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约见徐小平》专栏<br /><br /><font size="5" color="#f73809"><strong>用MIS的红线牵手人力资源</strong></font><br /><br />——徐小平、陈悦然对话录</p>
<br /><p align="center">点击这里查看<a href="http://www.neworiental.org/backoffice/news/viewnews.asp?id=22844" target="_blank"><strong><font color="#ff00ff">陈悦然致徐小平老师的信</font></strong></a></p>
<br /><p align="center"><br /><strong>飘飞了四年的专业,在毕业那一刻凋零</strong></p>
<br /><p> 徐小平老师(以下简称徐):陈悦然你好,这次的见面比较仓促,你来信的内容我还没细看。你现在是学什么的? </p>
<br /><p> 陈悦然(以下简称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p>
<br /><p align="center"><img src="用MIS的红线牵手人力资源.files/p22852_1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p>
<br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909f7"><strong>陈悦然</strong></font></p>
<br /><p> 徐:你想做什么,想学什么?</p>
<br /><p> 陈:原来就是这个,但后来又变了。</p>
<br /><p> 徐:你知道为什么会变?有一次我碰到几个学信息管理的学生,记不得是在哪里碰到的了,我就问:“现在你们学的信息管理是什么东西,你们到底是学Business 的MIS,还是computer的、
<br />technology的MIS?”他们都回答不出来。正是这种定位的不准确,造成了你们发展的困惑。假如你们就是针对保险公司、金融公司、证券公司、中国银行,为他们做信息系统的,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事实上大公司的CIO或者information
<br />officer,他们就都是侧重于应用意义上的开发的,因为搞MIS是一个数据库,是语言、基础、设计、工程技术,这个非常有价值。</p>
<br /><p align="center"><img src="用MIS的红线牵手人力资源.files/p22852_09.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p>
<br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徐小平老师</font></strong></p>
<br /><p> 陈:就是说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设置得有问题?</p>
<br /><p> 徐:谢谢。问题就是你的学校在设置这个专业的当时,商业意识一定很薄弱,那么你们的老师的相关商业素质一定是很差的,你们的商业实践能力也就不可能会强,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你们的这个学院是信息科研领域的顶级学院,假设它是一个商业意识特别强的地方,在大学期间,你们的任何一门课都有暑期实习,都能够把你们所学的东西和在社会上的应用结合起来,在这个领域里面,就比如说去参与设计、制作和维护中国移动的收费中心、短信结算中心,你要是搞这个东西,根本就忙不过来,你就疯了,你就入迷了,你就进去了。那你们有没有讲过这个东西?所以你的问题就在这里,你所受的教育没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毛泽东曾经说过“教育也要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但是在我看来,这句话的含义在于教育一定要和就业实践相结合,我的意思就是,你们一定要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来能用来干什么;如果不知道,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p>
<br /><p> 但是,现在你听了我的话,答案已经出来了。你现在大几?大四?那么你现在已经晚了,由于你的教育没有结合实践,所以在这个时候,甚至你本来就应该有的兴趣,本来应该should have cultivated the interest. The career interest that you should have
<br />cultivated the last four years, have not to been implanted into your body, into
<br />your
<br />mind.听懂了吗?意思是过去四年你本来应该培植出来的职业兴趣,并没有被植根到你的身体和心灵里面去,所以你就成了浮萍,没根。我这么一说,你知道问题所在了?</p>
<br /><p> 陈:其实我也是……</p>
<br /><p> 徐:你还没有反应?其实兴趣从哪里来,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就跟着李嘉诚干了——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嘉诚的儿子会搞公司——兴趣哪里来?是从实际做事中培养起来的。</p>
<br /><p align="center"><strong>爱上了人力资源,怎样用专业牵线联姻</strong></p>
<br /><p> 徐:你是哪里人?</p>
<br /><p> 陈:宁夏。</p>
<br /><p> 徐:不错,考上北京市顶级的学院,那么你现在是什么兴趣?比如你还是喜欢电脑,好了,到新东方来学电脑,比如说就做这个数据库开发的领域,市场上太需要了,每天都有一些公司在诞生这种需要,这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生意,这就是巨大的商业啊。你对此不感兴趣对什么感兴趣?所以说,你要谋求发展,最好和你所学过的数据库知识结合起来。</p>
<br /><p> 你说自己喜欢人力资源方向?那你要是从事人力资源又没学过这种东西怎么办?你的本质,你的职业定位,你的核心竞争力都在数据库方面;你的简历写出来,人们会更加把你当作一个MIS方面的专家,而不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也不是一个会计专家、营销专家。所以我的建议是,你要用自己的MIS专业敲开招聘方的大门,告诉他们你擅长做数据库,让他们录用你——你没有学过人力资源,他们当然要把你作为数据库专业人员来用——实际上在用的时候,你写的文章,你做的事,你提的建议又可以与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关。人力资源开发具体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它和数据库很有关哪,对不对?你可以这样向人力资源方向上转变。你现在的简历上根本没有做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毫无疑问,没有这样的核心竞争力。</p>
