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9|回复: 15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19 15: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03-4-20 05: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要先搞清楚 HL7 标准的宗旨是什么。学习和应用 HL7 不要盲目、病急乱投医。
首先要了解 OSI 是啥玩艺儿?总共有几层?为什么叫 HL7 ?
OSI 全称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与目前大家最熟悉的 TCP/IP 是同一类型的东西。是用来做数据交换用的一个国际标准。TCP/IP 有四层,而 OSI 则总共七层:
Layer 7: The application layer...This is the layer at which communication partners are identified, quality of service is identified,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are considered, and any constraints on data syntax are identified. (This layer is not the application itself, although some applications may perform application layer functions.)
Layer 6: The presentation layer...This is a layer, usually part of an operating system, that converts incoming and outgoing data from one presentation format to another (for example, from a text stream into a popup window with the newly arrived text). Sometimes called the syntax layer.
Layer 5: The session layer...This layer sets up, coordinates, and terminates conversations, exchanges, and dialogs between the applications at each end. It deals with session and connection coordination.
Layer 4: The transport layer...This layer manages the end-to-end control (for example, determining whether all packets have arrived) and error-checking. It ensures complete data transfer.
Layer 3: The network layer...This layer handles the routing of the data (sending it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o the right destination on outgoing transmissions and receiving incoming transmissions at the packet level). The network layer does routing and forwarding.
Layer 2: The data-link layer...This layer provides synchronization for the physical level and does bit-stuffing for strings of 1\'s in excess of 5. It furnishes transmission protocol 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Layer 1: The physical layer...This layer conveys the bit stream through the network at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level. It provides the hardware means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on a carrier.
HL7 全称 Health Level 7。为啥叫 Level 7? 因为它是定义在 OSI 第七层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因此,简单地说:
1.  除非 HIS 要与其他信息系统或 Gateway 交换数据, HL7 在一个 HIS 里面没有半点用处。
2.  只有交换信息系统都有 HL7,并有有兼容的进出接口才能接通。
3.  因为 HL7 定义在第七层,交换数据的进出接口和媒体没有定义。你必须和其他厂商商议一个接口。常见的有 http,ftp,a file system, 和 BSD socket/Winsock。目前大家用得最多的是 Winsock。
HL7 可是一个单独的 Gateway 软件。一般有 Inbound,Outbound 和 Query 三个部分。有 Query 部分的系统比较少见。支持的 HL7 信息最常见的有 ADT,ORM 和 ORU。
如果在自己 HIS/RIS 系统里内部用 HL7 格式做 native format 也无偿不可,只是效益非常低。HL7 不是为此而设计的。
因此,大动干戈把现有的 HIS 改写成“符合 HL7 标准和 HIS” 是胡来。当然,你如果骗得过院长,分点钱给我就行了,我不会去告密。
发表于 2003-4-20 11: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同意JB的观点。
HL7的一些分析方法和理念对建设HIS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套用HL7来做应用系统就不合适了。
我们研究HL7主要还是为了系统间数据交换。医疗系统或电子病历的建设还是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好系统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03-4-22 13: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下面引用由tianma2003/04/20 11:09am 发表的内容:
同意JB的观点。
HL7的一些分析方法和理念对建设HIS还是有帮助的。
我不知你说的这些方法和理念具体指什么?
  是指它在系统化方面还是??
并具tianma也谈到在HIS内部完全没有必要运用HL7,我也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在HIS内部如果系统很小或是只有很少几个子系统的话,这种简单的自我应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系统做得很大,没有HL7标准的应用,那么整个系统的条理化、系统化规化就会存在很大问题,并具在系统的维护以及后续开发方面会很吃力。
不知大虾们如何看??
