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71|回复: 13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9 14: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协和医院发布了对外公开招聘信息管理人才的公告,但是院方仍然为此愁眉莫展,原因是应聘者本就廖廖,能达到相应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这只是“冰山之角”,据了解,医疗信息化人才一直以来都是医疗机构里十分稀缺的人才。

■人才稀缺,招才只能靠互挖墙角

协和医院人事处孟相臣副处长介绍,为了招聘信息中心主任进行的公开招聘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报名应聘者就不是很多,而且在报名者中比较理想的对象也很少。孟副处长进一步分析道:医疗信息化人才本身就很少,这类人才一方面要具备比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懂得医疗管理,也就是要有医疗行业的经验。对于那些报名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是很难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何况我们开出的招聘条件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具有几年的医疗行业经验。

也正是因为用人条件的苛刻以及人才培养范围的狭窄,使得医院对于医疗信息化人才的招揽方式,最通用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挖别的医院信息化部门的墙角。

■IT人不愿进入,医疗人不太理解

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总务科科长阎永明说,真正的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的完整共享,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实际上,每年培养的信息化高级人才并不算少,而愿意投身医疗行业的却寥寥无几。在这些高级IT人才中,却普遍存在着对进入医疗行业的一种“偏见”,使大部分人不愿涉足。与此同时,医疗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对于信息化的理解也存在偏颇。

在从事医疗行业信息化管理的人中,说到最多的是“认可”问题,他们普遍认为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的作用被低估,很多医院的信息中心虽然是整个医院正常运转的“要害”,但是普遍这个部门的级别和重视程度都很低;二是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无人知晓,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此并不太理解;三是待遇条件偏低,虽然医疗信息化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人员的收入待遇大大低于IT行业,即使在医院内也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在医院的医疗工作者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也存在偏颇。首先是医院领导的管理思想不能和信息化建设理念相一致,再有就是医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医院的医生护士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但是他们的信息化水平有限,有的不会使用却反而埋怨系统不好使用或者系统有问题。

