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3|回复: 0

建议建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判定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0 2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议建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判定标准

李其禄

报载:“从最新研究进展看,在治疗艾滋病上,中药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效果肯定,而对降低艾滋病的病毒载量不明显。。。。。。尽管不少艾滋病人服用中药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但不能以此说明其体内的艾滋病毒已不复存在。而艾滋病毒的增减或消失与否,正是判定治疗艾滋病疗效的主要标准。“
既然艾滋病毒增减或消失与否是判定治疗艾滋病疗效的主要标准,而病毒载量又是检查艾滋病毒增减或消失的依据,那么中药治疗对低艾滋病的病毒载量不明显,岂不等于说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这与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提高以及病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岂不是自相矛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不是要在疗效判定标准上找原因?现在临床上应用的病毒载量的检查标准虽是国际公信的标准,但它会不会无法把中药治疗的效果包括在内?可不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检查手段让中医治疗艾滋病菌的疗效真实地体现出来,从而建立起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判定标准。
这虽属个性人的一些猜想与设想但并不等于给予对不存在与不可能。如把这些问题真正搞清楚了,可能会大大增强人类对中药治疗艾滋病的信心
大家知道,艾滋病毒主要是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许许多多危害机体乃至夺走生命的疾病,都有是在免疫功能被破坏后发生的。中药治疗能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使病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显然与免疫力改善有关。于是,便有人认为中药治疗能提高免疫力,面对艾滋病毒没有什么杀伤力。这话可能只说对一半。因为它忽略了人体内的艾滋病菌毒与免疫功能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就是说,病人的临床症状是免疫力受损后的机会感染与继发感染所致,症壮经治疗减轻或消失,首先要想到两种可能性,一是免疫力提高,二是艾滋病患者体内的毒性降低。这也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艾滋病菌毒的数量减少,二是艾滋病毒个体破坏免疫力的毒性降低。不妨拿精子检查作比喻,一人的总量7千,成活率80%,活力优秀;另一人总量度1亿,成活率50%,活力差。很显然,前者的精子总量虽少,却比后者更强生育能力,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病毒载量降低不明显,却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提高,会不会是因为艾滋病毒的数量未减少,而破坏免疫力的毒素却大大降低?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判定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标准,不仅是病毒量的问题,还存在一个病毒质的问题。关于量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病毒载量检查来证实,至于质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人去考虑它。如果我们能够在病毒载量检查的同时,再增加一个中国独有的病毒“载质检查”,很可能会给我们一大惊喜。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推测,是不是真是这样,还有待证实。但是,如果却实如此,不仅为中药治疗艾滋病清了劳而无功的冤枉,还对疗效判定、病菌情况变化、整体治疗大有好处。说不定还会因为病毒“载质检验”而发现“质”的致命弱点,从而找到真正消灭它的办法。至于如何进行“病毒载质”检查,重点应该放在艾滋病毒对于人体免疫力的破坏能力上,而不是病毒本身的损坏情况。换言之,即使疗效只能提高免疫力,也得想办法让人服气。不能只检测CD4的数量,还要设法检测其个体的免疫力总之办法一定很多,难度一定很大,但是,世上的事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致到。我相信凭着现代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再难的事也有人能做出来。
再者,同是这个问题,除了“病毒载质”外,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那就是必需承认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提高与病毒载量降低不明显都是存在的事实。随便的肯定否定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都是违背常理的。艾滋病毒作为人体的一股入侵者,不可能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就退出阵地。显然问题还应该在病毒检验上考虑。其实除了“病毒载质”可以影向它的真实情况外,病毒在体内分布情况也值得深思。就是说病毒检验以某种检验样本为依据并不等于体内的任何分布都完全一致。一般在血清、血浆、脑组织、乳液、唾液、尿液、阴道分泌物、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都能分离出艾滋病毒,但是各部的密度未必都一致。既然临床上发现西药治疗病毒载量的变化先于症状,中药治疗却是症状的减轻优于病毒载量的降低。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前者先杀伤血液中的病毒,而后都首先杀伤的则是正在破坏免疫功能的病毒,如能在中西药治疗前后对不对部位的病毒分别进行检验,或许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结果——药治疗对病毒载量的降低虽在现阶段在的通用样本中检验不明显,却在另一检验中比西药治疗更明显!如果想得再远一点,不仅可从长期疗效、延长生命等方面来观察,还可对经中西药治疗的不同患者尸体进行解剖来证实。
即使上面的两种设想仍没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退而求其次。精神科的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精神病,至今病因未查明,不管诊断还是治疗判断,没有一件是靠实验室的检验来做依据的。精神科的工作者并没有因此而被吓倒,而是另辟蹊径,研制各种诊断标准和评分量表,为临床诊断和评定疗效作依据。不仅被世界采纳,也被广大病家所接受,没有人说它是不科学的,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医生是否从中受到启发,也组织一些临床专家,制定出艾滋病临床症状量表。量表不要期限在短期疗效上,还要在长期疗效上与西药进行对比。在长期疗效对比上,不能光比延长生命的年限,还要把精神科的有效生命年概念应用于进去,以体现生存的质量。一旦通过了量表以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就会增加它的可信度。同样也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换言之,如果前者得致电证实而后者也能得到实施,那是最理想不过的,就等于在增加“病毒载质”检验的同时再结合量表的减份情况,更进一步把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实事求是地体现出来。这不仅对中医治疗艾滋病大有临床指导意义也会大大的增强医生与患者的信心。先在国内搞出系统的东西,成熟了就会成为中国医药治疗艾滋病菌的判定标准。这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肯定比在外包装上动脑筋好得多。如果认为这是想入非非,那想入非非毕竟是建立在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提高等疗效肯定的基础上,这样做只不过想让中医治疗艾滋病的肯定疗效真实的体现出来,并不是无中生有地去骗人。总之,对于中医以及搞中医的人来说,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该妄自菲薄,不能什么事都有外国人的标准才是标准。中国是中医的发源地,应该有资格有义务为世界制定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中医疗效标准。


邮政编码:201204       上海市浦东区芳华路660弄18号302室
电话:021---50611221     手机137019440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