发表于 2003-4-22 14: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HL7虽然是为了信息交换而设计的,但随着新的V3版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模型化和对模型进行约束来制定消息的方法成熟,HL7不但可以在消息交换中发挥重要使用,而且在系统构建时,也为各系统定义了相对统一的信息模型和知识模型。这为持久性、区域化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比如openEHR研究的是开放的电子医疗记录,但也跟HL7V3相类似地在定义各种信息和知识模型,并在研究模型定义的方法等。也就是说,不要只把HL7看作是一种通讯协议,因为他已很深入地涉及到医疗信息的表达和记录问题中来了,它在系统构建时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
发表于 2003-4-22 19: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如何看待HIS这个概念。希望大家对这个东西的理解是一致的,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如果将HIS看作目前国内正在应用的以收费为主体服务目标的系统,我想是没有必要应用HL7的。如果说所指的HIS是整个医院应用的信息系统,那么利用HL7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这个概念,然后才好说如何应用。
发表于 2003-4-23 12: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1  HL7虽然是为了信息交换而设计的,但它是建立在比较先进的医疗系统的基础上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医疗系统的思路和特征。它细致地表达医疗系统的结构体系、数据集描述、甚至还有功能和过程的描述。除了HL7,还没有如此系统地、详细地、具体地描述医疗系统的资料。因此,研究HL7对我们了解先进的医疗系统有重要的帮助。
2  医院信息系统应该是要HL7的功能的。这点没有疑问。即使是收费为主体收费为主体的医疗系统,也可能需要用到HL7来进行数据交换(如医疗保险数据交换)。
3 利用HL7了解医疗系统体系结构是一回事,实际建设医疗系统是另外一回事。建设任何系统都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析。HL7虽然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模型化和对模型进行约束来制定消息的方法,似乎和医疗系统分析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是要注意到HL7不是为系统建设的目的而设计的,方向和对象均不同,当然不能作为医疗系统设计的依据。关于这点,我在过去的帖子上有过说明,这里就不再赘叙了。我想举个不很恰当的例子,来说明彼此的关系:
    为了方便中国-英国间的交流,制定了一个标准--英汉词典(相当于HL7)。
    为了方便计算机翻译,词典附了详细的“翻译模版”,如 I am ...对应汉语的“我是...”等。同时,为了机器翻译的准确,还规定了单词的“数据类型”--词性。(相当于V3DT、RIM等附件材料)
    而写作过程则相当于医疗事务系统。
    据统计,一个英国作家所用的词汇量通常在数万到数十万,有的英国人一辈子所用的词汇都不超过1万个。而英汉词典为了翻译需要,词汇量达到上百万。显然,作家不需要按照词典的结构来写作,他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词汇量来写作的。如果强求本国作家要先掌握英汉词典的体系才能写作,那么,仅仅掌握词汇就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在机器翻译时,每个词均要标词性,以方便机器准确理解词意。同样道理,HL7定义很多数据类型,它们不同于程序设计中的数据类型,主要是用于方便机器准确理解词意。典型的例子是Person Name、Organization Name等类型。
    当我们在本国人之间进行交流(不需要机器翻译)时,如果也按照机器翻译的要求,为每个词标上词性,并按照固定的“翻译模版”来说话、写作,这样不但麻烦,交流效率也太低了。问题在于,在不需要机器翻译的情况下,完全应该用自然语言进行。
    同样道理,在用HL7进行不同系统间交流时,要按照HL7的模板、格式的规定交换数据,以保证对方准确理解。但在同一系统内部,信息已有明确定义,再作如此“包装”岂不是画蛇添足?
