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66|回复: 7

818美国产科医院的流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3 02: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期看病都是在各个大牛医生的私人诊所。这些牛人们的业务水平,网上都有review和打分,选的5星的一般都很忙,但是服务态度很好。

诊所是group practice 设施齐全,大都被有一个抢救室。属于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由于很多模块已经流水线化,做B超,会有专门B超服务的“公司”。B超过程,家属可以全程陪同。有座位,饮料,可以拍照,但是不可以摄像。但是匹兹堡的医院有些是他用B超机带你摄像,最后给你张光碟。看来各地医院不同。但是都可以看男女。病人可以挑几张B超片,要求打印私藏。看了性别之后,就可以准备baby shower了。

临产之前,有一次orientation。就是熟悉医院的布局和基本作业流程。医院c-section,抢救室,麻醉复苏室都在一个楼层,而且在产房布局的中心位置。异常方便。

临产的时候,开车过去,可以看到医院的便捷停车位都是留给医生的,基本上lexus hybrid,BMW之类的,看来美国医生还是比较富裕的。虽然病人没有便捷车位,但是大厅门口有6个临时车位,病人车辆一到,就有valet parking,就是有人帮你停车,你把车钥匙给他就可以。提上自备用品,轮椅就到了。上楼。虽然不是绿色通道,但是从入门到产房,就是5分钟。

产房是一人一间。一个护士专职陪同,签字,上监护。可以两个家属陪同,要求当天不感冒,没有传染病。大概是一个三星标准的装修,有专用洗浴厕所,带扶手和报警器的。家属有沙发床,坐着等。然后大家贴bar code。

护士8小时三班倒,主要是检测胎心,计算尿量等,看得出来都是高年资护士。但是打静脉留置针,她没有先固定,而是先采血, 再固定。采血过程中,针头有点晃动,让我不是很满意。可以选择自然生产,觉得不适就可以上epidural。麻醉师在楼层流动,貌似是两个麻醉师,因为不论什么时候喊他,就是1分钟到岗,这个资源应该是冗余配置的。

从护士那里了解,8,9,10三个月是生育高峰。平均接生800多人。医院35个产房,可以同时接生35个病人。但是从来没有用到过最大容量。

大牛几个小时后才出现,一看就是大牛,护士全部让道。所有麻醉师都低头喊Dr.XXX。露了一面,听了护士汇报,就是和我们瞎聊天。主要是安抚产妇情绪。

大牛就消失了,据说是做C-section去了。江湖传闻就是bikini cut, 穿泳装都看不见,20分钟一台手术。护士继续介绍带孩子的经验,消磨时光。顺带检测产程图。

护士交班,和国内一样,汇报病情,并进行文档交接,什么文档记载到什么地方,需要继续干什么,应该是EPIC的系统。老护士带了个实习护士,小姑娘很好学。一会儿递热毛巾,一会儿问我要不要吃冰块。

生的时候,你都会觉得像演电影,虽然只有10分钟,10个人貌似从地上突然冒了出来。儿科医生,儿科护士,麻醉师,手术室器械护士,转运护士,神经科医生,大牛的御用助手,原来的检测老护士和实习护士。麻醉师和转运护士是随时准备转隔壁手术室做C-section的,儿科医生和护士是准备做小孩体检的,神经科医生是预防小孩缺氧,进行神经系统检测和抢救的。器械护士和大牛的助手都是跟着大牛的。而且每个人就位非常准确,房间也不大,但是各自都知道站那里,预备什么。当时挺感动的,觉得国内这么整一把,再有熟人也是很麻烦的,美国都包括在流程里了。

大牛还是那么一句话,C-section房间准备好了,移过去只要3-5分钟,放心生。生完,医生就走了。大牛从出场到结束,最多半个小时。然后就是一对一,一个护士护理小孩,一个护士护理妈妈。转病房,该院病房都是单人间,只有三星版和四星版,四星的带个小会客室。

