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2-12-9 09: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临床文档结构化
看来朋友们对CDA规范和“对象导向;属性模板”持认同看法的。这里我想提一下基本概念定义的问题,以便讨论并达成共识,这有助于今后大家讨论时有一个相同的参照。
1.CDA规范:CDA规范是HL7 V3的一部分,它与V3DT、V3 Message、RIM、V3 Templet等有直接关系,是HL7 V3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现有的版本是ANSI/HL7 CDA R1.0-2000,最新的草案是http://www.miforum.net/distillate/HL7/CDA_Framework.1.05.5_21_02.doc(我只知道这个)。它的最近发展情况请看http://www.hl7.de/veranstaltungen/kongress/cda2002/progoverz.html中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CDA Advanced Tutorial”和“CDA Introductory Tutorial”比较全面地介绍的CDA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CDA规范是基于XML语言的,它早期用XML DTD表示,现在都用XML Schema表示。看看HL7 V3 Ballot3中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XML Schema对HL7 V3有多重要了,而CDA是第一个采用XML的规范,它更依赖于XML技术了。
2.对象导向;属性模板:这是我自己想的一个提法,这几个字忘了是从哪个编程读者论坛中学来的。
2.1 对象:指RIM中定义的所有对象及其扩展,应该说这里的对象对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很完善的吧。
2.2 属性:指上面对象的所定义的任何属性或属性集。属性与数据类型(V3DT)的关系密切。
2.3 模板:HL7 V3有一个模板规范,正在制定,我还没细细研究过,不知能不能完全在这里用,但我想,这里的模板应该主要指的就是HL7 V3的模板。我想,首先可把模板分为两种,一、结构模板;二、值模板。前者可用于产生文档框架,后者用于填充文档内容。
3.对象与模板:两者关系是一对多的,由于对象这间关系是很复杂的,有关联、集团、继承等(去看看UML对象设计),所以模板之间的关系更复杂,一个大的结构模板可以有多个小的结构模板组成,每个小的结构模板又可以由多个值模板组成,这里的组成方式是多样化的,是由CDA规范定义的。正由于关系复杂的模板,它们的合理拼接产生了内容丰富的临床文档。
4.导向:讲了上面的三个内容,导向就不难理解了。它是简单含意是对象引导模板,也就是以对象层次为引导,从大的文档对象,分成文档头对象,文档体对象,再将文档头、文档体同样引到更小的对象。每个对象引出后,就可以选择或制定它的模板(模板可初始,也可以现制),也可以不用指定,因为父对象的模板可以直接包含子对象的模板。这样,导向到最终,就形成了一棵内容多样化的灵活的文档树,它可存为XML文档,再能过XSLT形成可视化文档。
这里导向用的就是CDA规定的文档框架。CDA是框架是可以作本地化扩展的。
要避免楼上所说的“属性模板过于庞大,结构层次过多”的情况以及一些“个性化”要求,需要我们在用户界面上下大功夫,努力使模板的选择套用成为很自然,很简单的事,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我上面的概念分析肯定有很多不恰当之处,希望各位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