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24|回复: 10

广义HIS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7 09: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按照目前的说法,HIS、CIS、LIS、RIS、PACS似乎是并列的概念,有时HIS甚至成为医院收费系统的代名词。是啊,医生系统和护士系统归了CIS,实验室系统归了LIS,影像系统归了RIS和PACS,那留给HIS的可不就剩下收费系统了嘛。然而,HIS厂商们会同意这种说法吗?当然不会。那HIS到底是什么?</p><p>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医院的信息系统,则缺乏统一的命名。因此,我们不妨把这个系统命名为广义的HIS,或者叫full HIS,而把原来的收费系统改叫MIS。其实从字面意思来看,HIS就应该表示由MIS、CIS、LIS、RIS、PACS组成的”医院信息系统“,不是吗?</p><p>在新的命名框架下,现在的HIS厂商又该如何定位呢?简单的想,有四种选择:</p><p>1、继续做狭义的HIS,也就是MIS。估计很少有愿意这么做的。</p><p>2、转做CIS。好像现在多数HIS厂商实际上都在做CIS。</p><p>3、自主开发full HIS,也就是MIS、CIS、LIS、RIS、PACS统统包圆。这个好像很难。</p><p>4、做HIS集成商,就是自己什么都不做,只提供接口标准,然后跟各专业HIS厂商合作,用甲的MIS、乙的CIS、丙的PACS合成一个full HIS。我觉得这是个新思路。</p>
发表于 2006-9-7 10: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目前,四种情况都存在,更关注第四种,对未来的走向影响最大
发表于 2006-9-7 11: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p><!--quote-ermulong+2006-09-07 10:53--><div class='quotetop'>引用ermulong &#064; 2006-09-07 10:5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目前,四种情况都存在,更关注第四种,对未来的走向影响最大<!--quote2--></div><!--quote3--><br />北京的东华合创是不是就是类似这种情况啊?</p><p>当然他们有一些自己的产品</p>
发表于 2006-9-7 1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quote-medsoft+2006-09-07 11:23--><div class='quotetop'>引用medsoft &#064; 2006-09-07 11:2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br />北京的东华合创是不是就是类似这种情况啊?</p><p>当然他们有一些自己的产品</p><p><!--quote2--></div><!--quote3--><br />谢谢您对东华的关注!</p><p>东华的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覆盖全院的系统,东华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三个层次:1.澳大利亚Trak公司开发的TarkCare软件;东华根据中国医院的特点在原软件框架下对原版软件进行的本地化(如临床系统、检验、数据仓库、影像等基本都属此类);2.原版软件未提供解决方案部分(如OA、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国内其它公司基本也都是集成其它公司的)东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产品;3.集成其它公司软件部分——极少。</p><p>东华的情况应属第五种:代理国外公司产品(核心医疗业务部分)+部分东华自主产品+极少的其它公司软件=全院数字化解决方案</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Tony-Liu 在 2006-09-07 14:4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6-9-7 17: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quote-Tony&#045;Liu+2006-09-07 12:16--><div class='quotetop'>引用Tony&#045;Liu &#064; 2006-09-07 12:16)</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br />谢谢您对东华的关注!<p></p><p>东华的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覆盖全院的系统,东华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三个层次:1.澳大利亚Trak公司开发的TarkCare软件;东华根据中国医院的特点在原软件框架下对原版软件进行的本地化(如临床系统、检验、数据仓库、影像等基本都属此类);2.原版软件未提供解决方案部分(如OA、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国内其它公司基本也都是集成其它公司的)东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产品;3.集成其它公司软件部分——极少。</p><p>东华的情况应属第五种:代理国外公司产品(核心医疗业务部分)+部分东华自主产品+极少的其它公司软件=全院数字化解决方案</p><p><!--quote2--></div><!--quote3--></p><p>问题是,东华现在是否建立起他宣称的全院数字化解决方案 的样本医院了么?!请4楼给予明确的回答?东华所提供的不同系统是否进行有效的集成?那家医院用了东华的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br /></p>
发表于 2006-9-8 10: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quote-laotao+2006-09-07 09:32--><div class='quotetop'>引用laotao &#064; 2006-09-07 09:3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4、做HIS集成商,就是自己什么都不做,只提供接口标准,然后跟各专业HIS厂商合作,用甲的MIS、乙的CIS、丙的PACS合成一个full HIS。我觉得这是个新思路。</p><p><!--quote2--></div><!--quote3--></p><p>这种模式的厂商仅仅提供接口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标准其他厂商认同度到怎样?接口标准如何应用到医院,医院原有系统如何改造?太多的问题需要探索。</p><p><br /></p>