■四类医疗信息化人才的现状和不足

具体到医疗行业信息化人才按其分工可以分为四类:操作、开发、维护、管理,而这些构成信息化人才的主体也自身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所长邱卓英博士告诉记者,首先,作为最基层的操作人员,(其中包括医务人员)普遍水平还比较低;第二,作为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者,存在的问题在于知识背景和结构的欠缺与局限,使得设计的系统不够完善;第三,作为系统的维护人员,由于医疗系统本身越来越复杂,使得他们的适应能力有待提升;最后,是系统的管理者,目前他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主要是和其他部门以及主管领导进行沟通,而实际他们的职能是使医院的管理和信息的融合,以大幅提升医院的效益。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于 2005-6-10 01: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支持!
发表于 2005-6-10 08: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楼主可能没有看到,此内容已经有转贴。
http://bbs.miforum.org/mifbbs/sh ... 9%C7%E0%C4%EA%B1%A8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1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不好意思,当时刚进来,没有检索,
<br>不过,觉得此文值得大家深思和讨论!
<br>因此重发,
<br>还望楼上这位大哥见谅!!!!!
<br>
发表于 2005-6-23 21: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p>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p><p>现在医院信息中心的人大多是什么出身?是医务人员出身还是计算机专业出身?还是所谓的双学士学位,但实际并没有担任过临床医生?</p><p>我自己是临床一线的内科医生。深感我们的HIS系统确实很不好用!我想,不应该怪医护人员责备HIS不好用,东西不好是实事!真正好的东西,不需要用户有多少相关知识!&ldquo;傻瓜化&rdquo;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境界!</p><p>我就是恨自己计算机技术、更确切点可能应该说信息技术太差,我自学了一段时间&ldquo;数据库&rdquo;理论,我感到我们的HIS设计本身就是很不合理,现在,我在看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书,我就想问问了:现在,中国哪家医院的信息系统按&ldquo;数据仓库&rdquo;、&ldquo;数据挖掘&rdquo;、&ldquo;决策支持&rdquo;的高度来设计的?连传统的&ldquo;数据库&rdquo;水平都没搞好吧!</p><p>同时,我也觉得大家不要去怪信息中心或软件开发公司,其实他们确实很努力,但是他们的医学知识、医学思想、医疗实践太匮乏,要求他们做出让临床医生满意的东西是苛求!就像要求临床医生自己开发软件一样,这种要求就是不对的。</p><p>怪只怪中国医学信息技术的人才太缺乏了!看了资料,发达国家许多是计算机专业或信息技术专业毕业后再读MD,然后还要从事临床工作,然后才参与医学软件的开发呢!</p>
发表于 2005-6-23 21: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quote-ttxs+2005-06-23 21:25--><div class='quotetop'>引用ttxs &#064; 2005-06-23 21:2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p><p>现在医院信息中心的人大多是什么出身?是医务人员出身还是计算机专业出身?还是所谓的双学士学位,但实际并没有担任过临床医生?</p><p>我自己是临床一线的内科医生。深感我们的HIS系统确实很不好用!我想,不应该怪医护人员责备HIS不好用,东西不好是实事!真正好的东西,不需要用户有多少相关知识!&ldquo;傻瓜化&rdquo;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境界!</p><p>我就是恨自己计算机技术、更确切点可能应该说信息技术太差,我自学了一段时间&ldquo;数据库&rdquo;理论,我感到我们的HIS设计本身就是很不合理,现在,我在看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书,我就想问问了:现在,中国哪家医院的信息系统按&ldquo;数据仓库&rdquo;、&ldquo;数据挖掘&rdquo;、&ldquo;决策支持&rdquo;的高度来设计的?连传统的&ldquo;数据库&rdquo;水平都没搞好吧!</p><p>同时,我也觉得大家不要去怪信息中心或软件开发公司,其实他们确实很努力,但是他们的医学知识、医学思想、医疗实践太匮乏,要求他们做出让临床医生满意的东西是苛求!就像要求临床医生自己开发软件一样,这种要求就是不对的。</p><p>怪只怪中国医学信息技术的人才太缺乏了!看了资料,发达国家许多是计算机专业或信息技术专业毕业后再读MD,然后还要从事临床工作,然后才参与医学软件的开发呢!</p><p><!--quote2--></div><!--quote3--><br /></p><p>呵呵,非常欢迎啊,我想我们是很需要像你这样的临床医生的参与,才能做出更好的软件。不过发达国家类似于你说的这样的人才好像也不是很多啊。且不过国内有哪家医院的软件是按照数据仓库的概念来设计的,且看看国外,不论美国还是欧盟或者日本,又有什么软件是按照这个来做的呢?而数据仓库这个概念到实现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p><p>至于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首要的问题是你需要挖掘什么数据,决策什么数据?这个东西我想永远是在变化的。也需要类似于像你这样临床医生来参与意见了。</p><p>单靠技术人员或者单靠行业专家都是很难做出好的软件的,毕竟计算机和医学都是发展很快的学科,无论一个人能力怎么强都不可能同时在这两个行业中充当专家,就算对这两个学科很精通,这两个学科都还有那么都分支和专业方向,又能做到几个分支充当专家呢?</p>