4  有种观点:要使用HL7,就要按HL7设计医疗系统。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说法。实际情况是:为了应用系统之间的交换,才需要HL7。HL7 ready 是指系统能够按HL7向外部交换数据。我曾说过,HL7是手段,不是目的。就像HL7所声明的那样,HL7的目的是将医疗相关的数据准确地交换到其他系统,它并没有对应用系统本身作任何规定。比如,医疗保险系统也是HL7的重要使用对象,但是医疗保险系统就不可能按HL7设计。
   HL7 ready 是指系统能够按HL7向外部交换数据。并不是要按HL7建立系统本身。
5  有种观点:HL7就是医疗系统的体系结构或框架。实际并非如此。首先,HL7明确说明它不是医疗系统的设计。其次,虽然HL7有很多部分类似于医疗系统的结构,但其实质是不同的:HL7的设计用于交换;而医疗系统则设计用于处理。因此内部结构是不同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数据结构:HL7和医疗应用系统都定义数据结构,但HL7的30多个数据类型和应用系统的数据类型就不是同一回事,因为HL7的数据类型用于交换,所以丰富而明确,以便于理解;应用系统的数据类型用于实际处理,所以简明而实用,以便于高效地运算和储存。HL7还有许多结构和定义,虽然很细致,却和实际处理有明显的差异,如果内部也按此处理,未免过于繁复而低效。
6  由于HL7和医疗系统都比较复杂,我们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存在不同观点是正常的。特别是我,因为职业的关系,主要侧重于计算机系统方面的研究,因此免不了疏漏偏颇之处。但我希望和大家就各自的观点进行充分、深入地讨论和交流,求大同,存小异,共同提高。希望大家批评。
发表于 2003-4-23 13: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关于 HL7 的应用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中国搞 HIS 比美国晚了十几、二十年所以也少走了许多弯路。
如果是同一厂家的系统,不管多么简单或复杂,用 HL7 来做内部格式或通道肯定是走倒退路。用大家目前所用的 database 和 SQL 外加 proprietary RPC 和 IPC 要比 HL7 先进好几代。HL7 是个很老旧的设计和思路,只是大家摆脱不了它而已。这一点与 dicom 不同。
即使不同厂家间的系统,美加也有厂商通过 ODBC 和 JDBC 来传递数据。比起 20 年前,目前哪家 HIS 没有 database 的?
发表于 2003-4-23 13: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HL7作为交换协议还是比较成熟、也比较先进的。只是不适合在系统内部套用。
database 和 SQL 外加 proprietary RPC 和 IPC 是应用系统的结构;而HL7是系统间的交换协议,它和是否用数据库以及具体通讯方式没有关系。
发表于 2003-4-24 01: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Tianma 的说法一点也没有错。不过大家实际应用起来不能教条。
现在我举个例子来讨论利弊:你是厂家 B,卖 RIS 和 PACS。医院用的是厂家 A 的 HIS。RIS 和 PACS 都要从 HIS 里或的病人基本资料。HIS 用的是 MS SQL database。
o  假如 HIS 没有 HL7,怎么办?叫厂家 A 白送 (他们恐怕还没有)?叫顾客买?厂家 B 出钱买?
o  假如说 HL7 接口不是个问题,但只有 outbound (push model)。工作流程可能很不顺。信息必须人工送往 RIS。即,每次 HIS database 有新的东西,有人必须往 RIS 送 "updates”,除非厂家 A HIS database 里加些自动 trigger (谁出钱?)
总之,作为厂家 B,你的命运完全控制在厂家 A 的手里。再说,HL7 里 ADT,ORM 和 ORU 等的内容可以是固定的,但是接口却没有标准定义。即使 HIS 里有 HL7, 厂家 B 还是要和厂家 A 打交道协议一个 socket 或其他接口方式。这也是有不少工作要做的。可能还要有人出钱。
另一种方法是让顾客向厂家 A 要 database 的 login 和密码,这一般不是个过分的要求。从那以后厂家 B 就有所有的主动权。看看 HIS 的 schema, 写几个 query; 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因此 database 和 SQL 也不失是个非常有效而可靠的交换数据方式。当然,login 和密码不是固定的,query 也是应产品而异。
另外,HL7 的 message 也是要通过 query HIS database 后才能产生的;不然内容从何而来?要经过多次编码和解码才能消化。HL7 的语法 parse 起来慢,不象 SQL 一样能优化和加速。
发表于 2003-4-24 09: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我认为:
1.HL7真正的先进性表现在它统一了信息交换的内容表达,而并非交换手段本身。
2.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使用Query向其它信息系统查寻数据是信息交换最简洁的手段了,何必要使用HL7消息呢?
