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17|回复: 3

关于远程会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0-14 13: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远程诊断网络有哪些厂家做的比较成功?
常见的思路是通过internet把病人的影像传到远程会诊中心,然后由远程会诊中心的专家读片,再把结果发回吧?这种模式我觉得还有如下的疑问:
1、速度太慢,远程会诊两端的人都要慢慢等吧?而且PACS本身就是为了把人从繁多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以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远程会诊模块似乎背道而驰?
2、作为会诊中心的大型医院,本身的工作量就非常大,小医院点名要读片的真正的专家有多少时间来看远程的片子呢?
3、对于小医院和病人来说,一方面要花不少钱,一方面还不确定到底是谁读的片子,出的报告。而且这种远程报告有多少诊断依据呢?如果病人心存疑惑,这样的远程会诊是难以推广开来的吧?
有一种思路是这样的,将CAD与远程会诊结合起来,大家讨论一下可行性:
在会诊中心的远程会诊服务器上装有标准病例的丰富资料,然后用特殊的应用程序响应远程发来的请求,将远程影像自动与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匹配,然后返回匹配的病例影像,由请求方根据返回的提示再做出诊断。这其中请求方可以对希望得到的匹配水平提出要求,比如80%匹配或50%匹配,从而接收到不同数量的标准病例提示。
希望听听大家,特别是医院人员的意见!
发表于 2002-10-14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远程会诊

这首先要构造一个影像数据库,其内容符合各种医学标准,在数据库内容足够丰富时,应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专家系统,但是从我所看过的资料来看,医学上的专家系统不是很可靠,而且绝对不允许只靠系统来做最后诊断,系统只能提供一种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2-10-14 2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远程会诊

楼上的说的对!我的意思也是由系统返回匹配结果,作为提示,最终的诊断是请求方的医师。当然这种构思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影像库的创建,应用程序的编制倒在其次。
发表于 2002-10-16 1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远程会诊

阿鱼先生说的只是停留在影像科系统上的会诊,如果按您所言,再进一步发展的全科会诊是不是要建更多的数据库呢?
所谓“库”,大概资料应该在100万左右吧,这部分资料的收集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还有,按现有的通讯条件,不采用internet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案吗?卫星通讯好,它贵得让人接受不了,这部分费用无疑会转嫁到患者身上,如果费用过高,还用远程干嘛,干脆打飞机过去算了。
所以,什么都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现在有了远程会诊的模式,就是一件好事情!运用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当然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