进行科研合作和实习基地的协议,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于外延功能模块提升或非核心部件的升级通过采取委托开发方式进行,前期主要委托上海兰恒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复高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开发。上述三家公司与金仕达卫宁及其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2008年,金仕达卫宁委托开发的项目有3个,委托开发费用合计为266.50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3.82%,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48%。2009年,金仕达卫宁委托开发的项目上升到6个,委托开发费用也高达361.13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16.49%,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72%。

  公司称,目前公司的软件产品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技信息管理系统及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委托开发业务主要是基于上述核心产品的外延功能模块提升或非核心部件的升级而进行的。因此,委托开发业务是公司现阶段解决资源瓶颈、提高研发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公司主营业务的有效补充。委托开发的部件依附性较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不会对公司软件产品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产生重大影响。

  硬件收入占比40%以上

  作为一家软件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公司,金仕达卫宁的硬件类产品占比却依然比较大。招股说明书称,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可分为3大类,分别为软件类产品、硬件类产品和技术服务类产品,软件类产品是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但硬件类产品给公司贡献的利润依然不少,近三年硬件类销售实现的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在40%以上。

  数据显示,金仕达卫宁近三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249.51万元、10740.62万元、11340.78万元,其中硬件类销售实现收入分别为4517.83万元、5999.94万元、2513.75万元,所占比例分别为39.84%、55.86%、47.39%。

  此外,公司的技术服务收入增长相当之快。2007年,金仕达卫宁技术服务仅实现收入614.1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67%;2008年,技术服务实现的收入更是飙升至140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28.20%;2009年这一收入又迅速上升至1987.87万元,比上年增长41.84%。

  SaaS创新商业模式风险

  此次,金仕达卫宁计划发行13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5350万股。所募集资金中,将投资1.32亿元于四个项目,即医院信息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基于SaaS的中小医院信息系统项目、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其余募集资金将用于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

  其中基于SaaS的中小医院信息系统项目,公司计划投资3226万元于。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简称,是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

  由于SaaS模式属于创新的业务模式,未来公司SaaS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运营,将可能在客户接受程度高低和时间快慢、网络和数据的安全稳定、与中国电信的合作以及其他专业SaaS运营商的竞争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在竞争对手方面,深圳市美谷佳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基于SaaS模式的产品主要有谷仓医疗快线,基于中国电信VPDN实现信息共享,系统主要由C/S结构改造成B/S结构;山东聊城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HIS系统的研发,基于SaaS模式的产品主要有医院软件网络版,基于.NETFramework2.0的新一代HIS系统,采用智能客户端或B/S模式,主要是医院管理系统。


发表于 2010-7-29 0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么低吗?怎么活呀,晕倒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是股份制公司,工资不能代表全部。
发表于 2010-7-29 1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eeo.com.cn/wangshang/fmgs/2010/08/01/176327.shtml

      2010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挂出创业板发审委的公告,宣布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仕达卫宁”)未通过首发审核。
      金仕达卫宁是一家以医疗卫生软件的开发与销售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此前,坊间传闻金仕达卫宁涉嫌财务粉饰、关联交易、内控混乱等严重问题。不过,在证监会的公告上对此只字未提,也未提及金仕达卫宁未过会的真正原因。
      “公司现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金仕达卫宁日前收到来自发审委的审核意见书,其中对未过会原因如此描述。《暂行办法》是发审委审核创业板上市申请的主要法律依据,该办法第十四条是关于持续盈利能力的规定,其中共有六项要求。
      “意见书并未明确指出公司违反了该条的具体哪项规定,不过公司内部分析,公司未过会的真正原因是规模太小。”金仕达卫宁董秘靳威表示。靳威同时也是公司董事、财务负责人。为金仕达卫宁担任发行人律师的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勇坚也持同样看法,他同时声明,广发为金仕达卫宁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并无任何问题。
      “金仕达卫宁的问题比较复杂,并非单纯的规模问题或持续盈利能力问题。金仕达与其关联公司的关系值得琢磨,其财务数据确实难逃粉饰之嫌。”一位对创业板IPO深有研究的投行人士表示。
      
      规模门槛
      金仕达卫宁2009年的营业收入为11340.78万元,净利润为2616.26万元,2009年年末净资产为7946.16万元。
      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创业板公司的净资产不得少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
      在公司规模上,金仕达完全符合这些规定。但今年以来,市场传闻发审委提高了创业板上市的门槛。“有发审委委员建议将最近一年净利润标准调整到3000万元,公司资产规模和营收分别调整到1亿元。虽然没有形成公开的书面规定,但门槛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一位熟悉创业板发审委的投行人士称。
      近期IPO被否的一些公司,如杭州正方软件、杭州先临三维,其被否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公司规模问题。而在此前,此类项目有通过可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汉威电子、华星创业等公司的最后一年营收刚刚擦着1亿的红线,而年前获批的中青宝,其2008年主营收仅为5367万。金仕达折戟创业板,规模偏小也是主因之一,可谓生不逢时。
      “《暂行办法》现在基本都没人提了。” 汉鼎咨询执行总裁王叁寿坦言,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对公司规模要求的提高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市场规模小于20亿元,净资产低于1亿元的公司基本没有上市机会。”王叁寿同时强调,金仕达卫宁在行业上属于电子信息类,此类公司并不被看好,对其规模的要求自然会更严格。此外,金仕达所处的细分市场医疗软件行业的市场容量不大,发展空间有限。根据IDC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并不大,2009年仅为20.20亿元,刚刚超过20亿元的红线。 而国内医疗卫生应用软件企业众多,竞争极为激烈。
      金仕达卫宁的主要盈利来源为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但在公司营业收入中,硬件销售收入比重相当大,可谓是“不务正业”。2007年到2009年其间,此类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89%、55.86%、39.84%,若扣除此类收入,2009年金仕达卫宁的营收远远低于亿元。
      虽然电子信息类公司一般是轻固定资产公司,但金仕达的固定资产仍嫌过低。截至2009年12月31日,金仕达资产总额为9325.72万元,流动资产为9049.51万元,其中包括各种应收款项近3000万元;固定资产为249.5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仅为2.67%。
      
