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评价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在国外,60年代初美国少数医院引进大型计算机应用于医院管理,主要是以整个医院为对象进行数据处理,对耗费时间的一般业务实行自动化,如会计、科研病案、具体事务管理等。由于计算机不仅价格高,处理功能低,而且专业技术人员和软件数量极少,影响了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进入70年代,廉价的小型机迅速普及,发达国家多数医院大量引进使用,主要内容是以医疗信息的记录、贮存、传递、检索为中心,使医院各部门均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不少医院建成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可以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到了80年代,由于价廉物美且功能较强的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局部网络、用于数据处理的高速计算机和用于数据贮存的大容量磁盘和光盘等出现,使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费用大幅度下降,从而大大促进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和发展。80年代后期以来,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经过30年的艰辛历程之后,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建立大规模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并形成计算机区域网络,这不仅包括一般信息管理的内容,还包括以计算机化的病人病历(也叫电子病历,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简称CPR)、医学图象档案管理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PACS)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IS),以及管理和医疗上的决策支持系统、医学专家系统、图书情报检索系统、远程医疗等等。
二、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
从功能及系统的细分讲,医院信息系统一般可分成3部分:一是满足管理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二是满足医疗要求的医疗信息系统;三是满足以上两种要求的信息服务系统。各分系统又可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此外,许多医院还承担临床教学、科研、社会保健、医疗保险等任务,因此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也应设置相应的信息系统。
图1 医院信息系统模型
三、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
(1)收集并永久存贮医院所需全部数据。由于医院信息尤其是病人信息具有动态数据结构和数据快速增加的特性,医院信息系统应具有大容量的存贮功能。
(3)具有单项事务处理、综合事务处理和辅助决策功能。
(5)为了保证医疗活动和医院动作不间断地运转,系统应具备持续运行的功能。
(7)具备支持系统开发和研究工作的必要软件和数据库。
(9)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四、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
1.在医院物资管理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将能够减少资金占用,保证供应,取得较直接的经济效益。医院中各种药品、医疗消耗品的用量大、种类多、所占用的资金也较多,在一个500~800张床位的医院中,这些物品至少在2~3千种以上,所用资金每年在千万元左右,增殖率为15%~20%。这类医院通过计算机管理只要节约1年所用资金的1%,就有10万元,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3.医院信息系统可以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和决策信息,为决策者及时调整各种人员和物资的安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医院信息系统在加速培养高水平医务人员上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医疗中应用计算机系统后,各种检查结果、病人病案记录等资料,都能及时提供给医师,使医师能及时、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并能对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分析。这有利于培养医师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培养高水平医师。
选自张立平主编,《军队医院管理学》(第三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年
马海茸录入
2000-4-25 刘晓琴 校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