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9|回复: 3

[薛万国]“军卫一号”是这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11 10: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军队医院信息化,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首屈一指。早在1986年,301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当时引进了HP小型机,主要用于医院医务统计、药品管理,但是规模较小,这是第一代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301做了一个C/S结构的微机系统,将应用面扩展到收费、床位管理等,这是第二代系统。两代系统的共同特点是,自己开发,自己应用,基本上是哪里需要就做哪一块,信息共享度非常低。
到了1995年,很多军队医院都有了单机应用,都想联网。当时,主管机关总后卫生部看到,与其各自为政,不如集中力量做一个通用软件平台。这种想法引起了HP公司医疗仪器部的极大关注,觉得将来医疗仪器向智能化发展与医院信息系统密不可分,因此一拍即合。于是,总后卫生部、301医院、HP公司共同开始了“军卫一号”的合作。
对于301而言,“军卫一号”是第三代系统。日前,“军卫一号”项目组骨干成员、301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薛万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军卫一号”开发以及试应用的详情。
记者:请谈谈“军卫一号”的开发过程。
薛万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边完善边试用。301既是开发基地,又是试用基地,试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更改。大概用4年时间结束了系统开发,同时切换了301第二代系统,现在正在逐步扩展应用面。这个系统的共享程度非常高,比如病人住院,姓名只要输入一次,以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
记者:“军卫一号”是否影响到了医院的日常流程?
薛万国:过去,医生都是手写病历,通过护士传递。现在变成了计算机下医嘱,写病历,整个过程都在网上进行。对流程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住院收费。过去住院收费,所有病人的信息都在病房里,每天有专门负责划价的人夹着包,到病房拿出病人的病历,看看今天用了什么药,记录下来,放入给病人专门提供的袋子里,到病人出院时一起算账。现在,病人所有的信息都在系统里,可以随时调取出来。由于系统可以自动划价,因此不用收费员夹着包跑病房了。
记者:和从前相比,“军卫一号”对301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薛万国:覆盖的范围比过去大多了。医院最核心的信息是病人信息,如果以病人信息作为考察点,过去覆盖的就是简单信息,是病人最摘要的信息。另一个变化是通用性。过去开发软件,就照着301的需要做,比如301的收据需列5个项目,做出来就是5个项目。现在不能这样考虑,因为这个软件还要拿到其他医院应用,医院之间彼此数据格式不一样,开发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让用户定义数据的格式。
记者:您在推进“军卫一号”的过程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薛万国:信息化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要有个变的思想准备。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不仅是软件系统上的调整,还有管理制度上的调整。应用常常是,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现了。过去,医生手写病历,现在使用计算机,可能会复制,速度是提高了,但是很容易把别人病历的内容拷贝过来。有些用户一出问题就赖系统,领导一听也把责任归到系统上。所以,要分析,究竟是软件本身的问题,还是软件之外的问题。关键要围绕目的,就是要围绕管理出效益、出质量。
记者:“军卫一号”是不是就此结束了?下一步,你们有何新的想法?
薛万国:信息化是无底洞,不能说医院有了这个系统,信息化就结束了。“军卫一号”还存在深度应用的问题,比如,医生下医嘱了,系统能否告之这种药用得是否合理,剂量是否适当,药与药之间有无相互作用。
下一步,301要在“军卫一号”的基础上上电子病历,实现院际的病历交换,比如在北京的医院,或者外地转诊的病人病历,在301能够方便地调出。我们还要做医学影像系统,这样,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更加高了。“军卫一号”的结束只是合同方面,其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来源:计算机世界报 第04期 C6
发表于 2003-3-25 1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万国]“军卫一号”是这样炼成的

军卫一号与其它HIS没什么区别
发表于 2003-3-25 17: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万国]“军卫一号”是这样炼成的

  希望起步早的他,研发脚步加大点,对”大家“都好!
发表于 2003-3-27 09: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薛万国]“军卫一号”是这样炼成的

能不能谈谈“军卫一号”在遵从或采用标准的情况(比如 HL7)?看看“首屈一指”到了什么程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