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0-13 23: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家对国产PACS程序的看法,我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谈
下面引用由mashh在 2003/09/03 11:32pm 发表的内容:
国产的pacs哪几家最好?
当前国内的PACS厂商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如:东软公司、北京中科恒业公司、北京天健公司、上海岱嘉公司、深圳安科公司、东大阿尔派公司;国外的公司主要是一些大型医疗公司,如:GE、AGFA、飞利浦等。
由于PACS系统是一个个性化的系统产品,要根据不同的医院对工作流程必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切实满足不同医院的需要,而国外的PACS产品大都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且其国外的工作流程、习惯、语言等与我国相差太远,所以其PACS产品不完全适用我国的医院使用,同时,其产品价格昂贵,总体来说,PACS的市场主要由国内的厂商控制。国外的PACS代表厂商GE、AGFA公司是以销售设备为中心的,并不是以软机为核心,即非专注型PACS厂商;另外,GE与AGFA的技术实现基地仍然在国外,这样在软件日新月异的需求变更及信息反馈上不可能适应中国PACS变化的市场。国内的东软公司在营销策略上仍然是倾向于设备销售而非战略专注型,再者 从产品特点分析,东软的PACS产品缺乏核心技术,采用的是外购方式,因此在软件的持续升级、适应性调整能力上显现出无能为力。另外,在国内的其它一些专注型的公司,如:北京天键、西安华海、上海岱嘉公司、深圳安科公司对国内的PACS发展也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但在技术性能上也体现出了中国软件企业的弱势,主要表现为:没有完整的过程管理体系、产品的拓展性能无法实现热插拔与热配置、多数的厂商没有严格的三层结构;在数据库的选型上落后于先进技术。
以上是普遍对于现有的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的一些比较,由众多的厂商中目前基本认为金盘的PACS还是比较有市场潜力的。中山的数字化医院样板工程还是有很大的招牌意义,相信该公司在市场运作上会有很大的推进。而且目前广东多家医院也在接洽中。形势比较微妙,顺带说点各人看法,国外的大型厂商目前已经开始转变市场策略,GE的一套新的工作站据称和金盘PACS及其相似,据传有抄袭只闲,这其中的奥妙关系可见一般。相信在不远的一年在两年内市场会真正的成熟,国内厂商如果没能抓住这个机遇,形势堪忧。当然这没有考虑我国特有政策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