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2|回复: 7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9-20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CS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医学图像的获取、存储、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它基本上替代了传统上对影像胶片的各种繁复操作。该系统在国外于80年代开始起步,在90年代初趋于成熟,目前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一、简  介
PACS系统分为八个部分:影像实时采集,影像分析,影像查询、管理、存储,图文编辑及打印、会诊中心、远程会诊和系统管理。其中以影像实时采集最为关键,目前国外产品在影像采集方面基本上都是采用基于国际标准的DICOM3接口的医疗设备或者CR设备,而我国大部分医院的现状是仅有相当少的一部分设备具有DICOM3接口,其余绝大部分都是模拟信号设备或者照相设备。基于这种情况,力争能使现有的设备尽可能多地上网。我们的PACS系统制定如下的方案:对于具有DICOM3接口的采用数字方式无损采集:对于非DICOM3接口的模拟设备,采用模拟视频的方式采集:对于X光照相设备以及外来胶片、历史胶片,采用扫描的方式采集,将这三种方式综合在整个系统中。这样在有效地支持DICOM3的同时覆盖所有医学影像设备。
二、系统方案
鉴于影像数据传输量较大,PACS网络布线宜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的超5类双绞线,中心交换机两台,服务器采用的是IBM  Netfinity 5000系列,带磁盘阵列,微机近30台。
PACS系统采用结构化设计,各模块既相互独立、能够分别安装使用,又可以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并能够针对不同需求灵活设置。本系统使病人的图像和各种诊断信息能够按诊断流程在网络中传输,以替代现有的用胶片和纸张传输,而且还使得医学影像的计算机图像处理不仅是放射医科医生所独有的工具,也是临床科医生诊断的重要手段。
本系统包括七个子系统,分别如下:
1.影像实时采集子系统
该系统把各种医疗设备中的图像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根据系统设计,我院采用数字(DICOM3、Ethernet)、模拟视频和扫描三种采集方式。在数字方式下,本系统实现了不用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实时自动采集的功能,采集到的基于DICOM3图像没有任何损失,图像的显方式、操作方式也与医疗设备中的一致。在模拟视频采集方式下,电脑实时捕获的影像视频信号,经过转换将医疗设备的模拟图像转换成统一格式的电脑数字图像。
在扫描方式下,我们发现扫描仪本身的应用程序并不能很好地适合医疗影像的操作,为此我院与北京化元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设计专门针对医疗影像的扫描应用,使得扫描操作完全嵌入整个系统,不用人工分别操作;对一张胶片多张图像的情况能够通过计算机自动切图;对于尺寸超过扫描仪幅面的胶片,能够在计算机中自动拼接,不会产生缝隙。这样有效地减少了扫描操作的工作量。
2.影像分析处理子系统
这个子系统是对计算机采集到的图像(包括三种方式),根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医生诊断,功能包括灰度/对比度调节、窗宽/窗位调节、单幅/多幅显示、放大/缩小、局部放大、定量测量(CT值、长度、角度和任意曲线面积等)、图像比例尺测量、图像旋转、图像打印和各种图像标注等,其中窗宽/窗位调节、CT值的测量与CT机的操作完全一样。
3.影像的查询、管理和存储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是对计算机采集到的医疗图像建立数据库存储管理,这样无论是放射科还是临床大夫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对病人的诊断信息和图像进行调用,为各级医务人员提供较好的诊断、科研工作学习条件。系统提供多种关键字对病人影像信息进行综合检索,关键字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检查号、门诊号、诊断医生和就诊时间等,检索过程和方式设计得非常灵活,便于医生操作。在存储方面则采用先进的无损压缩算法,实时压缩存储。
4.图文编辑及打印子系统
本系统可以通过字典帮助医生输入病人资料,如姓名、年龄、性别、检查号、门诊号、住院号、诊断工医师、就诊时间和诊断结果等,若病人做过放射科检查(不分类型),则可直接调出不必重新录入;资料录入后提供标准的诊断报告,进行图文编辑,并通过激光或彩喷打印机输出。除诊断报告外,本系统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编辑科研教学文章。
