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无意中发现台湾长庚医院在电子病历方面的网站,感觉台湾在这方面走在大陆的前面了,特别是他们类似于区域电子病历方面。盼望有了解情况的人介绍一下详细情况。</p><p><a href="http://cyber.e-fpg.com.cn/gate/gb/eprmrp.cgmh.org.tw/index.htm" target="_blank"></a></p><p>背景说明</p><p>近二十年来医疗信息化发展已有长足的进步,实乃因主、客观环境交错影响促成,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固然是重要因素,外在医疗制度的重大变革则更是推波助澜的动力。其中最显著的是各医疗院所为因应内外部变革需要,而将计算机应用操作系统由行政管理面逐步跨入医疗辅助面,大医院有人力也有能力自行发展医疗应用软件,小医院也依需要而委外设计医疗应用操作系统,间接形成有利推展病历电子化的条件。细探其原因背景,因五项因素: </p><p> 一、医疗服务体系结构的改变及病患意识抬头 </p><p> 二、政府政策的支持及法令依据 </p><p> 三、信息技术环境的成熟 </p><p> 四、保险给付制度的促成 </p><p> 五、医疗机构经营管理需要 </p><p>造成病历电子化实施的时机,兹归纳如下: </p><p>一、医疗服务体系结构的改变及病患意识抬头 </p><p>(一) 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改变 </p><p> 国民教育普及知识水平提高,所得增加,相对的对医疗的认知与需<br /> 求也大幅提高。由于新设之公、民营机构陆续加入医疗服务体系后,形<br /> 成新的竞争环境;再者全民健康保险开办,消除民众就医的财务障碍,<br /> 医疗需求迅速扩张,新的医疗机构宛如雨后春笋一般逐一出现,医疗机<br /> 构大型化发展,医院连锁化经营以及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医疗机构间病<br /> 人流通量增加,也间接促成医疗相关信息科技与应用作业的投资增加;<br /> 目前医疗管理及医疗信息已有朝向国际化发展之趋势,医疗信息网络化<br /> 传递交换之发展更具有其重要性。 </p><p>(二) 病人的医疗权益意识抬头 </p><p> 民众既希望医疗健康之隐私获得充分保障,又期盼医师诊疗时能有<br /> 更完整的医疗信息,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由于现状的客观环境<br /> 缺乏诱因,医疗院所均不愿轻易释出病历资料,病人仍需透过申请程序<br /> ,才能拿到片段的病历资料,不仅耗时而且花费金钱,这样的程序不利<br /> 于病人之连续性医疗照护,无法满足民众对医疗质量的期待。倘若能藉<br /> 由本次试办而建立机制,不但能充分保障病人的隐私,又能有效整合相<br /> 关的医疗信息,对病人以及医师之诊疗都将具有正面的意义。 </p><p>二、政府政策的支持及法令依据 </p><p>(一) 卫生主管机关的认同与支持 </p><p> 政府于民国七十五年公布实施「医疗法」,如今我国的医疗生态结<br /> 构已经大异于当年,法律规定医疗院所须保存实体病历之规定,于下次<br /> 修法后将会同意以电子资料形式储存病历。虽然医疗法修正草案尚未获<br /> 立法通过,但实施电子病历的法令如「电子签章法」已完成立法程序,<br /> 电子病历的推动已经于法有据。美国于1996年通过的HIPAA法案明确<br /> 的规范了资料交换标准、病人隐私保护及行政部门详细的推动时程表,<br /> 无形中也鼓舞国内医疗院所燃起突破革新的动机。推动病历电子化有其<br /> 社会意义及医院内部管理的必要性,目前信息技术发展已经领先法令的<br /> 规定,冀望藉助病历电子化试办计划,能引起主管机关与立法机构再思<br /> 考法令之周延性,并且配合做必要之修订,以符合电子化时代潮流之需<br /> 要。 </p><p>(二) 文献探讨 </p><p> 病历为医疗业务执行时各项诊察、诊断及治疗发生过程之记录,病<br /> 历由临床治疗上扮演重要角色、医院之质量保证、保险费用申请给付依<br /> 据及医疗纠纷之有效证据四方面可表现其重要性 (注1.) 。随著信息科<br /> 技的日新月异,网络技术之蓬勃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由行政管理逐步走<br /> 临向床医疗服务系统,将报告、影像、病历记录等储存于计算机系统中,<br /> 形成电子病历。惟病历电子化后,由于信息传递无界限,病患隐私及资<br /> 料安全即成为病历电子化后重要课题需深思及探讨,在推展病历电子化<br /> 过程中,需规范如何就病患医疗信息隐私保护。 </p><p> 就病历之保存,依现行医疗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医院、诊所之病<br /> 历,应指定适当之场所及人员保管,并至少保存十年。病历内容应清晰<br /> 、详实、完整。医院之病历应制作各项索引及统计分析,以利研究及参<br /> 考。』,在医疗法尚未修正病历得以电子文件保存前,病历仍应以纸本<br /> 为主,如发生医疗纠纷,如何在病历电子化后,提供医疗争议及诉讼案<br /> 件辨证之依据。 </p><p> 在信息发展脚步较为早之美国,于公元1974年推出隐私权法后,<br /> 陆续于1986年推动电子通讯隐私权法、1987年计算机安全法、1991<br /> 年通讯消费者保护法,直到1996年8月21日通过重要的医疗保险法案<br /> ─医疗保险可移植性及青任(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br /> Accountability Act-一般简称HIPAA),电子化对于健康产业的影<br /> 响才直正备受瞩目。综观国内,于民国85年8月公布施行计算机处理个人<br /> 资料保护法,规范计算机处理个人资料时避免人格权受侵害,仅就业务使<br /> 用范围规范,就病患医疗隐私权及机密性并无保障。由于国内并无相关<br /> 法律来保护个人健康信息的隐私权,拟以HIPPA为基础,订定「病患<br /> 隐私权操作手册」来加强病历电子化后,相关人员在使用医疗信息时对<br /> 病患隐私的保护。 </p><p>(三) 法令依据 </p><p> 有关病历之制作、保管责任、保存年限、病历之保密有以下相关法令规<br /> 范: </p><p> 1、广义的病历包括: </p><p> A 医师执行业务时制作之病历及体检表(医师法第12条) <br /> B 诊疗实况而制作之诊断书、死亡证明书或死产证明书(医疗法第<br /> 54条,医师法第17条) <br /> C 病人手术同意书及麻醉同意书(医疗法第46条) <br /> D 病理检查及各种医事检验报告、暨检查造影片(医疗法第45、<br /> 47、51条) <br /> E 转诊病历摘要、病历摘要及出院病历摘要(医疗法第50、51、<br /> 52条) <br /> F 病人自动出院书(医疗法第52条第2项) <br /> G 人体试验同意(医疗法第57条) <br /> H 护理记录(护理人员管理规则第7条、护理人员法草案第25条) </p><p> 有关病历之制作依医师法第12条:『医师执行业务时,应制<br /> 作病历,记载病人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住址、职业、病名<br /> 、诊断及治疗情形』执行。 </p><p> 2、病历保管责任及保存年限: </p><p> 依医疗法第48条:『医院、诊所之病历,应指定适当之场所<br /> 及人员保管,并至少保存十年。病历内容应清晰、详实、完整。<br /> 医院之病历应制作各项索引及统计分析,以利研究及参考。』,<br /> 医院除有专责单位保管外并需保存至少十年。 </p><p> 3、病历之私密保护: </p><p> 目前病患隐私,就医师部份不得无故泄漏病患资料,就医院<br /> 部份如为计算机资料处理不得随便逾越使用范围并将资料用作他途<br /> ,相关法令如下: </p><p> (1) 医师法第23条 <br /> 『医师除受 有关卫生、司法、警察、治安等机关依法询,或受<br /> 委托监定者外,对于因业务而知悉他人秘密,不得无故泄漏。<br /> 』 </p><p> (2) 医疗法第49条 <br /> 『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因业务而知悉或持有他人之秘密,不得无<br /> 故泄漏。』 </p><p> (3) 计算机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第5条 <br /> 『受公务机关或非公务机关委托处理资料之团体或个人,于本<br /> 法适用范围内,其处理资料之人,视同委托机关之人。』 </p><p> (4) 计算机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第6条 <br /> 『个人资料之搜集或利用,应尊重当事人之权益,依诚实及信<br /> 用方法为之不得逾越特定目的之必要范围。』 </p><p> 4、病历以电子文件取代: </p><p> 病历电子化若以电子文件代替书面文件,则需结合电子签章<br /> 。但依公告之电子签章法第四、六、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得就其<br /> 应用技术与桯序另为规定,故医疗院所实施电子病历仍需主管机<br /> 构订定实施细则,依医疗法规定(未修订前)医疗院所则仍以书面<br /> 保存为主。