<br /><p> 陈:那就是说……</p>
<br /><p> 徐:等一下。你实习是怎么实习的?</p>
<br /><p> 陈:我是在一家通信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做。</p>
<br /><p> 徐:你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那可以,你实际上已经成功了,因为你已经通过实习找到了一个兴趣所在,并且敲开一个门,这个工作无论是IBM还是一个20人的小公司,都不要紧。这样的话,你是把人力资源当作一门事业来做的,将来的梦想是做人力资源经理?对不对?你的职业梦想是人力资源这方面的专家、总监、副总裁,是吧?</p>
<br /><p> 陈:对我来讲是想当老师。</p>
<br /><p> 徐:当什么?</p>
<br /><p> 陈:当老师。</p>
<br /><p> 徐:两个职业是相违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经营者,作为公司里面的操作者和大学教授、大学教师——你说的是大学老师?</p>
<br /><p> 陈:对。</p>
<br /><p> 徐:两者是对立的,做人力资源经理是一个操作性的东西,做老师是一个研究性的东西,他们之间是有冲突的。就像一个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们研究的命题都和整个社会相关,所以不可能到一家公司做总裁;你做,肯定死掉。为什么?因为他们可能要发表一些政治观念影响社会。你做人力资源总监和做一个人力资源教授,这两个职业目标一个是学问,一个是应用,它们有共通之处,但又完全是两回事。咱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许国璋,他就做不了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他要是做了校长就没法成为许国璋了;再比如俞敏洪,除非他不做校长,否则他根本写不出一本像样的系统的英语教材来——红宝书还只是一个技术性的指导书,不是一个基础性的著作,不是一个学术著作。所以,你这个两个目标是相冲突的。</p>
<br /><p>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假如你想做一个人力资源教授的话,第一,你不一定要工作;第二,你出国读书,就基本不能读MBA,就应该去读个博士学位。假如你想做人力资源经理,就必须要会说流利的英语,你长得不错,基本素质也有,但是性格要勇猛,要敢于和人打交道,敢于虐待别人、开除别人,敢于管理别人、管制别人、压制别人、控制别人,要有更充分的个人魅力,讲话的活力——像我这样——这方面你是不是不够,是不是有准备?</p>
<br /><p> 陈:这方面,我还是在注意培养自己的。</p>
<br /><p> 徐:很好,你认识到问题了,那你就解决问题了。作为人力资源经理,可能人家今天跟你在一起吃饭,明天就来向你辞职了;人心的贪欲、人心的丑恶又全都会在你面前暴露,你要能够顶住这种压力。我听一个人力资源经理讲过,当人家问他最近在干嘛,他说我还在“干人事”,但是他又觉得这实在不是人干的事。我不是吓你的,人力资源显然是个迷人的、新兴的行业,话说到这儿,假如它另一面的困难你也知道,我并不反对你继续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这样好好工作两三年,然后出去读一个人力资源的MBA,OK,你看解决问题了。</p>
<br /><p align="center"><strong>校准了职业罗盘,才有学海扬帆的航向</strong></p>
<br /><p> 陈:我是读一个MBA,还是读一个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硕士更好?</p>
<br /><p> 徐:我不知道,差不多吧,我不太懂这个你不要问我。因为MBA当然更多谈的是管理,人力资源在这里面是一个子专业,是一个侧重点。我相信更多的时候,专门读人力资源都是一般性的理论——我觉得两者都行,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的人力资源总监是杨百翰大学的心理学博士。</p>
<br /><p> 陈:可是我觉得读心理学不太合适吧?<br /> <br /> 徐:这个心理学博士是可以的。</p>
<br /><p> 陈:我就是想……</p>
<br /><p> 徐:首先,现在你只要确立了“我就想做大公司一流的人力资源总监”这样的目标就好了。心理学博士最后成为人力资源总监,他当时也许是没有设计的,但是我觉得你就没有必要去读博士——假如你不想做教授的话。你要出国就去读一个人力资源的硕士,这里面一定也有心理学的课程,那就足够你用了,可之前要多工作几年。</p>
<br /><p> 陈:那大概需要多长时间?</p>
<br /><p> 徐:我现在不回答。还有其他的问题吗?你男朋友工作了没有,他跟你是同班,对吧?</p>
<br /><p> 陈:不是,他在读国内的法律研究生。我的想法是出国也要和他在一起。</p>
<br /><p> 徐:我说一下原则,首先,一定要在一起,不在一起你们就没戏了。比如你工作了三年,正好他硕士毕业,有可能两个人明天出国就一起走——一起走可以是一方留学,一方陪着去探亲;也可以是两个人一起申请——当然你们很难在一个学校,一个城市又是问题,但是也可以努力。就是当在一起和不在一起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在一起,选择在一个学校一个城市,这也是可能的,可能性还非常大。让你的男朋友循序渐进地去读一个LLM,读了两年硕士学位之后,一年正好读一个LLM,然后再一年考一个美国律师的资格,这样花两年的时间拿到一个美国律师学位和一个律师资格。这个原则是你们在一起,否则你们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所以一定要选择在一起。</p>
<br /><p> 也可能过了三年,你的单位工资很高,你的收入不错;北大又跟哈佛合办了人力资源方面的硕士学位,你不一定非得走,未来也不知道。就目前来说,你的方向还可以,我觉得你在做人力资源的时候,也还可以充分展示出你在数据库方面、MIS系统里面的那种优势,你不要丢掉这个优势,这是你现成的东西。</p>
<br /><p> 陈:做人力资源经理,这个职业的前景怎么样?</p>
<br /><p> 徐:不要问我,这个肯定是很好的。这次先谈到这儿好吧,再见!</p>
<br />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