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CS介绍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uniations System)即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应用于医院的数字医疗设备如CT、MR(核磁共振)、US(超声成像)、X光机、DSA(数字减影)、CR(计算机成像)等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诊断、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医学图像诊断在现代医疗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借助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越来越离不开医学图像的信息,在临床诊断、医学科研等方面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学图像信息是多样化的,如B超扫描图像、彩色多普勒图像、核磁共振(MRI)图像、X-CT图像、X线透视图像,各种电子内窥图像、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图像等。随着医学诊断可视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正在不断努力,寻求更清晰、更有诊断价值的高质量医学图像。
中国的医院在过去十多年间,引进了大批量进口的先进医学图像设备,对提高诊断水平,加强对医院等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资金的困扰及仪器设计水平限制,大多数医学图像设备都没有考虑图像存储和传输功能,充其量配置一部打印机或X光胶片作图像记录。医生的诊断是通过对仪器屏幕图像或胶片进行肉眼观察,凭个人的经验所进行分析和诊断,其诊断结论往往主观成分较多。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医学图像的存储和传送成为可能。大容量的硬盘、图像信息的压缩技术、可读写光盘的应用,使医学图像可以实现大量存储。DICOM3.0标准的制定使医学图像及各种数字信息在计算机间的传送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数据接口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进行医学图像信息的远程传输,实现异地会诊。PACS是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它把医学图像从采集、显示、存储、交换和输出进行数字化处理,其发展趋势最后实现图像的存储和传送,在节省存储空间、胶片、显影剂和套药的同时,实现高效化的管理。
此外,通过对医学图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可使图像诊断放弃传统的肉眼观察和主观判断。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得出相关的完整数据,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提供形态图像,还可以提供功能图像,使医学图像诊断技术走向更深层次。
PACS所管理的医学图像也是医院产生的信息,医院在使用PACS管理图像的同时,也需要HIS系统管理其他信息,所以PACS应当具有与HIS的互操作性或集成。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起源于50年代的新型医疗服务,在为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90年代以来在国内兴起的远程医疗会诊也是远程医疗的一种典型应用。当前国内的远程医疗一般使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双方的通信,而病人的信息和诊断图像通过视频的方式传递。如果有PACS和HIS的支持,则远程医疗的水平可以大大提高,这也是目前国内外远程医疗的发展方向和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