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线数据的处理办法:
同于在同一医院一般情况下有多个采集设备,可以对于某一个采集设备或某一个科室做一个网络共享的数据存储(要简单了,就把一台机器的硬盘共享出来).对于已经作过论断或一时半会儿用不上的图像通常放入磁带中或刻成光盘.
另:
To [boson]
的确,采用有损压缩的话,可以使存储空间小不少,但是...医院答不答应该.反正我所见到的客户他们的意见就是没有必要做有损压缩.
一个共识是新的图像或在线的图像都应该是不压缩或无损压缩的,大家不同的意见在于离线的图像是采用有损压缩还是无损压缩或是不压缩.
对于离线图像:如果是一开始都采用有损压缩一般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有的图像很可能在近期内又被使用,如采用的损压缩会使图像有部份失真(比如转换成jepg格式文件,那会使图像不能调节窗宽和窗位)如果是对于保存了一段时间的文件改为有损格式,对么对于刻录方式保存的图像肯定是不行,改不了,如果为磁带方式,那么得把图像文件读出来再压缩再写回去,太费时间,麻烦不麻烦?
对于影像科的采用不压缩方式,而对于临床大夫用的浏览端采用有损压缩方式,那...同一个图像存两份?不是更占用空间?
我们现在采用无损压缩格式,保存的图像大约为原来的25%左右,这个压缩比应该是已经够用了,没有必要再采用无损压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