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0|回复: 0

《从亲身经历看医改和医院信息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08: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亲身经历看医疗改革》
   一、诊疗过程:
某一天老婆突然肚子疼,我带她去看病。大晚上的,快12点了,门口本来有个社区服务站但早关门了,本来 LP想去广安门中医院,我嫌太远说干脆去协和好了。我还真没去过协和看病(其实3年之内都没去过医院看病了),不如去见识一下体验一下现在医院都变成啥样了。
   打车到医院急诊,就诊人不多。挂号发就诊卡(注:就是一张磁卡,上面记录一些就诊的基本信息),然后去分诊台,有专人负责询问分诊(注:以防挂错了号,或是人多的时候合理分流),再到诊室前等候。夜班就3个医生,还挺忙,等了20分钟,前面患者处理完,该我们了。上来先刷卡,然后问诊,问了10分钟左右,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腹部脏器感染或炎症造成的,叫先做B超和验血。通过电脑下医嘱(HIS系统),先到交费处缴费,划卡,交钱,给凭据;再到分诊台抽血,送化验室,再去B超室做B超,20分钟搞定,等结果。协和的结果使用自助式打印系统,用个条码扫一下自己就出来了,挺方便。等的时间也不长(B30分钟,血化学说是90分钟,实际约60分钟就搞定了,大概跟人少有关系),这时候LP症状基本有所缓解。回医生处看结果,确定有炎症,开医嘱打消炎抗生药物,缴费,领药,去输液大厅,找护士准备输液。输液大厅人就多了,基本等了20分钟,护士配好液开输,从没想到插上针头没一会儿,LP叫痒,叫护士立即停药,回去找医生过来看,20分钟医生来了,看了一下说药品可能过敏,建议不要打了。但药就不能退了,100多块的抗菌药就这麽扔了,可惜,但也没办法,医院就这麽规定的。回去再换口服药。于是直接领药走人。
回家吃完药病情缓解并好转。于是不再复诊。OVER
整个过程用时4个小时,费用大约300多块。

二、问题分析:
1、选择医院比较盲目,协和未必就诊条件就好,人多的时候看小病可能耽误时间;
2、医生的水平不好评价,盲目随机选择,自己不放心;
3、硬件可以,信息系统还不错。流程也比较合理,但是病人还得自己在医院里转圈;
4、用药没有主动建议和咨询,费用效果是否合理患者控制不住,出现过敏症状也没有在病历上记录,搞不好下次还得出问题。

三、涉及医改问题:
1、假如我们有社区保健医生,这点儿小病根本不必去大医院,甚至不必去打点滴,大医院收费普遍较高,还不算跑路的钱和时间,陌生的医生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都不了解,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社区卫生站的医生水平有限限制了就诊人数,应提高社区医生诊疗水平,并考虑按当地服务人口基数配置资源,而我们门口的所谓卫生服务站基本就是个摆设。
3、病历不完整导致每次看病诊查过程都得重来一遍,这和大处方大检查也没什么区别了。怎么才能有效利用先前的诊疗记录,减低诊察费用?
4、开药是否应征求患者意见?是否应该做必要讲解?医生服务态度怎么评价?
5、是否可以参考某些行业建立个官方的导诊咨询中心,使区域内患者合理流动?
6、医保卡上医院都是自己瞎选的,能否能从政策上规范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