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1|回复: 0

“你们知道医院里最重要的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0 23: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们知道医院里最重要的是谁?”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Mon May 10 16:17:16 2004), 本站(ytht.net)




  一位医学博士在采访中对我说:医院要以临床为重点、医生为核心,医生才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北京南城一家著名医院的院长前不久对全院干部说:“你们知道医院里最重要的是谁?”干部们茫然。“病人到医院奔谁来了?不是找院长和书记来了,也不是找行政科室来了,是找医生!病人到医院是来找值得信任的医生。”

  在一些医院里,宽敞的房间是医院党政工团领导行政办公用的,各种车辆也是医院干部办公用的,分配住房同样是党政干部比医务人员优先,后勤部门比医疗第一线优先。工作与临床抢救、治疗第一线有直接关系的医生护士,大多数居住在医院宿舍区外,散落在大城市的四边。

  我采访了3位做临床工作的中年教授。他们分别是血液病科、脑外科和妇产科的骨干,都住得远。如果白血病人出现了颅内出血等紧急情况,负责经治的留美博士黄教授从家里赶到医院指挥抢救,乘出租车也要50分钟,夜里他住的远郊区没出租车。

  脑外科的李教授和妇产科的赵教授也是同样。工作20年后,刚从自家的小平房搬进医院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的新居。不仅按国家规定交纳购房款,还给医院交纳5万元集资费。赵教授说:20年前,我大学毕业来到这所医院,第一年的工资是46元,20年工资全加在一起不到10万元。好容易分房了,又要交纳集资款,购房款还不能申请贷款,要一次交清现金十几万。孩子都上高中了,全家再也不能挤在父母的一间小平房里,我是咬牙借钱交的房款。据赵教授介绍,医院行政领导干部,虽然早已住进条件好位置近的房子,却没有交纳集资款。

  拿急诊室来说,北京许多大医院在房屋翻新前急诊室不够用,新建大楼后急诊病人仍然在楼道里打点滴治疗。行政后勤党政工团办公用房面积扩大了多少?如果行政办公用房改为外企公司那种敞开式共同办公又将省出多少医疗用房。这样做很难吗?

  在北京市属一家三甲医院,医院职工2800人,其中医疗第一线800人,其余都是党政后勤辅助科室人员,这个数字发人深思。

  如果医院不爱医生、不关怀医生、不理解医生,医生会全心热爱病人吗?

  问题出在哪里

  蔡仁华先生是中国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又在医学院校搞过多年教学科研工作。

蔡仁华先生非常清楚地表明,除了体制问题以外,医院的管理也必须改进。如果医院能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话,很多非体制问题现在就可以解决。

  因为从医患双方矛盾来看,主体是医方,好比市场经济中供方要为需方服务。没有服务对象,就没有这个行业自身。很少人光临的医院离关门也不远了。

  听了蔡教授的话,我豁然开朗。矛盾并不全是体制造成的。

  挂号难、急诊室治疗房间不够用、医院内标志不清、导医人员不够、抽血、取药排大队、手术大夫吃不上饭不是体制问题吧!

  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治疗、手术前后病人和家属的知情权不是体制问题吧!

  临床第一线的医生护士奖金比行政辅助科室人员低也不是体制问题吧……

  假如以上这些问题能解决,是不是会降低院内纠纷和病患忧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