发表于 2005-6-25 16: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p><span class="normalname"><strong>ironstone</strong>说得非常对,我对医学信息学很感兴趣,给自己定一个努力路线,请指教是否合适,特别是我现在努力建立&ldquo;病历资料数据库&rdquo;管理软件有必要吗?</span></p><p><span class="normalname">我的贴子发在了<a href="http://bbs.miforum.net/forumdisplay.php?f=14"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HIS论坛</font></a> &raquo;&nbsp;<a href="http://bbs.miforum.net/showthread.php?t=4480"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请教】请大家指教我研究HIS的思路努力路线是否合适</font></a> </span><br /></p><!--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ttxs 在 2005-06-25 16:54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14: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这篇文章更是见解独到:
<br>
<br><font color="red">医院信息化人才战略 理想与现实之惑 </font>
<br>
<br>发表时间: 2005-07-03 作者: 不详 来源: 个人收集
<br>       医院信息化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颇受注目的领域。如果说上马诸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是为医院搭建起高速公路的话,那么管理、优化和维护这些高速公路的人更是决定医院信息化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
<br>   
<br>    前不久,北京一家著名医院贴出了一张招聘信息中心主任的启事,但启事贴出半个多月,应聘者寥寥,而能达到相应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招不到人的原因,一是本来医院信息化人才就少,二是医院给出的待遇与IT企业无法相比,吸引不了人才。这则启事将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现实再次摆在人们面前。事实上,医院信息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业内早有共识,并且在短时间内,这一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但同仁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田剑的一番话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目前,我们确实还缺乏系统的医院信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法。但我们可以慢慢开始尝试,从继续教育做起,先确定一个医院信息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一些系统的培训科目,寻找师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开始做,总是可以慢慢走向成熟的。”  
<br>   
<br>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br>   
<br>    “医院信息化,顾名思义,它需要既了解医院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而同时他们也要具备项目管理的能力。”广东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薛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br>   
<br>    从理论上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三个层次的人才。第一个层次就是信息中心管理者——主任。田剑认为,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应该具备医学、IT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其中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主任要明白IT技术能为医院管理带来什么,要明白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这样才能使医院IT技术的发展目标与医院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才能真正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也更容易使信息中心主任这个角色得到认可,也有利于其开展工作。而在薛冠华看来,信息中心主任不一定是IT技术高手,也不必是医学专家,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管理专家,他应该具备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流程的能力,担任的是一种“高级顾问”的角色,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议和方向。
<br>   
<br>    第二个层次相当于信息中心的中层人员,是提出方案、实施方案的人员。这一层次的人才需要了解医院流程又懂IT。据薛冠华介绍,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信息系统都是由专门的IT公司提供,医院信息中心的任务就是根据医院的具体需求,提出方案。在IT公司做好系统后,实施方案,并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而在这个复杂过程中,一方面要求中层人员有辨别技术和了解业界动态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前提就是必须了解医院的各项业务流程是怎样的,这就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至少要对医院各项业务和流程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田剑也强调,由于医疗的特殊性,信息人员应该要知道医生关心什么,知道护士关心什么,如此一来,提出的方案才能真正符合临床需求。
<br>   
<br>    第三层次就是一些基层人员,如硬件、软件的维护人员。一般来说,这类工作由IT人员完成即可。但某些特殊岗位,如字典库维护人员还是需要懂一些医学知识。
<br>   
<br>    不过,由于各医院信息中心的建设都是近十年的事,加上又没有特别符合这一要求的复合型专业生源,因此,以上三个层次的人员配备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但实际上很难达到。目前,医院信息中心的人才来源基本有两个途径。一是IT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分配到医院。这是许多医院信息人员的主要来源,比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信息中心,45%的人员是IT专业的本科毕业生,55%则为相关专业,如生物医学工程等;而北京同仁医院90%以上的信息人员都为IT专业的毕业生。二是由原来医院的医务人员、统计分析人员转到信息中心工作的。虽然这类人员的IT专业水平可能会比不上IT专业毕业的人员,但由于他们了解医院和医疗,在了解医院需求、提出方案、与医务人员沟通方面会做得更好,更符合医院的实际。相对来说,IT专业背景的员工可能在理解医院工作这方面需要更多的悟性和努力了。  
