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9|回复: 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9 2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前辈指点的是
发表于 2004-4-13 23: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有些术语的翻译令人捧腹
如  yang transforming qi  ----(阳化气)
不要说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不看汉字大概都猜不出来。其实,还不如直接用拼音 yanghuaqi 作为专有名词,让老外去死记硬背更好。用transforming组成半个句子,恐怕老外更搞不懂了。
发表于 2004-4-14 09: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我的基本看法是中医学与西方医学在理论上属两个逻辑体系(中药名称除外,因为它们基本上是属于标识符系统,就象人的名称一样,不过是与物理对象之间的简单的映射关系),两个逻辑系统有通约部分(相交部分),如具体的症状描述部分;也有不可通约部分,例如一套中医学基本概念和证候概念等。如果勉强把中医的“肾”翻译为“kiney”,恐怕会造成混乱。
 楼主| 发表于 2004-4-18 23: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很怀疑这个工作组能做出什么成绩?大概会停留在审核文件的层次。
这班人都是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与基础工作的老前辈,在中医学领域的成就无可非议。但他们能够理解标准化的意义吗?有相当一部份人年纪太大了,难以从事实际工作,只是挂名而矣。
更何况类似的工作十多年前已经做过了,就是编写<大百科词典>的时候。过了这许多年换了个化妆又登上舞台,是否有浪费纳税人钱的嫌疑?
我以为类似的研究至少应当包括包老师与李照国老师。前者至少能知道,中医术语标准化如何与信息技术结合。后者知道中医术语如何与英语结合。
居然两人都不是委员。奇怪。
 楼主| 发表于 2004-4-18 23: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关键问题不在于翻译得是否准确。
中医翻译是很难准确的。
中医古文--现代汉语--英语之间存在着两层壕沟。中国人学中医都存在对医古文理解的困难,更莫说老外了。老外要学中医至少要做两件事。1,学中文,2学古汉语。哪位国际英雄能做到?
这种翻译的功能大概是在将来中医中药企业在国外做广告的时候提及一下,模模糊糊,神神秘秘更好。
就象姚明耍太极拳,不用很标准。有点象便成。
又招骂了!!:(
发表于 2004-4-19 14: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老夫我已经60岁了,我认为:
不在于生理年龄的大小,主要在于心理年龄的大小和知识是否老化。
HIS系统有类似情况。
发表于 2004-4-19 14: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最初由 dongxi 发表
[B]很怀疑这个工作组能做出什么成绩?大概会停留在审核文件的层次。
这班人都是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与基础工作的老前辈,在中医学领域的成就无可非议。但他们能够理解标准化的意义吗?有相当一部份人年纪太大了,难以从事... [/B]

我是针对这段话说的。
发表于 2004-4-19 14: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其实中医起步倒是很早,大约刚开始有电脑,就有人利用电脑诊断、治疗、开处方,现在已经基本上是过眼烟云。
中医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生存下去。
地道的中医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5-17 12: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最初由 linforest 发表
[B]建议从适应信息化(标准化)的角度在术语标准的制定上开拓创新,下一番功夫,为中医今后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B]


可是您的建议他们能听见吗?听见了愿意接受吗?接受了能够做到吗?
发表于 2004-5-22 2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最初由 linforest 发表

[B]建议从适应信息化(标准化)的角度在术语标准的制定上开拓创新,下一番功夫,为中医今后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长远发展奠定基础[/B]


“适应信息化(标准化)的”中医学术语编码系统最终会建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