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病人在院的过程中,虽然不时地会有种种静态数据产生,比如医嘱、处方、影像、检验等等,都是某个时刻点上的病情或诊疗的一个断面、一个截图snapshot,而不是看到了整个病原诊断的逐步趋近、和治疗措施产生的病情变化——对于这个动态的诊疗过程与病情变化的追踪,靠什么进行?
医院所有设备中,各个床头都有配置并始终挂在病人身上的的,无它,可以说只有多参数生理监护仪——其它设备产生的病症采集,基本都是一幅截图,一张JPEG,而唯有监护仪,看到的是整个病情演变的过程,一条MPEG。实际上,医护人员使用监护仪,更多数的时候,是看监护仪产生的报警和趋势,而不是一直在变化的一维波形或零维数值,这些,有监护仪在看着,医护人员要的是对生理参数“超限值”的分析和处置,要的是某项治疗措施实施后病情(由生理参数来反映)在一段时间内的演变和趋势——即,由于人的注意与观察特性,还是把整个的动态过程截图化地来看,只不过监护仪还提供了一段时间的过程截图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