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3-29 09: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苦练内功应对外资大举入侵(转)
<!--quote-Cacheman+2006-03-28 22:20--><div class='quotetop'>引用 Cacheman @ 2006-03-28 22:2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实事求是地说,<br />1)HIS厂商的本土壁垒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中国的医院的特性是国外医院不具备的.医疗的改革和产业化不会在未来3年内有大的发展.这也是我一直不看好国外医疗咨询服务的原因.(将来可能会很好)至少HIS市场上大部分报的上名的企业是本土企业.<br />2)从真正意义的国外HIS厂商在中国的,应该只有Siemens和SCS.两者做的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Trak作为公司没有进入中国,东华是代理商.Trak在中国的产品应该也有本土企业东华的成功,所以不能算100%的国外企业,到应该是70%的本土企业.(因为trak在中国没有一个员工)<br />3)世界排名前30位的医疗卫生行业的HIS巨头(intersystems不是HIS厂商,只是数据库厂商和平台提供商)没有一家进入中国的.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为什么?</p><p>所以我不同意medsoft的"支持一下,HIS厂商看来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了!"的看法.这个和外资进入目前在HIS行业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医院信息化投资太少)和本土企业之间的残酷低价竞争造成的.</p><p>文中提出的几个建议很好.因为这几个建议都是对现状出的良方.</p><p>我的话肯定有人不爱听.但我认为事实总是事实.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就是事实.</p><p><!--quote2--></div><!--quote3--></p><p>同意,这个问题值得讨论,因为从各方面的情况看,最起码在五年内,国外的HIS厂商不会大规模进入中国,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国外的厂商在本地都忙不完,何必冒险到中国来呢?二,国内的医院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外厂商短期内很难适应,加上他的高成本,所以优势并不明显,目前国内HIS还是应该卡在资金上,医院信息化资金链上没有良性循环,市场没有良性发展,导致HIS厂商缺少引入大量投资的前景项目。没有好产品,又导致医院信息化水平上不去。没有栽得梧桐树,何来金凤凰?</p><p>苦练内功啊,苦练什么内功呢?怎样苦练呢?练功中怎样避免走火入魔呢?</p><p></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medsoft 在 2006-03-29 09:2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