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2-14 13: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初学者,先看DICOM第一章,了解DICOM的内容。其实在现实世界中,DICOM真正落地以后,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议,因此,你首先要弄清楚这几个方面分别是在DICOM的哪些章节里面描述的。
- 文件格式
- 网络通信协议
- 图像显示方式
然后熟悉一下DICOM文件格式:在网上顺便找几个DICOM文件,用ultraedit等二进制编辑工具打开,同时打开DICOM标准的文档,对照着看。搞清楚一些常用的概念和技术,如隐式显式,大头小头,压缩不压缩,字符编码等。
DICOM文件格式,或者准确地说,DICOM信息对象的数据格式,是学习DICOM网络通信和图像显示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对于网络通信和图像显示的学习可以并行进行,如果你有一个团队,可以分别让不同的人去做。
关于网络通信协议:找一些可以进行DICOM通信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程序,如果你们自己有PACS,就更好。然后,找一些比较方便易用的DICOM SDK,用你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程序,跟你们自己的PACS里面的服务端和客户端通信,从而获得一个直观的认识。必要的话,还可以用网络抓包工具,看看二进制层面的通信过程,当然也是对照着DICOM标准的文档,一起看。刚开始可以从比较简单的通信过程如echo,store开始,搞清楚一些常用的概念和技术,如SCU/SCP,抽象语法,传输语法,服务类等,有了这些基础,你就可以慢慢学习一些常用的但可能稍微复杂一些的通信过程,如查询检索,存储确认,worklist/mpps,WADO等。
关于图像显示方式,或者说把DICOM文件中的像素编码解码成GUI上的像素的过程:你首先要有一些数字图像的基础。拿最常见的灰度图象来说,你要知道像素深度,窗宽,窗位,LUT等概念,如果你们自己的PACS工作站支持直方图调节(好像Photoshop里也有)的话,对于这些概念可能会有一些更加直观的认识。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代码,能够把DICOM像素解码成8位的Bitmap,或者反之,你可以找来看看。不过这个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医生常用的图像浏览和处理技术,比如测距,缩放,悬挂协议,CT定位线,GSDF和一致性显示等,就要你慢慢去摸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