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td class="namemy" align="center">医院需要什么样的IT人才?(上)</td></tr><tr><td class="content01" align="center">作者: 2005年10月24日 总第:683 期 第:41 期
<br>点击: 16 </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560" border="0"><tr><td><img src="http://www.ccu.com.cn/images2/line_3.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d></tr></table><table class="p1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td>我国各级医院必须增加信息管理人员的配置数量,同时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来建设一支可靠的信息管理团队,才能加快医院的信息化进程,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质量。
<br><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16270.jpg" target="_blank"></a><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16270.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16270.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
<br></a>我国开展医院信息化工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许多医院的信息化工程也搞了十几年,但是医院信息化一直是投入大成果小。许多医院信息系统都是短命系统,一般系统建成后三至五年就会跟不上医院的实际需要,需要重新建设新的医院信息系统。
<br>
<br><b>信息系统陷入死循环</b>
<br>
<br>医院信息系统在建成后需要渡过一个一至两年的磨合期,才能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因此这样的医院信息系统稳定期极短,基本上达到稳定后二、三年就会被推倒重来的新系统所取代。医院信息化处于“构建—磨合—稳定—推倒重来—再磨合—再稳定—再推倒重来”的循环之中。
<br><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35191.jpg" target="_blank"></a><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35191.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35191.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
<br></a>
<br>
<br>任何一套信息化产品在医院中运行,都要牵涉到管理文化和业务流程的改变,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实施推广好,因此其更换成本很高。所以频繁更换的医院信息系统也成了劳民伤财的工程,各方面对它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br>
<br><b>信息系统成了IT人员的系统</b>
<br>
<br>前不久,IBM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全球医疗行业副总裁Neil de Crescenzo访问中国时曾说,管理水平不高和投入不足是制约中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的两大因素。
<br><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45133.jpg" target="_blank"></a><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45133.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045133.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
<br></a>
<br>其实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讲,我国医院通过购买拥有了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但是我们却没有同步引入发达国家最核心的管理思想、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和对人的关注。片面地把医院信息化与软硬件平台等同起来,忽视了信息沟通、流程重组、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
<br>
<br>而且在医院管理者、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IT系统开发和管理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使IT系统开发者无法很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在设计和实施时无法将用户满意度和IT技术完满地结合起来,使医院信息系统成了计算机人员的信息系统,却不是医务人员的信息系统。
<br><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10287.jpg" target="_blank"></a><a href="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10287.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u.com.cn/houtai1/uploadfile/2005102710310287.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br>
<br></a><b>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b>
<br>
<br>医院信息系统在运营中,缺乏必要的维护和管理,特别是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对医疗知识管理的支持,无法对不同的管理要求和业务变更做出反应,跟不上医院的发展。真正的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的完整共享及与医疗业务的完美结合,IT技术不仅能提高医疗业务的效率,而且在改变传统就医流程和医院的管理上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br>
<br>如果医院信息系统能做出相应的改进和二次开发,来不断地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就能大大地延长自身的稳定期,为医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符合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医院自身的信息化人才匮乏,特别是既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又懂得医疗管理的信息化人才奇缺。
<br>
<br>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到2003年底,代表我国最高医疗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有627家,而这些医院平均IT技术和管理人员不足10人。2004年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 HIMSS)曾对2000多所医疗机构进行过调查,结论是:美国有将近20%的医院IT部门雇员超过100人。由此可见,我国各级医院必须增加信息管理人员的配置数量,同时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来建设一支可靠的信息管理团队,才能加快医院的信息化进程,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质量。
<br>
<br><b>现有IT人才主体的不足</b>
<br>
<br>医院信息化人才按其分工可以分为四类:操作、开发设计、维护、管理,现在医院内的这些构成信息化人才的主体,自身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br>
