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3|回复: 7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0 11: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br /><br /></strong><span class="red">作者: CNET科技资讯网</span><br /><span class="blanktext">CNETNews.com.cn</span> <span class="gray2">2006-08-22 09:30:01 AM</span><br /><br /><table><tr><td class="text1"><p><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font color="#0000ff">CNET科技资讯网8月22日国际报道 </font></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电子病历乍看之下似乎百利而无一弊,但医界对此全面性变革所产生的冲击和其所需的庞大成本仍感到不安。 </span></p><p><span>美国健康与人员服务部部长Michael O. Leavitt最近表示,电子病历的诞生是“医疗保健业最重要的一件事”。科技业龙头如IBM、微软和许多专业公司如Cerner、Epic Systems和Eclipsys,都紧追着这个飞速增长、数百亿美元的商机,向医院、诊所和医师推销最新的信息科技。 </span></p><p><span>美国国会也不落人后,众议院在上月通过一项新法,推动使用电脑软硬件制作和分享数字病历。这项法案和参议院稍早通过的版本将在下个月进行两院“协商委员会”讨论。</span></p><p><span>健康政策的要角,包括纽约民主党参议员Hillary Rodham Clinton,和共和党参院领袖田纳西州参议员Bill Frist,在这项主题上难得立场一致。</span></p><p><span>该科技本身单纯是一种存放个人的医疗史软件仓库,包括慢性病况、医疗检验记录、处方用药、诊断和医师的意见。</span></p><p><span>但将长久以来手写的病历和处方转为电脑文件却是整个医疗体系现代化中最重要的一步。不同的研究结果皆显示,此举可有效降低医疗错误和成本,救命又省钱—每年至少800亿美元。</span></p><p><span>但即使乐观者也预期这个即将发生的医疗信息革命将造成混乱。整合至全国数字网络的电子病历将有助节省成本,但若与新兴的基因体领域结合,电子病历也能开启个人化医疗、新治疗方式—和最终,高品质照护的大门。尽管如此,电子病历仍无法解决美国现正面临的医疗支出高涨危机。</span></p><p><span>宾州大学医学院教授Brian L. Strom博士指出:“所有新信息科技都有绝大的好处,但不一定能降低整体的保健支出。”健康信息科技的全面效益需要多年才能显现,因为目前仅20%的医师改用电子病历。但政府和民间的推动都将开始加速。</span></p><p><span>专家表示,数字文件是构建一个高效率医疗照护市场的基石。真正的重点不在于电脑和软件,而是可轻松共享、搜索、测量和分析的健康信息,以确定哪些治疗和用药最有效,和需要多少成本。</span></p><p><span>但高效率的市场可能是无情、不可预料的,威胁现有的力量并制造出赢家和输家。医疗专家和经济学家指出,医疗信息革命势将强烈影响某些利润极高的相关事业,反而可能导致更多花费。</span></p><p><span>哈佛大学健康经济学家David M. Cutler说:“信息是一把双面刃,更好的信息可能会吹散某些医药业的大市场,但也可能增加某些更小、较集中市场对其他药物的需求。”</span></p><p><span>Cutler表示:“若更好的信息真能帮助我们了解医疗保健的情形,或许也能为更多人带来更好的照护,提高整个体系的成本。”</span></p><p><span>这个市场的科技支柱名为“全国健康信息网络”,其中包含隐藏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的医疗记录,未来可开放医护、研究员和一般民众追踪查询各种治疗方式、药物和仪器的效果。</span></p><p><span>这个构想的立意是,让他们通过一个公共网站,详查数千万笔经常更新的医疗记录,聪明的软件可帮助他们了解哪些方式有效—同时知道有哪些副作用、复原时间和保养方法。</span></p><p><span>专家表示,医护人员将减少对药厂和设备商研究信息的依赖。布什政府健康信息科技政策的主要推手David J. Brailer博士说:“科技让我们拥有可用、可分享的信息。”