      持盈能力
      2009年有8家公司因持续盈利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而败走创业板,占全部被否企业的一半。金仕达卫宁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研发能力不强,没有核心竞争力。”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工作很累,待遇很低,电脑很差,比较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呆上一段时间,积累点工作经验。不过如果呆上3年,人就算废了。我在金仕达干了8个月,就辞职不干了。”叶晓明(化名)说,他在软件行业干了近3年,2009年从外地到上海发展后,他选择这家公司做过渡,每个月工资才3000多。
      作为高科技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9年底,金仕达卫宁共有研发人员116名,占员工的比例为25.55%。除3名核心技术人员外,其余113名研发人员年薪不到4万元。在上海,这样的工资也就刚刚够维持基本生活,对于真正的IT高手没有任何吸引力。事实正是如此,从学历构成来看,金仕达研发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仅有2.86%,而专科和中专学历的占到46%,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毕业不到两年的学生。
      不仅研发团队不够强,金仕达的研发费用也偏低。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2008年、2009年金仕达卫宁投入的研发费用在逐年上升,分别为121.77万元、747.35万元、847.86万元,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分别为2.32%、6.96%、7.48%。但是,其中委托研发的费用却很高,占全部研发费用的三成以上。2008年,金仕达卫宁委托其他公司开发的项目有3个,委托开发费用合计为266.50万元。 2009年,金仕达卫宁委托开发的项目上升到6个,委托开发费用也高达361.13万元。
      此外,公司新开发的SaaS项目也对未来盈利状况构成重大不稳定因素。此次,金仕达卫宁所募集资金中,将投资1.32亿元于四个项目,即医院信息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基于SaaS的中小医院信息系统项目、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其中基于SaaS的中小医院信息系统项目,公司计划投资3226万元。
      由于SaaS模式属于创新的业务模式,未来公司SaaS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运营,将可能在客户接受程度高低和时间快慢、网络和数据的安全稳定、与中国电信的合作以及其他专业SaaS运营商的竞争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风险。2009年,金仕达SaaS项目的收入不足50万元。
      在竞争对手方面,深圳市美谷佳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聊城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SaaS项目上实力不俗。而且,随着SaaS模式的推广,将有更多的企业涉足这一领域。
      
      财务疑云
      “金仕达财务上的问题很多,集中反映出公司管理的不规范。”上述投行人士说,他同时指出,金仕达的财务问题主要反映在与关联公司的关系上。
      2008年12月,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有限公司改制为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与上海金仕达卫宁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关联企业,其实际控制人均为周炜、王英夫妇。
      招股说明书承认“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金仕达卫宁有限公司设立后,与医疗信息公司、计算机服务公司(金仕达卫宁的另一关联公司)存续存在同业竞争关系”。为给金仕达卫宁上市扫除法律障碍,2009年6月23日,上述医疗信息公司被注销。
      金仕达卫宁招股说明书显示,上述软件公司与医疗信息公司及计算机服务公司之间资金往来频繁,财务上存在不规范行为。主要是代收、代付款,以及提供资金方面。在互相提供资金时,相关关联公司并未按规定收取资金占用费。除此之外,还有代收员工暂支款和其他资金往来。这种财务不规范的情形一直持续到2008年底。
      这种财务上的混乱说明金仕达卫宁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很大缺陷。在近三年报告期内日常运作过程中,其并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看待。实际控制人可以随意调配发行人即金仕达卫宁和医疗信息公司之间的资源,频繁占用发行人资金,且数额较大,违背了独立性原则。
      此外,在专业人士看来,金仕达卫宁的财务报表还存在拔高利润的嫌疑。
      “金仕达卫宁与医疗信息公司的业务内容差不多,净利率却反差极大,这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件事。”一位多次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说。
      对比医疗信息公司和金仕达卫宁的净利率,发现其中确实存在巨大反差。2007、2008年医疗信息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548万元、316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0万元、136万元,净利率为2.74%、4.30%;金仕达卫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249万元、1074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224万元、1701万元,净利率为23.31%、15.83%,远高于医疗信息公司。
      一方面是医疗信息公司极差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是金仕达卫宁暴增的业绩数据,这不能不让人起疑心。上述注册会计师分析说,很可能是实际控制人在注销医疗信息公司时,将该公司当年的利润通过财务处理转移至金仕达卫宁,以满足公司最近三年报告期业绩能达到上市的财务门槛。不过,随着金仕达卫宁IPO被否,现在不会有太多人关注它的财务问题了。
发表于 2010-7-29 17: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均工资低,可能是避税的手段
核心人物待遇一般,但是人家有股份,拼的就是上市,比较起来月薪算什么?高了不过是白交税而已
100多人的研发队伍,哪有那么多阿,一年的业绩才1个多亿,研发投入才几个点
信息很多是虚假的
不过很多假的做得很真的样子,这个案例恰好反过来了,做得不够真而已,哪个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是"做"出来的啊
发表于 2010-7-30 16: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管他呢,只要能上市,行业好了,大家好
发表于 2015-10-30 15: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实在是太低了,不过现在卫宁上市了,熬出头了
发表于 2016-4-12 14: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屌金仕达his实施人员一名,在上海一个月2400,就干一个月gege辞职了。不是我眼高手低,不知天高地厚,那点工资真的不够活。在上海随便找个销售的活也都不会低于24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