<br>   
<br>    该进行怎样的继续教育   
<br>   
<br>    基于目前信息中心的人员配置情况,对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医院信息化方面的继续教育还没有形成学会牵头组织的系统培训的体系,目前基本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医院根据自身需要选派人员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在本单位轮岗等,培训的主要内容还是以IT课程为主。对于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接受采访的三家医院有着自己的想法。
<br>   
<br>    除IT方面的培训外,据薛冠华介绍,广东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还会让员工参加一些由医院管理学会组织的医院管理学方面的培训,如处方管理、院内感染管理等,以及请一些顾问公司讲授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如IT团队管理、项目规划、风险控制等内容。
<br>   
<br>    而在新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孟丽莉介绍说,IT人才来到医院信息中心,一般要有1~2年左右的时间在信息中心四个岗位轮岗,即桌面支持、应用推广、系统管理、网络(链路)管理岗位。在每个岗位上,对新进人员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桌面支持岗位,员工需要了解医院流程、医院部门建置,学习IT软件处理模式,并且在与医务人员的交流中培养沟通能力;而在应用推广岗位,则要求他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与医务人员的交流,了解医院需求,了解卫生行业的专业人员对IT的需求,并且学习如何培训医务人员使用医院信息系统。
<br>   
<br>    在介绍同仁医院信息中心的继续教育情况时,田剑认为,目前的继续教育还是偏重在IT方面。一方面,现在IT技术发展比较快,本科生毕业以后,想跟上潮流,必须要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如果对这些IT人员进行医学方面的培训,应该教些什么,程度要多深,由谁来教都没有定论,而且,只是单纯向IT人员灌输一些医疗常识、医疗流程和医学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效果不见得好。同仁信息中心大部分是IT人才,由于对医院流程的不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数据库维护方面,由于一些IT技术人员对医保系统缺乏了解,在数据库建设和维护中,碰到这类问题还得去问临床医生,更不用说主动开展工作,针对医保用药提出一些方案了。因此,在培养适合医院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方面,田剑提出,培养方式应该更接近实战,可参考MBA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将IT技术与临床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比如提出一个具体项目,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怎样考虑流程、IT技术、医生的需要等等。这样的培训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br>   
<br>    为什么留不住人   
<br>   
<br>    复合型人才难找,有了也难留是医院信息中心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在采访中,孟丽莉主任坦承,IT从业人员本身流动性就大,这很正常。由于医院人才的分布比例(医学专业人员肯定占绝大多数)决定了来到医院的IT人才不可能是最优秀的,待遇也不可能比IT企业高。由于医院体制上的限制,信息中心引进的人才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而很少采用外聘。即使面向社会招聘,按照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很难做到像企业那样的自由流动;而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外聘方式,一是招聘条件比较高,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有些可能满足条件,但却留不住。因为那些既有一定医学背景(或者是了解医疗行业),又懂IT技术的复合型的中层人员,IT厂商都会很需要,而医院从待遇上是肯定争不过公司的。“待遇问题是留不住人才的最重要原因。”田剑这样分析。
<br>   
<br>    除待遇问题之外,薛冠华主任也提出了另一个困扰那些原本学医的信息人员的问题——职称。由于没有适合复合型人才的职称评定体系,医院信息中心一般“走”两条职称系统——工程师系统和医师系统。对IT专业的员工而言,走工程师这个职称体系是顺理成章的事,也不存在太多困难。但那些由医生转做医院信息化的人员要评定职称,可能得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薛冠华说:“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职称是副主任医师,要评定主任医师职称,就必须有相应的医学方面的课题、论文、发表的文章,而我完成的有关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课题却没办法用于评定医学方面的职称。这就意味着在信息中心的工作之外,我还得分散精力去完成另一份工作。原本,从事临床的医生因对新技术的兴趣转而从事信息化的工作,但其中一些人就是因为职称与专业没办法两全而不得不放弃,又转回临床。这也是留不住人才的一个原因吧。”  
<br>
发表于 2005-7-20 1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职称这个东西早就该废止了,大家认为呢?典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发表于 2005-7-28 23: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呵呵  
<br>
<br>民工  技术工人都很紧缺
