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7|回复: 0

[转帖]台湾TEC医疗工作组的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7-24 15: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醫療工作組

一、  工作組及主要成員
召集人:行政院衛生署資訊中心 徐嫦娥主任
      (cccychu@iii.org.tw)
主要成員
姓名/職銜
服務單位
電子信箱

高材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
tkao@bme.ym.edu.tw

劉建財理事長
台灣健康資訊交換第七層協定協會
ctliu@tmc.edu.tw

李友專理事長
中華民國醫療資訊協會
jack@tmc.edu.tw

黃建興科長
行政院衛生署中部辦公室
gshuang@cto.doh.gov.tw

羅腓力研究員
中山科學研究院
laufay@kimo.com.tw

黃柏榮主治醫師
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n acupun@ms4.hinet.net

賴金鑫主任
台大醫院資訊室
jslai@ccms.ntu.edu.tw

何國豪特別助理
長庚紀念醫院
josho@adm.cgmh.com.tw

李菱菱經理
中央健康保險局資訊處
lllee@mail.nhi.gov.tw

張啟明主任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訊小組
kevin@cdc.gov.tw

吳明彥秘書長
中華民國私立醫療院所協會
Nhca@ms16.hinet.net

 
  
計畫一、制定及推廣HL7醫療資訊標準

  
一、 計劃目標:
(一) 健康資訊透明化和整體醫療照顧體系,委託相關協會協助建立健康資訊交換標準,提昇整體醫療資源有效運\用。
(二) 指導醫療院所、健康醫療保險業者和相關衛生機構培訓國際健康資訊交換標準HL7專業人才,逐步導入HL7醫療作業和保險申報資訊系統。
(三) 積極參與醫療資訊相關國際組織活動,提高台灣國際能見度。  
(四) 加強宣導HL7應用及研究HL7 version 3.0最新發展,提昇國內HL7專業知識及國際技術水準。
(五) 推動HL7本土化,協助將中文碼納入HL7標準,期與國際接軌。
   
二、 計畫工作內容:
委託HL7 Taiwan協會辦理下列工作:
(一)  協助建立HL7標準:
1.協助業界、醫療院所、健康醫療保險業者和相關衛
   生機構建構HL7標準,共同推動國內健康資訊交換
   HL7標準。
2.協助規劃研擬健保申報HL7標準初步方案。
3.協助本署疾病管制局規劃研擬傳染疾病通報HL7標
   準初步方案。
(二) 培訓國際健康資訊交換標準HL7專業人才,宣導HL7應用:
1.規劃主辦HL7技師認證考試。預計每年於3、 6、  
   9、12月在台舉辦on-site HL7技師認證考試。
2.每年於3、 6、 9、12月定期舉辦HL7教育訓練:
    含推廣應用班(6小時)、認證專修班(12小時)和實
    機精研班(6小時)等。同時也接受委辦不定期各級
   HL7教育訓練及導入HL7系統實作訓練。
3.舉辦HL7相關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及使用者擴
   大參與,宣導健康資訊交換標準理念,介紹導入過
   程,分享實作經驗,以期全面推廣HL7。預計於90
   年9月、10月、11月在北中南分別舉行HL7推廣研
   討會。
(三) 積極參與國際活動:
1.預計選派一人參加九十年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一日
   在Reading, UK舉辦的HL7 International Affiliates
   Conference。
2.預計選派三人參加九十年十月一日至十月五日在
   Salt  Lake City UT舉辦的15th Annual Plenary and
   Working Group Meeting。
3.預計於明年九十一年三月在台舉辦亞太地區HL7研
   討會,擬邀請美國HL7總會、日本、韓國、香港、
   大陸及新加坡等討論亞太區域HL7特殊需求,以期
   兼顧本土性和國際化。同時,透過國際醫療資訊相
   關活動,提高台灣國際能見度。
(四) 協助推動將中文碼納入HL7標準:
1.以『Unicode及UTF-8傳輸格式作為醫療資訊中文碼
   的標準,台灣本地另保有使用BIG5的 權利』作為基
   礎,積極向國際組織爭取,將此納入HL7及DICOM
   標準。
2.協助本署舉辦醫療資訊中文碼標準研討會,廣詢醫
   療先進意見,維護一套中文字集和交換碼之國家標
   準轉換對照表,以為國內外各種內碼之轉換依據。

   
計畫二、制定及推廣DICOM醫療資訊標準
  
一、 計劃目標:
推動我國參與國際 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標準的訂定,研究制訂 DICOM 中文編碼標準。  
   