房间有洗浴,电视,沙发,多功能桌子,输液泵,氧气,当然,折叠的电子病历操作台。护士进来交代姓名,班次,电话号码。还是一对一服务,一个护士管产妇,一个护士管新生儿。中间会有很多人进来,你看衣服就可以了,从颜色可以识别职务。蓝色护士是产妇的,绿色是婴儿的。深灰色是技师,黑色是垃圾清理人员。当然也有混穿得,他们做vital signs的人,是个专门的游动哨,一个人大概做一层楼, 4小时一次。这个人,我就看到几个班次,穿的很杂。

第二天6点半,产科医生早查房,一共待了2分钟,问问有没有异常主诉,就消失了。带教了一个实习医生。然后8点儿科医生早查房,也就是say hello. 小孩一饿,护士就送来了。小推车上一应俱全,有摩指甲的,梳头发,尿布,擦嘴的,pacifier,体温计,尿布,配方奶。。。母亲自主选择配方还是母乳。儿科护士教了教如何打包,如何判断婴儿体征,就离开了,但是on call. 然后就是lactation consultant,教怎么喂奶的。然后就是停输液泵护士,产妇护士交代护理原则。技师抽血等。中午订餐是保险包括的,选择余地还挺多的。不过中国的牛肉盖浇饭太咸了。还是意大利面条马马虎虎。room service也是oncall。

技师过来前,都会电话预约。碰到冲突时,各方人员会自动根据业务优先级进行回避,比如技师采集数据时,止疼药护士自动后延半小时,我怀疑是否医院内部有流程监控或者task priority management之类的东西。

第三天报了一个心慌,多普勒彩超1小时后到床边,心脏科医生4小时候从外院赶来。自我介绍来自st luke,倒是把我吓一跳。也没有什么大事,居然从人工心脏移植大牛医院请来一个专家。来了也是忽悠,反正也没啥事。医院推销了medela的pump,免费试用,据说是2k USD一个的那种,可以出租。送了一套配件。S家和E家的奶票打折卷什么的。

出院的时候,送了产妇护理套装,小推车的东西,也全部送我了。包括16瓶配方液体奶,体温计,一袋半尿布。。。给小孩登记了户口。

缴费上,医院报了个吓人的数字,然后和保险公司是合作单位,打了个对折,保险报80%,自费1200美金左右。然后麻醉师和心脏科会诊的费用,另外算。出院的时候,我才发现小孩脐带上有个报警器,如果偷运小孩,出口都会触发报警。婴儿运送人员解除报警器,送我们到楼下。valet parking的人把汽车送到手边,帮你装上行李。婴儿运送人员检查car set, 自己开车回家。

总体感觉,医疗已经流水线化,很多人只是重复做一件事情,熟能生巧。各个功能模块衔接的也很流畅。背后有个强大的计算机网络,这是毋庸置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0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牛们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妇产科那个,从她的操作来看,应该是主任级别的,但是也没有一分钱红包,她主动加班两小时等这台手术,没有转交备班医生。

St Luke的心脏科会诊医生,这个级别的,在国内,估计是不会跑这种小会诊的。跑过来先和所有病人家属握手,寒暄。然后逗小孩。然后再看病。然后留下名片。一点架子都没有。
发表于 2010-10-3 07: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上海参观过一个产科诊所,是一个拿美国产科医生执照的医生开的,我跟着他参观了他的诊所,也顺便走了一遍流程,这位医生对信息系统也比较熟悉,那次交流印象还是很深的,他希望把美国的管理理念带到中国。
这种诊所收费很贵,挂号费要1500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是华山医院里面美华的郭桥把,呵呵。人家是收全球保险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 1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遥想n年前,俺们XX医院的特级病房护士还是巴西圣保罗的,人家会英语,葡语,法语。。。
发表于 2010-10-3 14: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猿人当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0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南京猿人 2.0版release了。
发表于 2010-10-8 21: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