发表于 2005-7-28 23: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除待遇问题之外,薛冠华主任也提出了另一个困扰那些原本学医的信息人员的问题——职称。由于没有适合复合型人才的职称评定体系,医院信息中心一般“走”两条职称系统——工程师系统和医师系统。对IT专业的员工而言,走工程师这个职称体系是顺理成章的事,也不存在太多困难。但那些由医生转做医院信息化的人员要评定职称,可能得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薛冠华说:“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职称是副主任医师,要评定主任医师职称,就必须有相应的医学方面的课题、论文、发表的文章,而我完成的有关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课题却没办法用于评定医学方面的职称。这就意味着在信息中心的工作之外,我还得分散精力去完成另一份工作。原本,从事临床的医生因对新技术的兴趣转而从事信息化的工作,但其中一些人就是因为职称与专业没办法两全而不得不放弃,又转回临床。这也是留不住人才的一个原因吧。”  
<br>
<br>
<br>这段话实在太深入人心了,自己也在为此而苦恼,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希望看到上级管理部门对复合型人才有科学理想的界定标准么?我是学医出身的,也曾经很认真的在医院实习,毕业工作后还继续就读医学类的在职研究生,可是自己依然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就是喜欢医学信息学这个行当,希望能有所为,毕竟人生在世,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的机会太难得了……<!--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cleverlong 在 2005-07-28 23:48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5-7-29 08: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协和的门槛太高了!听说要博士啊 !!
发表于 2005-8-10 12: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医院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人才,这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赞成楼主文章中各位信息科主任的一些看法。但是,仔细分析,如果按照理想的情况来设计一个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要求,恐怕不仅现在找不出合格的人才,就是再过十年能够找得出?本人怀疑中!
<br>      为什么出现这种困境,我觉得是我们在提出人才目标的时候不合适的思维模式在做怪。最关键的问题出在:人们都在希望一种英雄的出现,由于医院出现了这个英雄,所以能够一下子改变医院信息化目前面临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出在:这种理想现实吗?
<br>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换个思维模式,将医院信息化能否搞好,不寄托在个人身上,而是寄托在团队的身上?
<br>        看看有些医院对信息化人才的要求:
<br>1、懂管理(最好是有MBA学位);
<br>2、熟悉医学知识;
<br>3、熟悉医疗管理知识;
<br>4、懂IT技术(这个可是范围大了,包括:体系架构,新技术、新方法跟踪,数据库技术,信息,编程理论、方法(模式);软件工程方法等等)
<br>5、有极强的组织协调与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强的煽动能力;
<br>6、有极强的思想作风: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br>。。。。。。
<br>以上所列出的,绝对是医院人事部门或医院领导对这个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协和是一典型的例子,他们甚至希望一个人能够将医院信息系统的全部事情搞定)
<br>       我不知道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存在具有这一能力的人(且不说,院方能够支付的起这种人)?大家是不是就自己身边的高手或自己接触过的人看看有没有这种高人?
<br>       在不知道医院信息化这一整个大工程应该如何组织、医院信息化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组织保障、资源保障等大前提下,如何界定组织结构、人员职责与各种人员的能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要将一个医院信息系统团队的能力全部加在一个想像中的超人身上了。我不知道这种思维模式是医院的悲哀,还是信息化人才的悲哀。
<br>      所以,本人建议将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题目换成: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科的工作职责这个问题先讨论清楚,再来讨论信息科这个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架构来得更实际一些。即先讨论清楚:要干什么样的事情(职责),再来讨论干这些事情需要的组织架构,再来确定组织架构上每个工作角色的职责,再来确定:每个角色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这个标题讨论的内容)。否则,在没有标准约束的情况下,来空结论,则毫无意义。
<br>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13: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信息化人才缘何“大缺”?

<p><!--quote--><div class='quotetop'>引用:</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科的工作职责这个问题先讨论清楚,再来讨论信息科这个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架构来得更实际一些。即先讨论清楚:要干什么样的事情(职责),再来讨论干这些事情需要的组织架构,再来确定组织架构上每个工作角色的职责,再来确定:每个角色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这个标题讨论的内容)。否则,在没有标准约束的情况下,来空结论,则毫无意义。<!--quote2--></div><!--quote3--></p><p>&nbsp; 楼上这位仁兄的建议非常好,希望各大医院的主管甚至是国家卫生部的领导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