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81|回复: 16

讨论:真专家vs.假专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1 20: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一直想的一个问题。作为客户,很希望花大价钱请来的顾问能够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可是,这个快餐化的年代,造就了很多“快餐型专家”,读了几页ppt就拿出来喷,如果这个人很自信,表达能力很好,往往很能忽悠的住客户,但真正到了实干的时候就露馅,受伤的不只是客户,更是卫生行业对信息技术能力的信心。

我提两个问题:
1. 面对众多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如何从短短的接触当中判断出谁有真才实学谁是”快餐专家“呢?

2.我们这个行业很缺人才,怎么看出这是个好“苗子”?需要什么样的机制和环境,能培养出真才实学的专家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抛砖引玉,
1. 面对众多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如何从短短的接触当中判断出谁有真才实学谁是”快餐专家“呢?

“快餐专家”往往是很聪明的人,听了别人一段或者看了几页ppt就能转化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如果再加上几个具体的小例子,就能给人浸淫了很多年似的。单向的报告很难判断。但是这种专家致命的缺陷就是交流,不能问。一问就会用各种方法转移话题。一般三个问题就能看出这个人有没有水平。

话说回来,谁的知识增长过程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呢?我们也是要给专家的成长留出空间,如果已经在行业内泡了这么多年,新东西能触类旁通,很多人要是有能力、能专心,很快也可以成为真专家的。

2.我们这个行业很缺人才,怎么看出这是个好“苗子”?需要什么样的机制和环境,能培养出真才实学的专家呢?

我觉得好“苗子”首先是人品,其次爱行业,三是学习能力。人品中常怀感恩、不半瓶子就溢出、注重细节完美我很看重。爱行业是你在大量诱惑面前保持人生方向的重要驱动力,是你保持一年54周,一周7天,每天工作16小时工作热情的源动力。学习能力中我看重能听,能读,能做、能写、能说的能力。学会倾听、积极的沉默,有中英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能用“人看得懂”的文字写的出来,能够清晰表达。

什么环境呢?要宽松,允许时间学习、允许犯错误、允许接触貌似不直接创造利润的知识。要空间,有明确的评价考核机制和职业路线设计。要有学习的文化,从上倒下都有尊重知识的态度,而不是把知识作为销售的工具,这样容易短视的看待知识。
发表于 2010-8-11 2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非常喜欢:“人品中常怀感恩、不半瓶子就溢出、注重细节完美我很看重。爱行业是你在大量诱惑面前保持人生方向的重要驱动力。”借此也提醒自己。

至于第一条:1. 面对众多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如何从短短的接触当中判断出谁有真才实学谁是”快餐专家“呢?
我觉得不一定要“短短接触”。我总觉得“出来混都是要还的”+“这个圈子(世界)很小”。不要着急。
反过来:这种人也分两种,一种是你第二点说的“好苗子”,如果他愿意在这个行业扎扎实实发展的;一种是“忽悠”,这种人“存在就是合理”,没有他们怎么显出楼主的价值?
发表于 2010-8-12 0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觉得如果只是鉴别真假,楼上的意见可以算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快速方法。如果是要说怎么要这个行业多些专家出来,这个话题有复杂了。

不过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现在虽然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会成为所谓专家,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也会逐步被行业的弊病或者陋习所侵蚀,而认同了行业的陋习,虽然有时候说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但不也是一种遗憾?有时候,反到希望沟通的对象是其他方向或专业的人士,这时候的沟通或者咨询反而会有更多的火花。

所谓好苗子,人品啊,爱行业啊,学习能力啊,注重细节啊,这些都不是一眼或者几眼可以看出来。如果真的一个好苗子:人品好,学习能力强,注重细节。。。。。满足了这么多要求了,那么这样的人还是否愿意真的在这个行业没钱的呆着?为啥不去做有更高价值的比如金融,比如银行呢?这几年很多人离开了这个行业,离开的人不能说这些人不聪明,人品也好,但都不愿意呆在这个行业。这个是要说是行业原因,还是个人问题?一个行业不能够吸引到优秀人才来愿意全心投入也是一种遗憾啊。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要求这个行业有那么多人才了。
发表于 2010-8-12 16: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专家满天飞。现在的专家称谓,就如老板的称谓。开始一些人还有些脸红,被称呼多了也习惯了。国家没有对专家制定标准,很多时候专家成了一种尊称,例如:医院各种检查组过来,都把来人称为专家,这些人有没有水平,大家经常见面自然知道相互斤两。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有些人只是混迹于专家队伍,用别人的PPT讨口饭吃。有些人学历、职称甚至职位达到了,水平却没有,也被尊称为专家。楼主其实大可不必介怀这种称谓。
发表于 2010-8-12 16: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对专家的要求标准也未免太高了点,专家也是个混饭吃的群体,混饭的层次虽然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广义来说,只要在某一点或者某一线比别人多懂一些,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若干百分点的,都可以算作专家吧。所谓的top nn,也不过就是100 - bottom nn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9: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度真的是很难拿捏。作为甲方的执行层,我可不想辜负领导的重托,拿着几百万上千万花钱买花架子,做不好很可能耽误我的职业生涯。作为领导,我希望我和同事们能够对技术有Know how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Know what的层面上。在心里明镜的基础上,有些话可说,有些话不说,但不能胡说。

