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3|回复: 2

处方“行规”的一个有趣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 18: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手写习惯中,如果处方上写某药的用量次数中出现:
Tid ×3 , Bid ×3,等 一天多次的情况。
那么,“3”后面缺省的单位是“天”。
如果出现:
Qod  ×3 等 几天一次的情况。
那么,“3”后面缺省的单位是“次”,而不是“天”。
这种“行规”没有任何文件规范说明, 但是医生护士,计价药房都是有这样的统一认识。


现在把这种“行规”从手写转移到电脑上就太麻烦了,
如果要电脑进行运算,Qod  ×3 时,“3”后面缺省的单位也应该是“天”。Qod  只能有2、4、6天可乘。因为2天一次,一次就要两天。药物在人体作用的时间就是两天,第三天才重新用药。


要么只能识别,一天多次的情况就显示“天”,几天一次的情况就显示“次”。
要么和医院协商,动员医生护士,计价药房改变以前习惯,单位都是“天”,并在处方等单据中,把以前缺省的“天”字打印出来。


[ 本帖最后由 ywh 于 2008-11-1 18: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2 09: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动识别不难,两种方案都可行。
从这个例子来看,假如软件已经有了按天算的功能,那么是公司改软件自动识别,还是医院改变习惯?
发表于 2008-12-23 10: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简单

其实很简单的解决呀.QOD的定义上写清楚就行了.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QOD:重复周期2天.持续时间,缺省数量单位为:次. 描述为OD(1次/2天)X持续时间(3次)
楼主可以看一下HL7关于医嘱频次的定义说明.内中的表达很复杂.这种情况是简单的一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