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3|回复: 13

把ontology称为本体,是很荒谬的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0 2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是造成误解;二是不便于与国际同行交流;你跟美国人,澳洲人,日本人说什莫本体,他能听懂莫?日本人就是直接用ontology,表示的就是那个意思。有必要造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发表于 2007-7-11 08: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tyq这是怎么了?貌似有偏见的说
发表于 2007-7-11 12: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我在骂日本人SB的时候我也会骂他是马鹿呀,我不会拿中文骂他呀,你听不懂本体是什么我可以翻译给你是ontology呀,咱都是世界公民,自己说话别人都听得懂多没劲啊,是不?
发表于 2007-7-11 13: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也非也,本体这个词不是少数人的杜撰。西方也曾经考虑过为什么要用ontology这个哲学词汇表达计算机的新事物。在80年代人工智能受阻之后,科学研究逐渐聚焦在知识的建模和再现上面(knowledge modeling,knowledge representation)。大家都知道,科学的最高抽象是哲学。于是,先辈们沿用了本体的哲学思路,实现在计算机科学上,用计算机的建模语言描述事物的客观实在。也把这种建模语言称做owl,ontology web language.从而鼓励每一个学习owl的人,都去研究一下这个词的哲学含义,更深刻的理解这个语言的用处和背后的意义,也表示对哲学先贤的尊敬。我国18世纪翻译的著作中,就出现了本体这个词,西风瘦马的帖子中也有过转述。这不是误解,而是让国学中的知识传承,从哲学到计算机学,具有连贯性。如果我们都称做ontology,中国西方哲学史却叫做本体,也就失去了和已经翻译文献的衔接。

其二,楼主强调要拿来主义,又强调要本土化,我想,我们拿来之后,如果还叫ontology,算作本土化吗?难道我们的ontology模型也永远是英文的,让我们的后辈都只需要会英文就足够了,那是一种奴化。日本当年对旅顺强迫学习日语,用心也是很恶毒的、我们期待拿来,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传承下去,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发扬光大,然后再让西方学习我们,让他们琢磨怎么把中文的新词汇翻译成外文。不然,论坛里面为什么要翻译HL7的中文版?国人还是要有志气的,英语学的好坏并不是决定性的。大家一起奋斗,中国医药信息学的腾飞,一如中国的经济,只是时间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中文,我们要有信心,推广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其三,关于日本,他们祖辈偷了中国的文字,没什么了不起。以后要和中国人做生意,还是要学中文。日文,始终只是中文的盗版。
发表于 2007-7-11 13: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猿人大哥说得到位呀,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4: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故弄玄虚

外来语的引进,反映一个国家吸收先进科学的速度。头脑僵化,病之首也。
发表于 2007-7-12 0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预感技术与思想都很前卫的楼主,会在miforum掀起一番波浪,于往日波澜不惊的论坛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希望都尽量就事论事,保持平和心态。大家一道来把握辩论的方向吧。

[ 本帖最后由 url 于 2007-7-12 09:17 编辑 ]
发表于 2007-7-12 09: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并支持南京猿人的大部分观点。保持本民族文化和引进外来科技文化词汇并不矛盾。我们现在的很多词汇, 比如:世界、电影都不是本土原创,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他的接受性。我极力欣赏南京猿人的“国学中的知识传承,从哲学到计算机学,具有连贯性。”
发表于 2007-7-12 1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话我一直觉得不方便讲,就是本人认为“ontology”这一词本身有故弄玄虚的意味。理由(一)是谁也不敢于站出来为“ontology”下个明确的定义,这导致“ontology”的定义满天飞,不一而足。后来有人站出来说了句大实话:领域本体就是“领域的概念体系”(实际上就是那么回事)。(二)是人工智能领域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原因是人们往往低估了智能科学的复杂性,对之期望过高)使智能信息学需要一个玄一点的名称,等你搞请它的实质,对不起,“你已上船多时也!”

所以我说“不方便讲”,是因为给出这个“水平不咋的”名称"ontology"的用意无需怀疑,实质是出于对“智能科学”的不暇追求,而这是我最为欣赏的人类的最高的思想境界。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肯定这个名字,不要考虑太多。
发表于 2007-7-15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本人把ontology是读成オントロジー,不是直接说英文。
把owl reference engine 翻译为推论机,也本土化了。
还有把reasoning翻译为推理,。所以不要单拿一个单词来说事。

二,如果你仔细看看2006年日本春季医疗信息大会的论文,这个学会的主题就是ontlogy.
正如包老师所说的那样,由于目前对ontology还没有特别准确的定义。那些论文对ontology进行了研究种类很多,看完了你会有一个疑问,啥是ontology.所以觉得还是把概念明确点好.ontology是啥,ontology能够做啥,为何要使用ontology。这些才是讨论的重点,而不是一个单词的翻译问题。我们需要引进的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英文发音。

三,如果你在说日本医疗信息学的时候,是不是说到一些日本专有名词的时候,直接把假名给大家呢?取个中文名字是不是有助于理解呢?

[ 本帖最后由 smallpotato 于 2007-7-15 23:04 编辑 ]
发表于 2007-7-16 1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到关键问题了,请大家把自己所了解的到ontology定义和理解 与坛友分享。
发表于 2007-7-16 15: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南京猿人 的帖子

赞哲学。

西方科学的进步与哲学是分不开的,连博士也叫PhD,我们却只把哲学教育当成政治工具。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国人喜欢形象思维,(这个可以从字母文字和象形文字的使用看出来),所以他们在做科学研究,而我们大部分在做技术工人。

[ 本帖最后由 laotao 于 2007-7-16 15:20 编辑 ]
发表于 2007-7-25 1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对哲学的尊重!哲学,实际上是人类思辨的纪录,逻辑学迄今可以说仍然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具体到语义网,海德格尔和许塞尔的哲学是有巨大指导意义的。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是大家公认的基本常识。如果我的母语是英语,OK,我只说ontology而不说本体;如果我的母语是汉语,那么在汉语及其所承载的思想中,只要我思维时能发现汉语思想史上有我能利用发掘的词汇及其思想背景,那么我就要用汉语词汇,比如本体。

这里的重点,不是用什么词汇,而是对这些词汇背后的思想背景的把握——
英国人,如果对ontology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和其思想发展史上先贤们对该词赋予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前后文背景,在其表述思想时,也不会使用这个ontology的。
而汉语中的“本体“,既然已经被我族先贤们充分地定义描述过,在谈论医学知识时也足以让我们用这个“本体“像英国人用ontology那样展开对医学知识和信息的思辨,那么我们“自然地“就会使用这个“本体“!

说白了,不是使用本体还是ontology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是对人类思辨迄今的发展结果——不论是中国人的还是英国人的——有没有心怀感激地去学习和继承。
发表于 2007-7-25 11: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否可以唱句反调?
在研究这个“**”这个哲学主题的本意的时候,词汇语译并不重要。因此二楼以上是对的。
将来深入应用“**”这个哲学命题的时候,准确的词汇与用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时,二楼以下是对的。

先例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
又如专家的家,exper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