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数: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7万个(不含村卫生
室,下同)。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4.2万个,营利性15.2万个,尚
未划分的医疗机构占1%。
29.7万个医疗机构中,国有全资占32%,集体全资占18%,私营
占46%(绝大部分为私营诊所);联营、股份合作、港澳台投资、中
外合资等类型占4%。
床位和大型设备数:
全国医疗机构实有床位311.3万张,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
94.9%,营利性机构仅占2.7%。
县及县以上医院万元以上医用设备平均每院46台。非营利性医院
万元以上设备拥有量是营利性医院的4倍。
港澳台投资医院万元以上设备平均拥有量为89台,国有全资医院
54台,中外合资医院27台,私营9台。
县及县以上医院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8004平方米,其中非营利性
医院为8644平方米,是营利性医院的3.5倍。乡镇卫生院平均业务用
房面积1111平方米。
现状二:国有全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95%以上诊疗和住院服务。
诊疗人次和住院人数:
2002年,我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21.5亿人次。国有医院占94
.4%,集体医院占3.6%,私营医院占1.2%。全国乡镇卫生院诊疗人
次为7.1亿人次。
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为5991万人,其中非营利性机构占94.9%。
病床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
2002年,我国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4.6%。不同类型医院中,国有
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5.5%,高于集体、股份合作、联营、中外合资合
作医院。
2002年我国医院平均住院日10.9天。其中,非营利性医院平均住
院日为11.0天,营利性医院7.8天。乡镇卫生院4.0天。
现状三:营利性医疗机构工作效率较高。联营、股份合作、港澳
台投资、中外合资医院人均工作负荷和人均创收都高于非营利性医院,
在资源利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业务收入与支出:
2002年,平均每所县及县以上医院业务收入1355万元,业务支出
为1359万元。港澳台投资、国有全资和中外合资医院的院均业务收支
较高,私营医院最低;院均人员经费支出以港澳台投资医院最高,国
有医院次之。
医生人均工作负荷:
县及县以上医院医生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为5.4人次,营利性
医院比非营利性医院医生多0.4人次。医院医生人均每日担负的住院
床日为1.4床日,营利性医院医生人均担负住院床日比非营利医院少
0.4个床日。港澳台投资医院、国有和联营医院医生担负的住院床日
分别为3.0日、1.4日和1.4日,高于其他类型医院。
现状四:非营利性医院医师文化程度普遍高于营利性医院。股份
合作、私营、港澳台资和中外合资医院的医务人员年龄结构较国有和
集体医院年轻。
2002年,全国医疗机构拥有卫技人员404.5万人,其中非营利性
医疗机构人员占90.0%。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拥有卫技人员239.9万
人,乡镇卫生院拥有卫技人员91.4万人,诊所、医务室拥有卫技人员
40.4万人。
全国医疗机构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1.8万人,其中88.9
%工作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非营利性医院中,主任及副主任医师占7.9%,主治医师占28.4
%,住院医师占38.8%,医士占17.7%。营利性医院副主任以上医师
和医士所占比例分别为9.7%和28.9%,高于非营利性医院。
从人员年龄构成看,非营利性医院25~44岁占68%,营利性医院
35岁以下占56%。股份合作、私营、港澳台资和中外合资医院中,60
%以上医师年龄在35岁以下,较国有和集体医院年轻。
(信息来源: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至时限为2002年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