(未完等续)</span></p></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11: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strong>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下)<br /><br /></strong><span class="red">作者: CNET科技资讯网</span><br /><span class="blanktext">CNETNews.com.cn</span> <span class="gray2">2006-08-23 08:50:01 AM</span><br /><br /><table><tr><td class="text1"><p><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a title="" href="http://www.cnetnews.com.cn/news/softwares/story/0,3800055189,39521256,00.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990000">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font></a></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p><p><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font color="#0000ff">CNET科技资讯网8月23日国际报道 </font><font color="#000000">(接上)</font></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观察美国部分已运作的小型网络,或可一瞥全国健康信息网实现后潜在冲击。这些是结合医院、诊所、实验室和医护,在都会或区域推行的整合健康系统。<p>某些,如退伍军人事务(VA)健康系统和Kaiser Permanente,则兼具保险商和医疗照护提供者的角色。 </p><p>整合性健康系统一直是电子病历的先锋。它们拥有衡量治疗效果和成本效益的必备信息、系统和动机。现代的电脑科技其实不甚安全,隐私权问题可能被扩大,而最近的大笔退伍军人信息,包括医疗记录遭窃的事件,更令人担忧。</p><p>电子病历也无法解决其他问题:Kaiser最近也因为行政疏失和换肾病患候时过长等事件,被罚款200万美元。 </p><p>然而,这两个机构在抗血脂、降低胆固醇药物的管理上,均已显现极佳的成本节省效益。</p><p>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Satin(降血脂药)是美国使用最多的处方药,去年的市场高达160亿美元;辉瑞(Pfizer)的Lipitor(84亿美元)和默克(Merck)的Zodoc(44亿美元)就合占八成市场。</p><p>近年来,VA和Kaiser让许多使用statin的病患改服非专利的lovastatin,省下数百万美元。以Kaiser为例,早在默克的lovastatin药Mevacor于2001年专利过期前,该组织的心脏病医师和药剂研究员就开始密切研究这类药剂的使用。Kaiser对安全性和效用的研究显示,lovastatin可用来替代statin。</p><p>Lovastatin的药效低于Lipitor和Zocor,因此Kaiser的医师会处以较高剂量的lovastatin以达到相同效果。病患需定期抽血验血脂,结果均记录在电子病历内。若血脂升高或错过检验,医师与病患皆会收到系统的警告通知。</p><p>医师仍可视个别病患的状况开立statin处方,但根据Kaiser的研究,将近90%的病患都能借由lovastatin达到降低血脂的目标。(Zocor的专利已于今年6月到期,进一步开放低价的statin市场)。</p><p>VA也扩大使用lovastatin。这类计划只有在具备充分研究资源、使用电子病历监督个别病患和追踪结果的机构才可确信地执行。</p><p>VA药剂管理首席助理顾问Joseph J. Canzolino说:“这必须依据临床信息,不仅是节省成本。”</p><p>理想上,电子病历和国家健康信息网络有朝一日能让各地的医师使用这些信息,作出类似的处方并密切追踪病患。</p><p>Kaiser药物使用经理Ambrose Carrejo博士说:“你能想像我们这里的作法推广到全国所能省下的成本吗?我们谈的是数百亿美元的节省。”</p><p>也能想像的是,如Lipitor这类全球销售第一的处方药将遭受的冲击。奥瑞冈健康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实证政策中心副主任Mark Gibson表示:“整个畅销药物模式就是向许多实际不需要的人,开立这种药物处方。”</p><p>他说:“现在医师有太多信息得自药厂资助的研究结果,你能取得、分析和扩散的独立信息愈多,畅销药模式就愈令人质疑。”