3.各HIS、RIS、LIS产品都不可能对其数据库进行加密的,客户完全有权力把自已使用A产商的数据交给B产商去做系统集成开发。再说,大部分HIS产商都会有其竟争对手的库结构甚至源程序,这不是什么秘密,反而可以方便他们进行合作。
4.现在问题出在产商对应用系统的分析、建模、实现方法上存在很大分歧,至使用他们的产品之间没有直接的可交互性,这严重影响了信息共享和交换。
5.不管HL7以前的目的、产生背景和使用状态如何,如今的HL7 V3的制定,特别是RIM的制定为我们今后统一对医疗信息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只有在相同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的系统,才会有最大的可交换性和共享性。虽然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模型,但至少一个共公模型可以给大家一个参照物,使大家的系统趁向一致。
6.这样一来,今后我们完全没必要把数据库的表格数据转化为HL7消息格式再传到别的系统转回表格数据了。因为这是非常原始的信息交换手段,我们完全可以利用CDA那样的标准,实现共同的信息记录和表达规范,做到在一个系统生成,能在多个系统解读的效果,就象现在的Email一样,在任何邮件工具中都能解读。就象医生用的病历本一样,谁要记录谁就拿去,大家都从同一病历本上记录和得到信息。而并不是每人一本小册子,都记上自已的符号,然后再通过专门的翻译,把自已小册子上的内容传给其它每一个不同的私人小册子,这样做对大家都不利。信息不应当用这样共享!
7.以前的HL7可能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这种用消息交换信息的共享体制,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在全社会的信息化可能会使HL7的消息体制产生一定的变化,以便采用更直接有效的信息交换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我国更应当利用信息化的后发优势,取长补短,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
8.我的观点总结为利用HL7 V3在医疗信息内容表达方面的统一性来共享和交换信息。当然这要求现有的系统作很大的改变,或许是重新做起,但事实上我们还没有看到很多已有的临床信息系统,这方面我们还在起步,所以现在认识到这一点是比较合适的。当然有人认为不改变现有的开发方法和思路,用私有的信息模型来实现信息系统再解析为HL7消息来实现交换,这也不是不可以,或许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从软件开发者角度)。
9.上述可能是我认为的HL7 Engine和HL7 Ready两种应用模式的区别,但也还是不够充分的。希望大家进一步论证。
发表于 2003-4-24 1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Tianma 的说法一点也没有错。不过大家实际应用起来不能教条。我们在统一了HIS的概念和内涵后,讨论起来就更容易了.大虾们的讨论让我的理解加深了.只是如何具体在小到一个公司(或医院)使用,大到一个大地方,地区来统一使用!比如国内有没有那里有了实验性的使用.是否大家的讨论都是建立在理论上的呢?
发表于 2003-4-24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我认为:
1.HL7真正的先进性表现在它统一了信息交换的内容表达,而并非应用系统本身。
2 实际的医疗系统恐怕不会有相同模型。否则根本不需要HL7,干脆直接制定医疗信息系统标准了。如果有这个标准,就可以一套软件打遍天下了。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HL7的制定者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就HL7的目的和用途做了专门的说明。我们可不要把这事搞混了。
    如今的HL7 V3及RIM的制定,使医疗信息交换工作更深入细致了。但它的目的仍然是医疗信息交换,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它看成医疗信息的模型。尽管它对医疗信息描述得如何细致,但你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它并不符合医疗系统的需求。比如数据类型。
    翻译家的工具书主要是辞典和语法书,它们基本上包括了语言的全部要素 -- 数据和规则。它们和HL7一样,全面而细致,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结构,似乎也能“作为一个公共模型,给大家一个参照物,使大家的系统趁向一致。”但是,我们能依靠辞典和语法书的结构和体系建立建立一个实际的作文评分系统或公文生成系统吗?事实上,如果真要搞这样的系统,首先要做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其他资料可以参考,不能代替具体任务的分析,尽管这些任务所用的要素和翻译家是同样的。
    软件系统设计是非常复杂、非常具体、非常实际的系统工程,要从实际出发,最忌凭想像和热情搞设计。
3 信息共享和交换不是一回事。
    不同的使用对象,在同一系统或不同的系统上,共同使用同一套数据或可连接数据(也包括远程查询、直接使用、通过中间件操作),这是信息共享。特点是所有的使用对象在使用数据时均采用统一而明确的数据定义及规则,直接操作数据。所以说,在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例如在同一系统内部),完全用不到HL7。因为,明明可以直接使用的数据,为什么还要先按HL7转换成生硬而复杂的字串,在按HL7转换回原来地数据使用呢?是不是嫌计算机处理得太快了?
