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0|回复: 0

CR问题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30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12计算机X线摄影(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传统X线机上就可以操作。它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数字图像数据可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突出感光趣区的诊断信息,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为X线摄影信息直接进入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及远程医学系统奠定了基础。
1212放射科医师和医学物理学家在临床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有:
合理选取后处理参数
泰山医学院的于兹喜认为,只有恰当选择CR后处理参数,才能从输出影像上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煤炭总医院的刘建新指出,不应该以单张CR图像来代替一张常规X线片,而应依据诊断要求打印出几张不同窗调节参数的图像,扩大诊断范围,提高诊断率。

如何获得满意的图像
在CR的应用中利用其宽容度大的优势,单纯降低摄影条件,通过后处理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周锦对此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后处理的调节并不能完全代替摄影条件,条件不合适很难获得满意的图像。

成像板(IP)的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二院于涛强调,成像板(IP)的读取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才能保证CR摄影图像质量。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陈静对IP板残留影像进行研究后认为,IP板留有晕残影的现象随着IP板记录信息次数的增多而有所增强。IP板记录信息的对比越强,残留影像越不宜消除,因而对影像质量影响越大。IP板接受信息和能量越高,即X线强度越大,晕残影现象越明显。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李清军在分析IP成像参量变化时指出,必须经常、反复进行余影消除处理,否则将会明显影响IP的成像效果,甚至影响对疾病的影像诊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