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0|回复: 13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17 16: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投票最后由sbf2000在 2003/04/17 04:22pm 第 1 次编辑]

电子病历之所以难以实现,有很多非技术原因,如人们的意识、法律、信息化水平等。但技术上,也并没有完全成熟,如采集、存贮、信息提取、数据安全等,都还没有非常理想的技术方案。这里我首先让大家考虑一下存贮问题。
这里提出的存贮是指最终的成形的电子病历存贮,而并非电子病历加工、形成过程中的病历数据。
发表于 2003-4-17 2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电子病历存贮是技术问题,不宜采用投票的方法。
  使用什么数据库,要全面地分析。如系统性能、功能、健壮性、可维护性、技术支持、应用支持等,还包括使用习惯和用户群等因素。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数据库都有多种可行的选择,无论系统如何复杂。
   对于Cache等多维后关系数据库,我至今仍感到困惑。我曾在网上仔细搜索过,在数据库库技术的领域,竟然很难找到技术文献。倒是有国内几篇有关介绍。对于国外80%的医院所用的数据库,竟如此无人关注,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程渝荣教授在http://bcbdev.myetang.com/xglj/xgwz002.htm 中说,Caché已经有几千用户。我认为这样的用户群还是太少了。
对于Cache,我还没机会研究,盼朋友们早出成果。
除了对数据库的研究外,我想还要重视对医疗系统,包括电子病历、HL7本身的深入研究。尽管数据库的选择对系统的实现也许有些影响,但上述内容才是系统的关键和精华,也是医学系统有别于其它系统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3-4-18 19: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这个贴子最后由sbf2000在 2003/04/18 07:27pm 第 1 次编辑]