    要是能直接操作对方的数据库,当然也用不到HL7。
   如果是多个彼此独立的系统,用约定的格式进行数据传递,这是信息交换。特点是双方的处理内容、数据组织和定义可以完全不同,彼此不能直接理解对方的数据。所以双方均采用特定的交换协议将要交流的信息转换成特定的格式,传给对方;对方将收到的信息用同样的协议转为自己的数据。
   HL7就是关于医疗信息的一个交换协议。简而言之,它只做两件事: 1 把私有数据转成规定的字符串;2 把规定的字符串转成私有数据。
   由于医疗信息庞大复杂,结构繁复,所以有了极为复杂的定义,但是这只是为了准确地定义转换过程,它没有、也不可能制定医疗信息的模型。我们不要以为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让我们白得了一个医疗信息的模型。
作为学习参考当然是不错的,但用它设计医疗系统无异于缘木求鱼。
4 HL7是应用层协议,它只管数据间转换,其他都不管。实际使用它,还需要很多配套的东西,如通讯方式、通讯协议、代码标准等。特别是疾病代码、诊疗代码、药品代码、材料代码等标准,这些东西不统一,HL7再好也解决不了数据交流的目的。因为同样的对象存在着不同的名称,只能用规范的标准代码。
5 SB2000的想法是想让所有的医院来一个大统一、大共享。这可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呀!:-)
   我非常佩服SB2000的钻研精神。我建议不如先集中精力搞Cache数据库,不要急于将HL7的具体定义和数据库结合。因为:
     1)如果为了HL7交换,没必要搞HL7的全部集合,毕竟,系统间要实际交换的信息都是极为有限的特定部分,作全集的转换太浪费了,也用不上。(如果系统非常密切,要大量交换数据,应该考虑改用共享方式,否则效率太低了)。
     2)不需要搞HL7与数据库对应。如数据类型,无论原始数据是何种类型,转成HL7格式都要变成字串(无论字符格式还是XML格式),只不过需要程序在转换时在字串上打上相应的标记罢了,何必为了这点小任务在数据库上大动干戈呢?
     3)如果要搞医疗系统,还是要先做系统分析,到实现阶段再考虑数据库设计。否则容易走偏方向。
     4)面向对象的思路是对的,在数据库设计时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也是很新颖的。不过能否直接用HL7的对象还要斟酌。其一,实际系统不会包含HL7的全部对象,和对象的全部属性;其二,HL7的对象也和实际系统的对象不同。HL7的对象是平面的、静态的,而实际对象是立体的、动态的。比如:医生和护士在HL7只是人员标识;而作为实际对象,在不同的进程中,有很多不同的属性和事件。这些在HL7中是没有的。因为HL7交换的是结果,医生和护士只用来静态地标志(何人)。按照HL7定义医生和护士的对象属性,在医疗系统中就不合适。
     以上只算是参考消息,也没什么道理,欢迎大家指正。
发表于 2003-4-25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我认为:
1.HL7真正的先进性表现在它统一了信息交换的内容表达。这一点我们已达成共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系统构建时就使用这种表达或其中部分表达,以达到统一内容格式的目的呢?难道自已搞另一套私有的表达再去转换会很容易吗?