<br>首先,医院内的基层操作人员普遍存在着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比较低的问题。由于医院信息化首先是医院业务和管理的计算机化,所以基层的操作人员一般是由完成相关业务的人员兼任的,其自身所具备的信息化技能较低。有些人员虽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也只是接受了通用的信息技能培训,而非专门针对医院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的培训。
<br>
<br>因此,医院信息化普遍存在着基层操作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对信息系统所能够提供的功能和信息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所以在工作中只能利用信息系统中的一些常用的功能和应用。遇到一些复杂和不常见的问题,就无法从信息系统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反而埋怨信息系统的功能有限,使信息管理人员的精力耗费在无休止的扯皮和重复解释之中。
<br>
<br>所以,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基层操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不仅要加强对他们的通用信息技能培训,更要加强专门针对医院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的培训。
<br>
<br>甚至,可以引入模块化的应用上岗资格考试制度,通过编写按岗位分类的、详尽的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并提供必要的上机培训,来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使基层操作人员都能做到经过合格的培训、持证上岗。保证基层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提高他们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使医院信息系统真正发挥其全部的功能和作用。
<br>
<br>第二,作为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者,存在的问题在于知识背景和结构的欠缺与局限,而且由于责权范围的限制,无法对医院流程做出基于信息系统的流程再造,使得设计的系统不够完善。
<br>
<br>为此医院必须花费重金,引进熟悉医院业务的、有医院流程再造经验的高级人才,并给予他们必要的领导权和处罚权,大力支持他们推进医院的流程再造。
<br>
<br>这样,才能把把医院的医疗业务真正地参与和融入到信息化中去,让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简单化、明确化,为病人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推动医疗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从而大力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
<br>
<br>第三,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及子系统间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医院信息系统本身越来越复杂,作为系统的维护人员,已经无法依靠一两个人的能力来完成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必须依靠各类维护技术人员的科学分工和协作。
<br>
<br><b>医院急需几类人才</b>
<br>
<br>医院急需如下几类人才:
<br>
<br>1、医院信息主管(CIO)
<br>
<br>主要职责:CIO作为一名信息与知识架构师,肩负医院信息化的领导之职。在对医院业务、管理流程和所产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协调好信息系统、信息过程、知识应用与IT团队之间的关系。CIO要带领医院强化管理文化、更新工作观念,按照信息化的需要梳理和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建立可靠的医院信息化平台,来对医院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医院知识、专家技能和信息的创造与应用,来达到医院信息化与医疗业务的完美结合。
<br>
<br>素质要求:CIO要具有丰富的医院信息管理经验,曾领导过医院的知识与信息发展项目;对医院的业务流程有深刻的认识,对医院的各种变化和敏感项目表现出相当的驾驭能力,对医院的信息及其伴生的问题有根本性的理解,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可以深入地做出评价;具备谈判、劝导和表达技巧,能够协助并感染医院高层领导;能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和员工发展问题,拥有建立和领导信息化管理团队的领导才能和激励才智。
<br>
<br>2、 系统实施项目主管
<br>
<br>主要职责:系统实施项目主管要根据医院信息主管提出的医院信息化实施计划和需求分析报告,来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做出医院信息化项目的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架构设计,概要设计),同时要不断和最终用户进行交流沟通,以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并对需求变更进行及时的反应。根据设计的需要,组织网络和硬件工程师共同完成系统硬件的施工和调试。和编程工程师进行沟通,使编程工程师对需求有准确的理解,并进行软件模块的划分,把相应的任务交给编程工程师来完成。组织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进行需求验证、用户测试。指导文档设计及培训工程师编写相应的系统详细设计报告、系统说明书、操作手册等。
<br>
<br>素质要求:有相关行业信息系统开发实施的成功经验,至少从事过1年以上系统设计工作;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模式、数据流图(DFD)、RUP、UML,熟练掌握Rose,能够以用例(Use Case)的方法描述、组织需求;具备数据库设计能力,熟悉主流操作系统(UINX、Windows 2000、Windows 2003等),熟悉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理解、沟通、表达能力强。
<br>
<br>3、 高级医学知识工程师
<br>
<br>主要职责:需要针对具体项目收集相应的医学信息,并加以整理、吸收,为其进行数据结构的设计,以便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进行知识的输入与管理。了解和熟悉医院的各种医疗仪器中的数据处理机制和数据存放结构,建立有效的软件和硬件接口来取得、交流和使用各种医疗仪器中的病人信息和临床知识,在应用环境内导入结构并予以应用。能与医药学术及医疗服务人员直接协作,建立大型的医学知识库,开发能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医药知识的数据结构,系统化地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并提取其中蕴涵的知识。
<br>
<br>素质要求: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工作经验;从事过人工智能和相关算法或“以规则为基础”(rules-based)的系统实践;有C++面向对象软件和数据结构设计经验。
<br>
<br>4、编程工程师
<br>
<br>主要职责:严格按照系统设计和模块划分的要求进行程序编制,编写的程序必须规范,具有较高的可维护性,程序交付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功能要求进行全面测试。在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负责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软件故障问题,并负责软件及维护文档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在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纠错性维护的同时,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及用户的具体要求,在经过医院信息主管的批准下,进行软件的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br>
<br>素质要求:熟悉Power Builder、VB等几种常见的编程语言;有大型应用系统的开发编程经验;熟悉数据库设计和软件测试。
<br></td></tr></table><!--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ironstone 在 2005-12-14 01:0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