电子病历的存贮是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当然,不同的解决方案会有各自的选择。但电子病历不同于其它信息系统的地方是,它不是某个时期,某个企业、公司或其它实体的一个信息系统,而是长期的,全地区、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健康信息电子化的解决方案。作为存贮方案,也要有其长期性、普遍性、广泛性的要求!
当然我们也不是在对电子病历进行泛泛而谈,具体的实现技术和方法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我让大家投票的意思是想看看,如果要你去实现电子病历,在现在的技术背景下,你会选择什么存贮方案?
现在我的思路是Cache + HL7 + XML + 各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来实现电子病历。主要还是要靠软件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发表于 2003-4-21 16: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用用 Structured report? 怎么样?
发表于 2003-4-29 09: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我们是使用sql+xml的方式存储的.
要求达到可扩充性和兼容性
发表于 2003-5-17 17: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我们是使用oracle+xml实现
发表于 2003-6-24 06: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如果以XML文件形式存储,不能说是一维的。
发表于 2003-7-10 06: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因为电子病历的复杂性,只能用多维来表达。(当然,你全把它存成文本文件,也没人反对,但不是一个档次的东东了)
所以,XML还说得过去,但用关系型数据库恐怕比较痛苦吧,要知道这里的维数或层数一则不定二则可能很大耶。即使这二者能实现,性能问题是下一个头痛的。好走...
发表于 2003-7-15 09: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主要的是不是存贮方式。而是数据提取、浏览、共享、使用
是不是很方便和很通用。再者是程序开发的成本、周期。
所以这个贴子不值得置顶。
发表于 2003-7-15 14: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我的解决方案是:
Cache或XML DBServer +(HL7(必须进行扩展)+XML+workflow)电子病例数据交换与生成平台+WebService+各种方式的客户端。
电子病例的存储肯定是多维的,数据结构是多变的,关系型数据库+XML的解决方案由于数据库内部的表结构和关联复杂,会造成效率的低下。
 楼主| 发表于 2003-7-15 16: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xuyunxi 的思路不错!
我补充一下:
1.HL7指HL7 V3,扩展主要是在V3 RIM的基础上进行。
2.workflow工作流,是一种概念还是技术,我研究的不太多,请精通的人再补充一下。
3.数据生成包括数据采集与提取两个方面。主要是采集信息,提取知识。
4.关系数据库+XML是最现成的流行的解决方案,效率是一个主要问题,但也有很多优点。
发表于 2003-7-15 17: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谢谢sbf2000的补充, 很准确,只是在关系型数据库+XML 与直接使用XML数据库相比在各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另外这里的工作流既要采用普通工作流引擎的原理与理念又要与具体的电子病例中医嘱结合起来,即根据电子病例本身的结构自动根据工作流引擎按照careplan,生成病人治疗的工作流。
发表于 2003-9-18 1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仿佛嗅到点什么味道了。
以下转载自<广州日报>17日版
微软“终结者”或在华诞生   (2003年09月17日 10:48)   
    本报讯 近来,中、日、韩三方加速合作研发基于 L inux的新型操作系统,中国方面也在加速开发“ X ML”文件格式标准,一切都是为了打破“微软兼容”的垄断局面,就此, X ML标准研发项目的总牵头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刚接受了本报独家采访。据悉, X ML计划拟在今年年底或至迟在明年6月前发布草案,之后将发布办公软件文件格式的相关标准。国内三大办公软件开发厂商分工,由金山负责文字处理、永中主攻电子表格,中文2000是电子演示。
  打破政府采购“两难”尴尬
  吴志刚说,届时真正实现设想之后一个结果就是,即使是微软,也必须在其办公软件产品上安装类似转换器那样的插件,让用户可以随时将文档、电子表格、电子演示稿等存为通用的 X ML格式,不用为各家软件互不兼容而苦恼。而眼下,国内厂家为了竞争,却必须绞尽脑汁在与微软兼容方面动脑筋,这也是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采购时陷于“对微软产品安全不放心、对国产软件使用不放心”的两难境地的重要原因。
  但吴强调,明年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草案出现,按照863规定的任务、完成核心的研发,但 X ML完整的功能和优点要得到体现则是长远的目标。
  “作为一种国际上流行的趋势, X ML在微软 O ffice System新版产品中也得到考虑和体现。”吴志刚说,他们的研究如果顺利地按预定轨道“平静而深入”进行下去,最后的结果是带来一个规范的市场,“这对各方都是好事情”。
  “奇迹最有可能在中国发生”
  针对 X ML计划,微软有关人士回应说,微软 O ffice System新版产品中正在考虑 X ML的技术。据消息人士透露,微软今年5月前后曾经与研发项目组的有关企业接触,希望以合作的姿态在“文件格式规范”问题上达到双赢。
  主要参与这一863项目开发的金山公司助理总裁、 W PS事业部副总经理沈家正自信地表示,有关开发工作在中国有很好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中国软件参与市场主导权竞争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临界点,奇迹最有可能在中国发生。
  事件背景
  记者近日独家获悉,8月底,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牵头、包括国家有关部委、中科院软件所,以及金山、永中科技、北京中文2000等国内产、学、研、用领域的专家在广东珠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开发交流会。讨论的内容就是加速开发国家863科研重点项目之一的“ X ML”文件格式标准。
  而另一则消息显然也对微软不利。在8月大规模计算机病毒爆发之后,中、日、韩三方基于 L inux系统研发新型操作系统的合作加速,计划在2005年完成研发,以摆脱对微软的过度依赖。
  参与操作系统上研发的规模更加庞大,包括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 N TT数据公司、日本电气、松下、富士通和日立公司;中国软件产业协会、中科红旗等企业;韩国信息产业联合会、三星集团等机构在内,组成了亚洲软件的大联盟。
  这两项研发所挑战的两大领域恰恰是微软赖以成就霸业的“摇钱树”:在全球办公软件市场,微软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尽管受到 L inux的挑战,微软的市场份额高达95%。因而有关人士评价说,实际上中国和亚洲软件各界参与的,正是全球软件产业主导权的争夺。

发表于 2003-9-27 11: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病历应当如何存贮?

数据存储的一维、二维、.....概念似乎重来没有听说过,出典在哪里?请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