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0|回复: 4

看看德美医保模式的优越之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4 08: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提交者:獬豸 加帖在 心灵驿站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作者:吴木銮 

  今年开始,有许多人在讨论英国的医疗保障模式。但是,这种国家投了大量资金的医疗体系也是弊端丛生。在2005年,41%需要动手术的英国病人,需要等待四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在一项对比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癌症病人存活率的调查发现,英国病人的存活率最低。而德国,一个耗掉GDP10%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

  不像国内患者就医去医院,德国的病人很少去医院。医院一般只是负责住院病人以及节日期间的急诊服务。大多数德国人患病后先联系家庭医生,在家庭医生处理不了的情况下,会转到专科诊所。这种诊所通常只有一至三名医生。但这种看似精耕细作的医疗服务,也有大量的医药回扣。

  德国拥有很强大的医疗工业。世界上各个角落出售的阿斯匹林,绝大部分产自德国的拜尔公司。根据德国的法律,在新药上市前,要经过严格的药理试验,于是各种诊所就成为试验的场所。医生不断地收到各个公司的新药疗效调查要求。经过无数个诊所的疗效测验,药品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缺陷相应降低。但是许多药品公司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疗效调查作为回扣的“遮羞布”。一些公司甚至不是请医生对新药做疗效调查,而是拿出已使用多年的药品,来做疗效调查。目的很明确,一是医生给病人多开这种药,促使患者医药费上升;另一个就是排挤其他竞争对手。

  一般来说,医生填写调查报告后,会获得5—10欧元的回报。但是医生如果成功劝说病人用医药公司推荐的药品,医生另外可获得数百欧元的报酬。这其实与我国的医疗回扣是基本一样,只不过所用的名目不同。

  为了遏止这种医药腐败,德国制药工业制定了“自愿自我监督准则”。准则规定,制药厂家不得以疗效调查的名义,对医生开方用药施加影响。但就像我国的医药协会一样,行业自律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看看德国政府为医疗改革开出的处方:提高医疗保险费用,取消原来一切都是免费的医疗,改为对于基本医疗收取部分费用。原来的免费就诊改为每季度收费10欧元,住院治疗时,病人要交纳10%的住院费用,但是设定了一个300欧元的限额。成立联邦药品质量与经济性检验中心,从疗效和价格的角度对药品进行检验,向医生提供有效药物清单。医生开药要依据药物清单,从高度自由的欧洲人来看,如果医生经常开大处方,也许他们会考虑换一个地方治疗。

  但是,让病人负担10%的住院费及每季度10欧元的门诊费,同时上有封顶,这种力度在德国人高收入的现状面前,只会发挥极其微弱的作用。而联邦提供药品清单,并不能堵住医生的各种借口,因此也不是上策。反而是美国的方法值得借鉴。即,引入保险公司来监督医生。除了老人和穷人外,大多数美国人的药费,由私人保险公司来承担。而私人保险公司最关心自己的利益,他们要千方百计地努力保证保费减去支出还会大于零,因此,他们会密切关注各个医院医生的开药情况,把每家医院的开药清单拿来细细琢磨,从而防止大处方。如果确认哪家医院的医生一直开大处方,他们就会考虑取消这家医院的“定点”资格。一旦失去这种“定点”的资格,医院的生存就会成问题,因此,医生和医院在这种压力下,当然会考虑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德国359个法定医疗保险公司,大多数也是公共事业,与我国的医保中心一样,因此,监督力度自然较弱。从此经验来看,我国的改革如果能集德国和美国之长,可能效果比较好。
发表于 2007-7-24 1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政策,不能光看数字。有时会被误导。
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怎么也不真实。

据我所知,在英国和美国。
如果你是公费医疗的患者,需要做手术,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啊。
而且,你想到大医院去看病,你的主管医生如果不放人的话,死也去不了。

还有,等你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医院也会建议你,如果有商业保险的话,可以提前手术或者治疗。


我的一个朋友硬是在美国抗了2年,回来治了2颗龋齿。。。。。。。
发表于 2007-7-24 1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市场经济,计划医疗。
制度为次,自由更重要,呵呵
发表于 2007-7-24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再燃一根烟 的帖子

这个举例,听起来像笑话
现实可谓
发表于 2007-7-24 1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德国学习和工作了8年,我谈谈我对德国医保的理解:
1)德国是全面保险,每个人都必须保险。没钱的,(如流浪汉),国家统一出钱。
2)这种制度得以维持需要2个基石:
a) 国家的富有和经济的增长。德国2战以后家园的重建和在经济沙皇-德国第二任首相(名字忘了)领导下,迅速恢复实力。到了70-80年代,经济发展太快,以至于德国人口都不够用了,必须从国外进口劳动力,如从土耳其。 这些人当然来了,就不走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德国有大部分的土耳其人,他们已经不是什么外国人了,特别是这些移民的第二代。虽然也带头巾,但他们不会认为他们是土耳其人
b)高税率:在高度就业的情况下,国家强行增税
3)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这2个基石都开始动摇。所以,德国大部分医保公司亏损极大,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所以德国也提出医保改革。当然首先学习的对象就是美国。老美的医保体系和这些欧盟“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是
美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保险负责。 年轻时候赚多少,交纳多少保险,老的时候应该花多少
德国:一代养一代。老年者生病由年轻人养着。国家只不过是这个游戏规者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从年轻人口袋里拿钱,放到老年人的口袋里。
个人认为:一代养一代的思路最大的弊端是浪费。而个人负责制看起来不人道,但是是现实世界中的最佳选择。
中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例如美国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是进行资本运作的,投资回报率是中央银行贴现率+5%到7%.而中国的股市、汇市、和其他投资项目如房地产显然还缺少这种运作的基石。上海的陈良宇不要是最好的例子?这个是国家级命题了,我们只能纸上谈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