二、 計畫工作內容:
DICOM主要是訂定各種醫療影像相關資訊之共同交換格式,其發展的主 要目的是推動開放式與廠牌無關的醫療數位影像的傳輸與交換,並 促使影像儲存與傳輸系統(PACS) 的發展與各種醫院資訊系統(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整合,同時可允許所產生的診\斷資料庫能廣泛地經由不同地方的設備來存取[3-11]。PACS 在過去幾年當中,已從研究階段發展到實用階段,目前國內亦有許多醫院積極地在發展及規劃本身的PACS 系統。
目前DICOM 標準中對於我國所用的中文碼的編碼方式並沒有定義。若能將中文的編碼方式加入 DICOM 標準當中,不但國內醫院及廠商可依此標準開發支援中文的 PACS 系統 ,亦可促進國外儀器廠商在這方面設計規劃,未來國外進口的儀器可以支援中文。DICOM 標準訂定是一個繁複而嚴謹的過程,參加DICOM 標準訂立的工作群組可預先獲知在醫學影像相關領域最新的規劃趨勢,這方面的知識對提升國內醫療資訊產業的競爭力非常重要。   
要訂立 DICOM 中文編碼標準,需要先期研究現有 DICOM 標準當中對 於文字資料編碼方式的相關規定。在現有 DICOM 標準加入中文編碼方式將會牽涉更動到其中哪些章節,以及需要新增哪些內容[12-13]。以DICOM當中日文編碼標準為例,DICOM 中日文編碼規定於 DICOM Supplement 9 當中,Supplement 9  Multi-byte Character Set Support是日本 JIRA(Japanese Industry Radiology Apparatus)與 DICOM 協會協同訂立。
在此當中雖然已規劃了Multi-byte 的編碼方式,但其主要偏重於日文本身片假名、平假名及日文漢字的編碼相關規定。對於國內常用之 BIG 5 編 碼方式並無規定。在 Part 5 Annex H 訂立日文片假名及平假名及日文漢 字的字元集。日文片假名及平假名分別有 94 個字元,日文漢字共96*96個字元,每個字元以兩個 byte 表示,字元與編碼數值的對照表分別參照 ISO-IR 13, ISO-IR 14,ISO-IR 87, ISO-IR 159 當中的規定。另外在DICOM 針對  Part 2,Part 3 ,Part 4, Part 6 亦將其與此增訂字元集有關的部分做修改。
如何將DICOM之資訊傳達給國內相關產業,並推動此標準之落實,有賴相關人員之經常連繫及互相研討,提供心得。故除了透過網路之便利性,成立相關網站外,召開有關該標準之研討會或論壇,亦將是一個必須做的工作。
  
三、 主要工作:
(一) DICOM標準中文碼工作:
1.出席DICOM標準協會各項會議,本年度之會議共有
   四次,分別為4/4在日本京都、6/27在德國柏林、9/
   26在美國維及尼亞之羅林及11/29在美國芝加哥,並
   加入相關Working Groups。
2.研究現有 DICOM 標準當中對於文字資料編碼方式
   的相關規定,並提出在DICOM標準中增訂中文碼之
   申請書。
3.定期舉辦與DICOM相關之論壇及研討會,來推動
   DICOM標準。
4.成立DICOM之國內網站,公佈國內、外各項與
   DICOM相關之最新訊息。
(二) 建立DICOM認證環境可行性評估:
與造影儀器相關的 DICOM 傳輸功能包括 Modality Working List(MWL3), Modality Preformed Procedure Step(MPPS 4), Image Store,Store Commitment。其中在 IHE 規劃當中 HIS 與 PACS 連結最主要的資料傳輸功能為 Modality Working List(MWL),MWL 傳出的資料當中包含病人ID、基本資料、相關注意事項、過敏狀況、醫師處方、檢查方式、排程內容等六十幾個欄位資料, IHE 對於哪些欄位是一定需要 Mandatory、 哪些為 Option、哪些一定要顯示在造影儀器的使用者介面上亦有明確地規定。但目前國內規劃建置的 PACS 系統對這些規範並沒有嚴格要求,實際院內系統傳到造影儀器端的資料內容非常少(零到數個欄位)。這些欄位不齊全會影響醫療作業當中以下的功能:
1.醫師處方、檢查方式、過敏狀況、其他注意事項
   等欄位在造影儀器端顯示,病人造影時沒有保
   障,而且較易發生醫療缺失。
2.當中沒有輸入這些欄位資料,儀器輸出的影像當
   中這些欄位也就沒有資料,醫師在做診\斷時也就\n   無法從影像物件中得到這些欄位的資訊。
3.影像的欄位不完整,造成傳到影像管理系統後資
   料庫內資料不完整,許多查詢的功能因而無法作
   用。
由以上各方面考量設立醫療資訊驗證中心、推動醫療資訊標準化、促進醫療資訊系統整合相當具急迫性。認證工作範圍包括:檢驗相關資訊系統各傳輸功能及內容是否符合標準;影像顯示品質驗證(Soft copy and Hard copy)"醫學影像相關資料電子簽章以及傳輸加密驗證;協助廠商 PACS 相關系統申請 FDA認證及提供醫院及廠商對 PACS 相關資訊系統整合及建置方面相關技術及諮詢服務。本年度限於時間、人力及經費將只對此軟體驗證的規劃及運\作模式作初步的研究。  

  
四、 預期成果:
(一) 收集國內外各廠家醫療儀器及資訊系統之 DICOM comformance statement,比較各廠牌儀器 statement 的異同,整理相關內容作為國內醫院採購儀器的參考。
(二) 比較國內各醫院 DICOM 影像當中內容,並對國內需要進一步做整合的欄位做初步整理。
(三) 依據 DICOM 各欄位的定義建置 DICOM 欄位資料庫,方便使用者及系統查詢 DICOM 各欄位的規範。
(四) 依據國內使用中文碼之需要,向DICOM Standards Committee提出中文編碼規範。
   
五、 預定完成工作項目
(一)DICOM影像物件格式探討      
(二)數位影像解讀                  
(三)研究DICOM制定中文編碼標準
(四)出席DICOM標準委員會會議(4次)   
  
六、 相關網頁之網址
行政院衛生署 (www.doh.gov.tw)
台灣HL7協定協會 (www.hl7.org.tw)
中華民國醫療資訊學會 (www.medinfo.org.tw)
  
七、 聯絡人之相關通訊資料
行政院衛生署資訊中心 林鴻鑫設計師
TEL:23210151          傳真:23217561                                       
E-MAIL:cchslin@doh.gov.tw

来源:http://www.twtec.org.t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