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元筹建PACS
作者: 范向琪(《每周电脑报》)
Monday, April 19 2004 3:08 PM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在PACS系统上的投入将达2000万元,而且不包括对医疗影像系统的改造。目前我们已经发出了PACS的标书,计划在今年实施这个项目。” 301医院信息科副主任薛万国开门见山地说。
目前,在医院的信息化中,HIS(医院管理系统)的建设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相对而言,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发展在不断地增速,已有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和福州总医院等6家医院先后应用了这个系统,而大多数医院都像301医院一样正在做PACS系统的建设规划。
PACS提上日程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的诊疗工作越来越多依赖医学影像的检查(X线、CT、MR、超声、窥镜、血管造影等)。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方法(胶片、图片、资料)致使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存储保管了堆积如山的胶片,给查找和调阅带来诸多困难。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影像和传输成为可能。PACS是医学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医学影像实行数字化处理的系统。其目标是用来代替现行的模拟医学影像体系,解决医学影像采集和数字化图像存储、管理和高速传输。
薛万国说:“PACS系统支持医生进行多幅图像同屏显示,同屏分格显示病人不同体位、不同设备的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医生可以随时随地调看片子,病人也不用再辛苦地等待冲洗胶片了。”
建PACS的三个必需
搭建PACS系统需要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设备,一是大容量的存储和大容量的服务器,医院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很大而且增长很快,就拿301医院来说吧,每年需要的存储空间为5~6TB;二是高速的传输网络,一张数字化胸片的大小有10多兆,如果网速太慢,就会影响医生的情绪和诊断时间,301医院已经完成了网络改造,目前网络主干为千兆,基本满足了需要;三是PACS系统对终端要求非常高,需要专业的显示设备,一般一台这样的设备价格为10多万元人民币,在这个领域的厂商被国外的厂商所垄断,主要有巴可、EIZO和DOM等品牌。
薛万国说:“在硬件设备上,国内外厂商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外厂商有很强的全套产品的提供能力。一般我们在中高端选用国外的产品,在低端用一些国内产品。在软件方面,我们要求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国内厂商的优势是可以进行客户化开发,因为PACS系统要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在软件上会选用国内的产品,同时我们要求集成商要有很好的整合能力,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另外,要实现PACS系统,医用影像系统需要符合国际医疗影像标准(DICOM),“目前我们大部分设备符合这个标准,但还有一部分设备需要逐步改造和替换。”
301医院的PACS系统要先从局部做起,再逐步应用到全科室和全医院。“我们先从CT开始,再到放射,最后实施超声。” 薛万国介绍。
数据要在3年内可调用
只要病人来到301医院就可以随时调用三年内的历史数据进行诊断,三年后这些数据会被科研所用,而医院要对病人的病历保存30年。医院的这些需求,就要求PACS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在3年内可以随时被调用,也就是说数据要被放在磁盘上,并且存储系统能为PACS提供不间断访问的能力,而且要具有三年的可扩展性,满足数据量的快速增长。3年后的数据被存放在磁带库中,由于数据存储周期长,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同时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及提供快速的恢复能力。301医院建立了异地灾难备份,“其实‘异地’也就是在两个楼之间。” 薛万国说。
“容量大、I/O速度快、可靠性高、数据调用的随机性强是医疗行业对存储系统的需求。”薛万国说:“目前,已经实施PACS系统的几家医院所采用的存储技术差别很大,最早的医院使用规模很小的磁盘阵列,有的甚至使用IDE接口产品,但这些设备一般只能存放1~2个月的数据。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品价格的下降,最近医院大多采用SAN的存储结构,当然我们也要采用SAN。” 薛万国认为,目前存储产品的价格还是太贵,尤其是光纤通道产品。“所以我们倾向进行产品组合,比如在内部使用普通的SCSI硬盘,对外使用速度较快的光通道产品,这样价格会便宜一些。”
HIS进入流程重组阶段
经过几年的时间,各个医院HIS的初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而PACS的建设正是要以HIS系统为基础的。“HIS系统的建设已经告别了前几年的浮躁情绪,那时候医院方面没有考虑到HIS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而厂商方面由于急于打单降低了价格,于是没有足够的人员支持,使得很多医院的系统建得并不理想。”薛万国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目前HIS建设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再造。”
这个阶段在单一的部门看不到明显的效益,但由于信息的输入对后续流程有着很大的作用。它是医院整体管理效益的体现,使医院的日常管理真正纳入了计算机管理。“这一阶段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因为这不止是搭个网络、添点设备,而是需要医院对管理的提升,同时也要求厂商的专业化分工更强。”薛万国说。(责任编辑:李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