</p><p>辉瑞的心血管医疗副总Gregg Larson博士表示,Lipitor是名符其实的畅销药。他指出,众多临床试验证明,Lipitor在降低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和中风方面,效用特别好。他说:“证据显示并非所有statin都一样。”</p><p>不论信息的质量提升是否冲击市场上畅销的处方药模式,更多处方、更多照护和更多的医疗支出是可预见的。如进展中的基因研究,总有一天个人的基因信息也将纳入电子病历中,实现提高效用、降低有害副作用的个人化医疗目标。</p><p>以必治妥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销售的抗凝血药“Coumadin”(成分warfarin)为例,该药对心脏和循环系统病患的效用极佳,但在用量拿捏上必须非常小心,以免引发内出血或中风等副作用。许多医师对处以该药都非常敏感,害怕惹上官司。</p><p>若干临床和大学医疗研究员已发现影响个人如何代谢warfarin的基因,若这项初期结果获得更大研究的证实,医师便可据此处以适当的剂量,将副作用减至最低。Marshfield Clinic研究员Michael Caldwell说:“我们可以用基因检测让warfarin更安全。”</p><p>改善用药安全也代表warfarin处方将大幅增加,因为研究显示,可能受益于该药的病患目前只有约半数实际使用。但这些处方,根据个人的状况,极可能有精确的剂量,因此传统的10、20或100毫克的口服药标准,也将面临变革。</p><p>电子病历并非解决整个医疗体系问题的万灵丹。哈佛医学院内科副教授David Himmelstein表示:“质疑者警告,太过迷信科技可能造成反效果。这可能让我们以为不需要真正的改革,我们只需要电脑。”</p><p><span><span>CNET授权采用纽约时报文章/<span><span>Steve Lohr</span></span></span></span></p></span></p><p>某些,如退伍军人事务(VA)健康系统和Kaiser Permanente,则兼具保险商和医疗照护提供者的角色。 </p><p>整合性健康系统一直是电子病历的先锋。它们拥有衡量治疗效果和成本效益的必备信息、系统和动机。现代的电脑科技其实不甚安全,隐私权问题可能被扩大,而最近的大笔退伍军人信息,包括医疗记录遭窃的事件,更令人担忧。</p><p>电子病历也无法解决其他问题:Kaiser最近也因为行政疏失和换肾病患候时过长等事件,被罚款200万美元。 </p><p>然而,这两个机构在抗血脂、降低胆固醇药物的管理上,均已显现极佳的成本节省效益。</p><p>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Satin(降血脂药)是美国使用最多的处方药,去年的市场高达160亿美元;辉瑞(Pfizer)的Lipitor(84亿美元)和默克(Merck)的Zodoc(44亿美元)就合占八成市场。</p><p>近年来,VA和Kaiser让许多使用statin的病患改服非专利的lovastatin,省下数百万美元。以Kaiser为例,早在默克的lovastatin药Mevacor于2001年专利过期前,该组织的心脏病医师和药剂研究员就开始密切研究这类药剂的使用。Kaiser对安全性和效用的研究显示,lovastatin可用来替代statin。</p><p>Lovastatin的药效低于Lipitor和Zocor,因此Kaiser的医师会处以较高剂量的lovastatin以达到相同效果。病患需定期抽血验血脂,结果均记录在电子病历内。若血脂升高或错过检验,医师与病患皆会收到系统的警告通知。</p><p>医师仍可视个别病患的状况开立statin处方,但根据Kaiser的研究,将近90%的病患都能借由lovastatin达到降低血脂的目标。(Zocor的专利已于今年6月到期,进一步开放低价的statin市场)。</p><p>VA也扩大使用lovastatin。这类计划只有在具备充分研究资源、使用电子病历监督个别病患和追踪结果的机构才可确信地执行。</p><p>VA药剂管理首席助理顾问Joseph J. Canzolino说:“这必须依据临床信息,不仅是节省成本。”</p><p>理想上,电子病历和国家健康信息网络有朝一日能让各地的医师使用这些信息,作出类似的处方并密切追踪病患。</p><p>Kaiser药物使用经理Ambrose Carrejo博士说:“你能想像我们这里的作法推广到全国所能省下的成本吗?我们谈的是数百亿美元的节省。”</p><p>也能想像的是,如Lipitor这类全球销售第一的处方药将遭受的冲击。奥瑞冈健康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实证政策中心副主任Mark Gibson表示:“整个畅销药物模式就是向许多实际不需要的人,开立这种药物处方。”</p><p>他说:“现在医师有太多信息得自药厂资助的研究结果,你能取得、分析和扩散的独立信息愈多,畅销药模式就愈令人质疑。”