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专家作客赛迪网 郭莹
5月26日,《中国计算机报》邀请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宁义、解放军301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海一、原解放军301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任连中以及天健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学才等小汤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者,就小汤山医院应对非典,快速建立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历程、建设经验等,在赛迪网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网上聊天,与网友充分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非常时期,《中国计算机报·中国信息化》以专题的形式重点关注医疗、医药等领域信息系统在非常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邀请四位专家,就是医疗信息化专题展开的前奏。
在聊天现场,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包罗在内的网友,就小汤山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方法提出了问题。四位专家表示,小汤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时间紧。相关人员4月24日晚接到指示,25日上午开始现场勘察。由于时间很紧迫,系统设备进入现场时间从原定计划的27日推迟到29日。但是,工程的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战,顺利完成系统安装。5月2日凌晨,首批病人接收完毕,并做出第一张上报的统计报表,信息系统第一阶段建设初见成效。
为了抢时间,小汤山医院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只花两三个小时快速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规划;采取后台系统克隆的方式,拷贝解放军306医院整个的后台系统,使后台初始化工作一步完成;采取前端克隆的方式,将所有机器预装全套系统,在短期内完成了大量系统的前台安装;调集了大量工程师,用半天时间在现场突击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通过这些手段,小汤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周期大大缩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保证了医院开始接收病人的时候,信息系统同步应用。
四位专家还强调,军队医院信息化有良好的基础,全军两百多所医院都运行同一规范、统一编码的系统,这就保证了小汤山全体医务工作者能够迅速掌握该信息系统。
在聊天过程中,四位专家讲述了很多小汤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台前幕后的故事。有些工作者出入隔离区,进行系统安装和调试;某医院信息科主任主动报名,义务工作三天三夜参加小汤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他们也表示,小汤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速度如此之快,也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
小汤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由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负责协调、规划,天健恒达公司和总后卫生部信息、技术支持中心,共同配合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