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远程诊断网络有哪些厂家做的比较成功?
常见的思路是通过internet把病人的影像传到远程会诊中心,然后由远程会诊中心的专家读片,再把结果发回吧?这种模式我觉得还有如下的疑问:
1、速度太慢,远程会诊两端的人都要慢慢等吧?而且PACS本身就是为了把人从繁多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以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远程会诊模块似乎背道而驰?
2、作为会诊中心的大型医院,本身的工作量就非常大,小医院点名要读片的真正的专家有多少时间来看远程的片子呢?
3、对于小医院和病人来说,一方面要花不少钱,一方面还不确定到底是谁读的片子,出的报告。而且这种远程报告有多少诊断依据呢?如果病人心存疑惑,这样的远程会诊是难以推广开来的吧?
有一种思路是这样的,将CAD与远程会诊结合起来,大家讨论一下可行性:
在会诊中心的远程会诊服务器上装有标准病例的丰富资料,然后用特殊的应用程序响应远程发来的请求,将远程影像自动与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匹配,然后返回匹配的病例影像,由请求方根据返回的提示再做出诊断。这其中请求方可以对希望得到的匹配水平提出要求,比如80%匹配或50%匹配,从而接收到不同数量的标准病例提示。
希望听听大家,特别是医院人员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