5.数字图像回写子系统
本系统不仅能够从医疗设备中采集图像,而且在需要时还能够将计算机中的图像数据写回CT和MRI这样的数字影像设备,供照相或做进一步图像后处理使用。回写功能分两部分操作,效果与原设备直接出片时一样,对于模拟视频和扫描的图像在本系统中经过程序的特殊处理,也可以回写,效果也比较理想。
6.会诊中心子系统
本系统由高亮、高清晰度集合显示设备、投影仪和特种扫描设备组成。其主要的功能在将各种检查的数据和图像根据诊断的需求进行有机的组合以帮助医生进行对比分析。有效的突破了以往PACS系统由于显示能力不足,不能充分显示诊断图像和数据的瓶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PACS系统在诊断方面的使用效果。
7.远程会诊子系统
本系统以医院局域网和外部的Internet网、电话线为通信介质,实现医院之间的原始图像数据和病人其他信息的传递,能够为病人方便地提供远程会诊服务,使远在异地的病人可享受到高水平专家的诊断。
8.系统管理子系统

三、总 结
由这8个子系统构成的PACS系统主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各级医生使用医疗影像的效率,对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临床诊断以及医生的科研教学非常有帮助;通过加强系统管理力度以及在符合医疗法规的前提下,可以逐步做到减少出胶片的数量,从而降低出胶片所耗费的大量人工和财力,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使用电子存档不存在胶片老化和原始信息损失问题,提高了医疗影像的持续运行它将为医院带来更多的效益。
发表于 2002-10-13 23: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两个问题,请教一下:
1、对于第5点:如果激光相机是非DICOM的话?光靠系统本身无法实现回写吧?那么实际中是如何解决的呢?
2、对于第7点:靠电话线传输的远程会诊有多少实用价值呢?速度和安全性都成问题啊!文章中说的是实际使用情况还是系统提供的一种可能性?
 楼主| 发表于 2002-10-14 14: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下面引用由蓝色川江鱼2002/10/13 11:13pm 发表的内容:
两个问题,请教一下:
1、对于第5点:如果激光相机是非DICOM的话?光靠系统本身无法实现回写吧?那么实际中是如何解决的呢?
2、对于第7点:靠电话线传输的远程会诊有多少实用价值呢?速度和安全性都成问题啊! ...
现实中一般用到的激光相机都要求支持DICOM的,如果不支持有个专门把位图转化为DICOM格式文件的软件。
原来没有考虑到网络发展的这么快,所以**8电话线***!!!!!
发表于 2002-10-14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原来没有考虑到网络发展的这么快,所以**8电话线***!!!!! ”
是什么意思呀?
激光相机也有老型号是非标数字的,比如原来就直接接在非标数字的CT上的那种,现在要连入网络,如果不支持厂商的格式是没办法回写的吧?
发表于 2002-10-14 17: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我的ct信号是模拟的,我想用视频采集采集到图象后准备转存到计算机中,然后准备转换为dicom3格式,不知哪位同仁有这方面的经验,请赐教!
发表于 2002-10-14 21: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CT的视频信号只要通过采集卡和特定的采集软件就能实现,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象病理B超内镜图像的采集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而且很多厂商的PACS软件都提供DICOM和BMP格式的互换,不是难题。
发表于 2002-10-15 13: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请教蓝色川江鱼!!!
哪里有这方面的教程案例或现成软件,现在你了解的国内厂家哪家做得比较好!
谢谢·!
发表于 2002-10-15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影像网络PACS系统方案

这么说吧:视频采集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啊,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应该说所有的pacs厂家和许多做不了pacs的公司都能实现吧!就象大家都知道1+1=2,我们无法由此推断谁更有数学天才啊!:em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