发表于 2006-9-8 15: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quote-我心依旧+2006-09-07 17:26--><div class='quotetop'>引用我心依旧 &#064; 2006-09-07 17:26)</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p><p>问题是,东华现在是否建立起他宣称的全院数字化解决方案 的样本医院了么?!请4楼给予明确的回答?东华所提供的不同系统是否进行有效的集成?那家医院用了东华的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br /></p><p><!--quote2--></div><!--quote3--><br />呵呵,东华所提供的不同系统当然进行了有效的集成,而且对有些流程还进行了优化。比如,临床系统与LIS之间,就实现了双向自动化传输,该LIS同时与检验前置处理系统(LAS)连接,现已做到通过条码识别(无需检验申请单)、仪器自动读取医嘱等,3000人/日的门诊量的医院,生化、免疫等检验项目通过这种双向自动化的方式,基本上3—5个检验师就可以完成日常工作了(医院原来需要至少十几个人来处理)。</p><p>至于“样本医院”,卫生部十佳信息化示范医院评审,北京市3月份评选出来的向卫生部推荐的有两家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是其中之一,安贞医院是东华很有代表性的用户之一。黑龙江省向卫生部推荐的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家医院用的也是东华的系统。尽管这样,坦诚地说,在这两家医院还有部分系统正在完善和实施过程中。可以说,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说从真正意义上已经把某家医院的全院信息系统都实施完成的,这里有信息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因素,也有医院本身资金、认识、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制约。“全”——是相对的。</p><p>至于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在东华的外资医院、私营医院用户里已经在用。国内公立医院基本上对这一块不是很重视,有的公立医院与东华的合同也包含这一部分,但都是放在最后来实施。</p><p>如果您是医院用户,可以给东华来电,我们将派销售代表到您处做进一步的沟通。</p><p></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Tony-Liu 在 2006-09-08 17:2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6-9-8 1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quote-newcomer+2006-09-08 10:17--><div class='quotetop'>引用newcomer &#064; 2006-09-08 10:1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p><p>这种模式的厂商仅仅提供接口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标准其他厂商认同度到怎样?接口标准如何应用到医院,医院原有系统如何改造?太多的问题需要探索。</p><p><br /></p><p><!--quote2--></div><!--quote3--><br />一楼楼主所说的第四种方式,我的理解应该是集成平台的概念(不是简单的做接口的集成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在欧美已经相对较多应用,通过该平台连接不同的系统。</p><p>newcomer,您说的很对,“仅仅提供接口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做集成平台是要做很复杂的工作的,不是几个接口就能解决的.但同时,正像二楼<span><span class="normalname"><a href="http://bbs.miforum.net/profile.php?u=369" target="_blank"><strong><font color="#000000">ermulong</font></strong></a>所说的“第四种,对未来的走向影响最大”,我也有大概相同的观点.</span></span></p><p>从中国医院目前的状况看,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仅比较适合大型或超大型医院用户,因为大医院业务太复杂,对原有软件全部推倒重来的话,对医院影响太大,用集成平台,会尽可能地减小这种对医院的不良影响(集成平台产品价格不菲,对小医院而言,可能还不如推倒重来更省钱、也更能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p><p>其实,国内已经有几家公司基于集成平台产品在做信息系统的集成,东华也是其中之一(不好意思,有广告嫌疑,不说了,到此为止吧!)。</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Tony-Liu 在 2006-09-08 16:4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发表于 2006-9-8 18: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p>IBM和甲骨文多有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且符合HL7。但问题是比较贵,医院买一个没有任何应用的平台花几百万,没有领导敢决策。还有,有了平台,其他系统的厂家必须向平台提供数据或文件等,即必须和平台厂家配合。如果医院先买平台再买系统,新的系统销售商配合介入平台可能不会有大的问题。但原有旧系统怎么办,有的厂家都没了,有的狮子大开口,医院怎么办?</p><p>主要的是平台太贵,平台买入后还必须有永远的服务,每接一个系统平台商就要收一次钱,厂家不会承诺一次购买,终身接入。这样一来,医院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it would be blackmailed.这也是个问题。</p>
发表于 2006-9-8 18: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p>国外好像没有中国这样的情况,把HIS看作管理信息系统。HIS应包括PM和EMR两大部分。在国内,我们提到HIS,IMPLICATION即指管理信息,这和过去过去医院信息化厂商都作管理信息系统,但却都称自己是HIS商有关。于是,HIS被特定化的。</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claude 在 2006-09-09 06:59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2: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HIS论

<!--quote-Tony&#045;Liu+2006-09-08 16:15--><div class='quotetop'>引用Tony&#045;Liu &#064; 2006-09-08 16:1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br />一楼楼主所说的第四种方式,我的理解应该是集成平台的概念(不是简单的做接口的集成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在欧美已经相对较多应用,通过该平台连接不同的系统。<p></p><p><!--quote2--></div><!--quote3--></p><p>呵呵,我只是随口一说,自己本来也没做过HIS,没想到大家看得这么仔细。</p><p>这种方式的细节我也想过,比如可以要求厂商甲的MIS在病人入院的时候向自己的系统(或者叫平台)发送消息,然后将这个消息处理(接口转换)后转发给厂商乙的CIS和厂商丙的PACS,乙和丙按照事前约定好的方式处理这些消息,从而实现系统的集成。</p><p>这算不算SOA?<br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