我主要是从一个甲方的责任感角度出发,希望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不要被忽悠了。因此,掌握一定技巧识别人才还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辅以小孟签名里“所谓成熟。。。所谓长大。。。”的社会生存技巧,才能帮助CIOs成功立业。

其实这又引出又一个思考,什么叫做项目成功了?我们用什么标准去评判?最终用户的满意度?绩效改进的量化指标?领导是否说好?
发表于 2010-8-12 23: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有时取决于甲方缺乏什么方面的知识?
在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中,销售,调研,规划,实施,培训,维护,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参予其中。
如果我们在所有环节的知识都很缺乏,那么很可能会碰到“很多专家”。如果甲方在需求理解方面非常到位,那么专家的范围就要缩窄了了。
专家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可供量化的职业能力评价称谓,因此,也很难横向地比较哪家更专?
还是孔子说得对,听其言,观其行。甲方也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世上有分工这么一回事,须尽量客观地评估乙方的实施能力。

第二个问题就是个HR的问题。
人才要为我所用,愿意留下才行;
要人才成长,除了培训,实施机会,还须有上升通道。这就不是一句话能扯得清楚的了。
发表于 2010-8-14 11: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熟透番薯 于 2010-8-14 11:23 编辑

专家是具有某些专长的人,专家的级别也应该有不同层次,也就是说,真专家里面,也有高水平的,水平中档的,...
真专家有一个特点,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另外,一个诀窍,专家一定能解决问题。

假专家有很多种情形,懒得说了。
发表于 2010-8-14 13: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约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应该算成功。不过,有些时候人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未必合适,比如“今年内实现15%农村人口健康档案的建立”,这个目标也许不是管理者真正需要的。
发表于 2010-9-4 1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判断标准
其实要判断是否是专家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常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实践”。只要“专家”提供一个具体系统或项目的解决方案就可以了,方案不在乎它的厚薄,只要看一下其内容就知道了,看它对具体系统的建设确实有实实在在的、可具体操作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像业内的一些公司提供的方案,只是一些“忽悠”,对具体的系统建设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对这些方案的制定者你能说他是真正的“专家"吗?
发表于 2010-9-8 15: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有时与个人没有关系
大医院的是大专家,国家级医院的是国家级的专家,省级医院的是省级专家,市级医院的是市级专家,基础医院的都是学生了
大公司是大专家,小公司的是小专家,医院的都是学生啦
有时候,专家之说就是胡扯啦。
管它呢,这个评哪个评,都要专家组,你做好方案,让他们让你过就行吧,管它真专家假专家。
这个会,哪个会,都要专家在上面讲啦,中意听你就就听,不中意听你可以走人,现在会场多自由。
有一点,在院长面前,你硬着头皮也要充专家,要不,院长为何听你的,也不用担心院长认你是真专家还是假专家,他若能分出,他是真专家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4: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从理想主义开始到现实主义落幕,呵呵,学到不少。

不管怎样,做什么事情还是要专注,要花时间钻研业务,光混也可能活得很好,但是否对得起这辈子只有自己知道了。
发表于 2010-9-13 2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我们领导都是说,这个东西说不过你,但你就得听我的这么这么干,过程咱不管,就只要结果。。。。
发表于 2010-9-15 16: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rmulong 于 2010-9-15 17:07 编辑

好像太现实了一点,是吧,谁叫俺在基础呢,穷苦老百姓首先要解决是温饱问题,思维定式,习惯了的原因吧。
有很多社会现象,可能见多不怪吧。那天听“老外看点”-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节目。几个老外义愤填膺谈论着国内一些选秀节目,如超女等,在他们看来,这种节目国外也大把,但关键是选出来的是什么人,唱歌就要选出唱歌好的(如苏珊大妈),而不是什么春什么可的,否则,是误人子弟,是对“认真唱歌”的人的不公平,是价值取向的问题。
人家老外选秀,是要选出“真专家”
我真不知道,是不是国内国外真有这么大的差别,如果是,问题真的很严重。
我的前面一贴,本不是严谨的东西,是经不起推理的。
其实,是不是“真专家”,“专家”本人是知道的。
专家本身也应分层次的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真专家”,是那个层次“真专家,是可以从责任心看出来的,如,国家级真专家,必对整个国家的“卫生信息化”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当听到别人批评国家“卫生信息化”搞不上去,搞不好,心中必不快,我见过几次PAUL在会上维护国内卫生信息化的言论,必是真专家。我听到别人说医院信息这不好,哪不好时,心中一定不爽,因此,所以,怯怯地说我是本院真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