</p><p>辉瑞的心血管医疗副总Gregg Larson博士表示,Lipitor是名符其实的畅销药。他指出,众多临床试验证明,Lipitor在降低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和中风方面,效用特别好。他说:“证据显示并非所有statin都一样。”</p><p>不论信息的质量提升是否冲击市场上畅销的处方药模式,更多处方、更多照护和更多的医疗支出是可预见的。如进展中的基因研究,总有一天个人的基因信息也将纳入电子病历中,实现提高效用、降低有害副作用的个人化医疗目标。</p><p>以必治妥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销售的抗凝血药“Coumadin”(成分warfarin)为例,该药对心脏和循环系统病患的效用极佳,但在用量拿捏上必须非常小心,以免引发内出血或中风等副作用。许多医师对处以该药都非常敏感,害怕惹上官司。</p><p>若干临床和大学医疗研究员已发现影响个人如何代谢warfarin的基因,若这项初期结果获得更大研究的证实,医师便可据此处以适当的剂量,将副作用减至最低。Marshfield Clinic研究员Michael Caldwell说:“我们可以用基因检测让warfarin更安全。”</p><p>改善用药安全也代表warfarin处方将大幅增加,因为研究显示,可能受益于该药的病患目前只有约半数实际使用。但这些处方,根据个人的状况,极可能有精确的剂量,因此传统的10、20或100毫克的口服药标准,也将面临变革。</p><p>电子病历并非解决整个医疗体系问题的万灵丹。哈佛医学院内科副教授David Himmelstein表示:“质疑者警告,太过迷信科技可能造成反效果。这可能让我们以为不需要真正的改革,我们只需要电脑。”</p><p><span><span>CNET授权采用纽约时报文章/<span><span>Steve Lohr</span></span></span></span></p></td></tr></table>
发表于 2006-10-10 14: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2楼有重复。
发表于 2006-10-10 16: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内容与题目出入太大
发表于 2006-10-11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Title differs from content...
发表于 2006-10-11 15: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p>电子病历并非解决整个医疗体系问题的万灵丹。哈佛医学院内科副教授David Himmelstein表示:“质疑者警告,太过迷信科技可能造成反效果。这可能让我们以为不需要真正的改革,我们只需要电脑。”</p><p>讲得好啊</p>
发表于 2006-10-15 08: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p>商业问题谈的比较多,技术问题少。</p><p>举例:我们的网络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国内一个黑客曾经说过,国内的95%网站他在5分钟之内都可以入侵,但是并没有阻止我们现在大规模的应用网络,电子病历也有很多安全问题,但并不能阻止我们应用他。关键是法律的认可,医疗纠纷的电子病历程序等等。</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0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变革冲击大 耗资费时专家感不安 (上)

<p><span><span>note: CNET授权采用纽约时报文章/<span><span>Steve Lohr</span></span></span></span></p><p><span><span><span><span>1.在NYT刊登的文章,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所以内容以"商业"为主。</span></span></span></span></p><p><span><span><span><span>2.这个文章估计是外行人直接翻译过来的,所以的确有一些业内"常识"错误。</span></span></span></span></p><p><span><span><span><span>3.某些错误的确让人费解,很想看看英文原文怎么讲,受否原版真的是有问题的。</span></span></span></span></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