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0|回复: 4

“医学“若能工程化,“人“就能机械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2 0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虽然搞了那么多年医疗仪器,也开始参与医院信息化,但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日益令人困惑:</p><p>医学能工程化吗?</p><p>越来越认为:医学不能工程化!</p><p>因为:人体,不可能机械化!</p><p>仍是相信古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正确的:“相“和“医“处理(劳动)的对象分别是社会和人体,都是“复杂“系统,其特点就是蝴蝶效应!说医学能工程化,犹如说政治能工程化,一样!</p><p>西方医疗设备巨头们,已经开始面向“个性化医疗“来提供医疗设备解决方案和重组其医疗设备产业,而中医却仍在坚持“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殊不知真正的中医,虽然会使用一个千年前的古方,却并不是毫无变化地对所有人乱用,而是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删其中的各味成分,并根据病程演变,定期调整各味药的配比甚至炮制。</p><p>就如同政治家并非拿一个政策一成不变地去套古往今来和四海天下,而是针对具体情况,有不同的经权。</p>
发表于 2006-5-12 07: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若能工程化,“人“就能机械化

<p>中国现在还有比较传统的中医吗?</p><p>现在的中医大学,培养的不是传统的中医,也比较难以继承中医传统。</p><p>不用说古代名医,就是类似蒲辅周,甚至高辉远等水平的,也是凤毛麟角了。</p><p>当然,不影响国家和医院推出一批又一批的,获得各种称号的各种名中医。</p>
发表于 2006-5-12 09: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若能工程化,“人“就能机械化

<p>不适合采用西医的概念体系。</p><p>楼上的说的不错 ,不是中医不行了是学中医的人不行了。我曾经实习的地方有孟河医派,这个派别的中医有名的基本都在基层,基本没有什么学历,这说明什么呢,高等院校的教学不适合中医的发展</p>
发表于 2006-5-12 12: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若能工程化,“人“就能机械化

<p></p><p>我想“工程化”和“人工化”是永远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只是随着医学知识的复杂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医学工程化。</p><p>尽管不少人无法接受“医学工程化”这个概念,但每年体检时X线透视(典型的工程产物)还是不可或缺的,无论被检查者是西医,中医,非医人员,无一愿意放弃这一检查项目,即使我们都知道它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作用。</p><p></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若能工程化,“人“就能机械化

<p>工程化,是辅助医学,还是主导医学?谁为主,谁为辅?</p><p>在西方这个西医的发源地,我的感觉,工程化是处于辅助地位的,部分是由于其基因医学的发达,更主要的是从实际临床出发,“整体化“诊疗正在兴起,自然而然的、互为因果的——“个性化“诊疗在医学界也成趋势,以至于设备厂家和立法界的思路也跟着发生变化;</p><p>反而在中国,这个靠中医整体诊疗观念维护繁衍了世界上最大族群的地方,工程化似乎成了医学发展的主导、而非辅助。最可怕的是在有关医学的立法中,有意无意地以工程化为主导、而非辅助——举证倒溯制度在目前中国“不论病史“的大门诊情况下,逼着门诊医生不得不宁可多做医技检查、也绝不能只凭经验判断,即便凭老医生多年的经验(或者套用工程术语叫人脑中的知识库和推理机)无需上CT,也仍然需要上CT来留下检查证据,否则将来打官司时就要倒霉!</p><p>我们作为做医疗设备的,当然能从这种制度中得到暂时的好处。但是我们也不可避免会长病,子孙们也不见得能做医疗设备!</p><p>有时我想,医疗费用持续呈指数增长,根本原因,不是制度、不是医生,而是“工程化的“西医——当以工程化来主导医学,抛弃对医生经验的尊重和法律认可时,当要求所有的医案都要有可倒溯的检查证据时,医生只能疯狂地把病人推进医技检查室、医院只能疯狂地大上设备!</p><p>从事生物医学工程(BM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几近30年,跟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聊天时,发现这些人倒能更多地听进整体医学观和对经验(人脑中的知识库和推理机)的尊重;而跟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聊天,跟医院信息主管们聊天时,反而发现这群人有意无意地更加维护机械还原观念。怪哉!</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