2.实际的医疗系统是可能不会有相同的模型,因为传统的软件开发采用了“单一”模型的设计方法,也就是混合了应用领域内的信息和知识两种模型(具体的解释我在别的贴子上已发表过了),所以,随着时间、地域、人们的理解程度及具体目标等的不同,会产生很多种系统模型来的。而且,就算是同一种模型,由于领域内的知识不断变化,也会被要求不断修正。HL7的目的之一,就是调合这种多样性,求同存异,把所有相对共性的、持久的东东找出来,作为标准,用来组织和交换信息。
3.现在市面上出现很多HIS系统及产商,其原因之一是还没有能够被普遍接受的HIS系统,但象OS一样,发展到最后还是会只有小数的系统被大多数人接受并采用。那么这些少数的系统,必然要采取一种能够相对普遍适用的方法来构建。比如,知识与信息分离的建模方法,利用HL7 RIM,他是非常精制的、相对稳定的信息模型来构建系统,再利用与由领域专家创作的知识模型结合,就可以实现相对普遍适用的系统来,他能经受时间和地域的考验。
4.基于HL7构建系统,并不是就会产生完全相同的系统来,因为只有HL是不足以构建系统的,因为他只规定了信息内容表达的标准语素,就象是词典和语法书一样,我们还要熔入自已“情节”与“思想”,才完做成有血有肉的文章!这种情节可能就是程序设计者要考虑其它如界面、通讯、业务逻辑等;而思想可能就是领域专家在医学专科方面的认识和经验等。所以不要把“基于HL7构建系统”与“构建HL7系统”混为一谈。正是有了HL7,我们才能写出能彼此理解的“文章”来了。
5.信息交换的主要目的就是信息共享,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手段可以有选择,什么方便可行,就选什么手段。
6.谢谢tianma对我的建议。通过我这几天对HL7和Cache结合的尝试发现:
1).Cache中可以实现HL7 RIM和V3DT。
2).HL7与数据库对应是采用Cache的最主要目的,通过Cache中的RIM模型,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传统HIS中的表格信息都可以并更清楚、全面地表达了,这就充分发挥了Cache和RIM两者结合的威力。
3).医疗系统的系统分析应该从两个层面上来着手:一是信息模型,二是知识模型。这一点上,我很信奉Thomas Beale的理论。而一般的系统设计和数据设计方式我认为并不很有效。
4).如何在系统中应用HL7的模型是需要在详细理解模型的含意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我现在的实践,主要还是为了更深入地学习。
5).凭我现在的认识,我认为要想做电子病历系统,HL7 RIM是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否则自已很难创造一套电子医学记录(EMR)的理论和方法来的。相信很多人在结构化病历方面做过尝试,他们会在详细了解RIM、CDA后感觉有了很大的思路。
6).关于对象,HL7的对象是实际对象的一个非常精制的抽象,如果你仔细去研究会发现,他不但能处理动态性、交互性,而且他能表达几乎所有你能想象到的事实模型!
从tianma 的观点可以看出你非常熟悉HL7和医疗信息系统的,希望能与你的讨论中大家都有受益。
发表于 2003-5-2 17: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HIS系统中,如何具体应用HL7?? (无内容)

下面引用由sbf20002003/04/25 09:47am 发表的内容:
信息交换的主要目的就是信息共享,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手段可以有选择,什么方便可行,就选什么手段。
    你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是广义概念,我所说的是程序设计时的数据使用方式。它们都是手段。
     在程序设计时,不同应用系统使用同一套数据是“共享方式”;不同应用系统用约定格式传递数据,而不直接使用对方数据,这是“交换方式”。
   比如,教师和学生直接到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是“共享”资料;
   而教师要阅读另一学校的资料,就要“交换”了:由本校图书馆按约定的格式和方式向对方图书馆提出申请,对方将所申请的内容转换为自己的资料编号,检索并拷贝或复印后按约定格式返回申请方,该教师才能阅读。
    HL7就是医疗信息交换时“双方约定的格式和方式”的标准。
    交换方式的效率自然要比共享方式要低得多。使用交换是不得已的办法。比如医院和社会保险机构之间、两个医院之间的数据传递,只能采取“交换”方式。同一系统内当然不必用“交换”方式。
    Cache也许能表达HL7的几乎所有模型。HL7也可能表达了所要的表达对象。作为学习和理论分析自然无不可。
    但是,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我们不仅是表达对象,更要方便高效地处理对象。最好还是做好系统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