有关电子签章法第四、六、九条分别规范: </p><p> (1) 第四条:以电子文件代替书面文件的要件。 <br /> (2) 第六条:以电子方式代替书面保存的要件。 <br /> (3) 第九条:电子签章代替实体签章的要件。 </p><p>三、信息技术环境的成熟 </p><p>(一) 医疗信息科技的进展与普及 </p><p> 近年来医疗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各院所基于作业方便性,普遍设置<br /> 计算机工作站;配合诊疗所需的辅助性医疗设备也朝数码化发展,诸如超<br /> 音波、内视镜及CT、MRI等数码化计算机影像科技发展成功,医疗信息<br /> 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文字处理功能;医护人员人手一台PDA,即时蒐<br /> 集病人最新病况纪录的做法也逐渐流行。信息普及的主观环境是带动医<br /> 疗电子化的前驱。尽管各医疗院所均以致力于发展电子病历,事实上各<br /> 医疗院所皆各自在不同的信息平台上作业,除了少数隶属同一医疗机构<br /> 体系之医疗院所可于互相交换部份病历资料外,还有就是全民健保统一<br /> 的费用申报格式具有较大规模的信息交换功能,其余则均只是局部的试<br /> 验性交换信息,迄今未见有具体成效之医疗信息交流,更遑论以病人为<br /> 心中的医疗信息统合。故仍须有较大型且完备的试办计划来推展病历电<br /> 子化与医疗信息交流。 </p><p>四、保险给付制度的促成 </p><p>(一) 全民健保制度运作使然 </p><p> 实施全民健保不仅使国民就医方便性向前迈进一大步,它同时也是<br /> 带动医疗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最大功臣。全民健保采论量计酬制度为主,<br />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便在支付制度上架设了许多限制与障碍,以约<br /> 束医疗行为,各医疗院所为确保其应得的医疗收入,避免抵触健保之规<br /> 范而被删减费用,遂使得整个医疗信息操作系统设计的思考逻辑产生革<br /> 命性的改变,传统上仅是从事医院内部行政管理需要的作业计算机化,霎<br /> 时移转重心至第一线医疗作业,以便在提供医疗服务之同时就检核是否<br /> 符合保险制度之规定,除此之外,也间接提供临床医师较完整的病人就<br /> 医资料,希望能即时掌控病人更多更完整的就医信息,以提供更好的医<br /> 疗服务,因而逐步发展出电子病历的雏型。 </p><p>(二) 健保总额支付制度诱导有效整合,善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p><p> 全民健保保险费率无法调高,总体医疗费用支出受到严格限制,年<br /> 成长率不及百分之四,医疗提供者感叹医疗支出不足,惟恐影响医疗品<br /> 质,而民众则嫌保险费高且部份负担太沉重,此外多数专家学者则认为<br /> 健保的支付制度无法有效的遏止医疗浪费。这些外在环境因素,是促成<br /> 医疗整合与信息共享的动力,透过实施健保总额支付制度,酝酿医疗资<br /> 源必需有效整合的主观条件。而以病历电子化适时的传递交换医疗信息<br /> ,则是医疗资源整合最重要的工具。 </p><p>五、医疗机构经营管理需要 </p><p>(一) 医疗机构经营管理需要 </p><p> 由于全民健保让病人就医方便后,大量的病人加重了各医疗院所病<br /> 历档案储存空间之负荷,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都会区医院,病历储存的<br /> 空间成本,更是医院经营的一大成本负担。一般而言,病历档案室每坪<br /> 约可存放约5200份病历,或是约4300份X光片,伴随e化的医疗信息<br /> 作业发展过程,因受制于医疗法规定必须保留实体病历长达十年之久,<br /> 医院反而须将已经电子化的病历资料再度打印并黏贴于实体病历,导致<br /> 病历平均厚度比纯手写者增加一倍以上,亦即病历室空间之储存效能减<br /> 半,更凸显各医疗院所病历存放空间不足之困窘,病历厚度加倍反而成<br /> 为阻碍医疗信息改革的一大障碍。另配合医院内部医疗教学、研究需要<br /> ,以及健保医疗审查等所增加之病历调阅数量,亦间接影响病历调送的<br /> 时效以及增加病历档案管理的困难。发展电子病历可以缩减病历储存空<br /> 间与缩短病历调阅时间,病人的就医纪录资料可完整的保留,这也是促<br /> 成医疗院所急于发展电子病历之主要动机之一。 </p><p>(二) 与医疗保健之相关性及试办之需求 </p><p> 实施电子病历后如何确保病患就医流程的顺畅及就医的权益,避免<br /> 数码落差;病历管理人员之转型规划;医事人员作业无纸化之适应。 </p><p> 实施电子病历以后,病人可以维持既有之就医流程,无须改变,诊<br /> 疗后须要给病人的处方笺、检查、检验通知单等,皆可在诊室打印出来<br /> 发给病人,凭以领药或办理检查、检验手续,如果未曾有过作业流程合<br /> 理化检讨的医院,则可以趁实施电子病历改善之便,检讨简化其医疗作<br /> 业流程,消除不必要的作业,可节约其行政成本。 </p><p> 在医疗作业上,医师执行诊疗的时候,原先面对面与病人沟通,手<br /> 写病历,改电子病历之后,医师必须在诊疗之同时便将所有的资料输入<br /> 计算机,医师须要花费时间处理计算机输入问题,而计算机必须摆设在不影响<br /> 医师与病人沟通的位置,所以医师在输入资料与问诊与触诊之间,须要<br /> 来回转向,可能会让人感觉对病人不够亲切之疑虑,尤其是医师不熟练<br /> 计算机键盘或对计算机系统生疏者,则可能会有反弹或抱怨挑剔之情绪化反<br /> 应。在使用实体病历的环境里,医师只要翻阅病历便能快速获得诊疗所<br /> 需的参考病历资料,进入电子病历时代,已无实体病历可供翻阅,医师<br /> 须要在计算机屏幕上点选所需要的作业功能,按部就班操作才能查到资料<br /> 。虽然可以透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尽量简化相关之计算机操作与病历资料输<br /> 入作业,但是医师人然需要熟悉整体电子病历系统架构以及操作使用方<br /> 法,尤其是中、英文以及图形之输入,更是需要靠练习达到熟练程度,<br /> 才能发挥效率,在达到熟练阶段之前,其医疗作业效率大概会低于全面<br /> 手工记录病历。因此对医师施以操作系统说明以及计算机操作之训练,是<br /> 相当重要的课题。否则医师看病需要参考旧病历或相关检查、检验报告<br /> ,却不知从何处查阅,或是花费很多时间才找到资料,则必定会引发很<br /> 多不满。 </p><p> 当制度改革进入新的作业环境,人的思考模式或行为需要改变时,<br /> 抗拒改革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要消除抗拒心理,除了高压强迫之外,透<br /> 过教育训练使相关人员能够接受必须改革的事实,同时训练他进入改革<br /> 后新环境所需要的能力以及相关工具之使用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事,当<br /> 然有周密的改革计划,以及将改革规划成有系统的执行步骤,使有关人<br /> 员能容易进入改革后的系统,或者设计诱因使人们争取加入改革行列,<br /> 则是消除抗拒心态最重要手段。 </p><p> 实施电子病历以后,全民健保审查需要之病历资料,或是病人要求<br /> 病历副本时,原先复印实体病历记录的做法,将改为撷取适当计算机档案<br /> 资料打印,或者直接提供电子档案。其实务作业方式从查阅病历资料,<br /> 影印复制病历、X光片,改为从电子病历之计算机档案搜询到所需资料的<br /> 正确档案位置,予以复制档案或打印出病历内容及医疗影像片子,某些<br /> 需要医疗专业能力才能正确判断选择之项目,则需另外委请医师查找资<br /> 料。至于全民健保报备、审查所需之资料,建议健改用电子档案取代实<br /> 体病历资料,健保局可以设定统一的或是数种可以兼容的资料规格,供<br /> 医疗院所参酌使用,医疗院所的电子档案经由网络传输或是储存于媒体<br /> 后送至健保局,而健保局增设计算机设备,审查人员于计算机屏幕读取档案<br /> 进行审查作业,任何意见皆可于计算机上作业,并且回传给原医疗院所。<br /> 如此做法可以省去大量复制的人工以及复印成本,同时也能加速资料传<br /> 送的时效,双方以电子资料传递之资料,也比原来书面资料更容易使用<br /> ,或统计分析运用。 </p><p> 全面电子化以后,病人挂号就医不必调病历,所有医嘱涉及需要计<br /> 价收费者可以自动转化为计价项目。所以病历调阅归档管理以及传送所<br /> 需人员大量减少,计价收费人员也因为计算机自动化而减轻其工作负荷。<br /> 现有之人力,则须预先予以工作训练,优先训练本部门之其它工作技能<br /> ,其次便是个人的基本条件,配合院内其它有适合条件部门之工作能力<br /> ,当病历雨季价收费人力过剩时,便逐步调到其它需要人手的单位。但<br /> 在事前需要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建设,避免人们因为不了解而产生<br /> 不当揣测,而流言四起,影响工作士气。</p><!--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medsoft 在 2005-08-28 14:51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