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工程化,是辅助医学,还是主导医学?谁为主,谁为辅?</p><p>在西方这个西医的发源地,我的感觉,工程化是处于辅助地位的,部分是由于其基因医学的发达,更主要的是从实际临床出发,“整体化“诊疗正在兴起,自然而然的、互为因果的——“个性化“诊疗在医学界也成趋势,以至于设备厂家和立法界的思路也跟着发生变化;</p><p>反而在中国,这个靠中医整体诊疗观念维护繁衍了世界上最大族群的地方,工程化似乎成了医学发展的主导、而非辅助。最可怕的是在有关医学的立法中,有意无意地以工程化为主导、而非辅助——举证倒溯制度在目前中国“不论病史“的大门诊情况下,逼着门诊医生不得不宁可多做医技检查、也绝不能只凭经验判断,即便凭老医生多年的经验(或者套用工程术语叫人脑中的知识库和推理机)无需上CT,也仍然需要上CT来留下检查证据,否则将来打官司时就要倒霉!</p><p>我们作为做医疗设备的,当然能从这种制度中得到暂时的好处。但是我们也不可避免会长病,子孙们也不见得能做医疗设备!</p><p>有时我想,医疗费用持续呈指数增长,根本原因,不是制度、不是医生,而是“工程化的“西医——当以工程化来主导医学,抛弃对医生经验的尊重和法律认可时,当要求所有的医案都要有可倒溯的检查证据时,医生只能疯狂地把病人推进医技检查室、医院只能疯狂地大上设备!</p><p>从事生物医学工程(BM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几近30年,跟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聊天时,发现这些人倒能更多地听进整体医学观和对经验(人脑中的知识库和推理机)的尊重;而跟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聊天,跟医院信息主管们聊天时,反而发现这群人有意无意地更加维护机械还原观念。怪哉!</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