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82|回复: 24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11 19: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个刚刚对医学信息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医学生,不知道国内现在发展得怎样了?搞这行有前途吗?
发表于 2003-3-11 21: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有没有前途,就看个人的努力了,不管哪一行都可以闯出自己的一块天地
发表于 2003-3-14 22: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我觉得医学信息里有许多东西大有可开发的,但是,就我们医院来说,只重视临床,对这方面没领导关注。
发表于 2003-3-18 17: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有没有前途,要看你自己了,我决的现在的医学很有发展。
发表于 2003-3-24 10: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我很看好前景的,但医院领导目前都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钱,这只是因为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作祟!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了,相信前景一定很好。。。
发表于 2003-4-5 08: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边学习边发展,摸着石头过河,要形成自己的理论,标准的日子还远着哪
发表于 2003-4-6 12: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转发“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的重要决策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保障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简称规划纲要)。
一.    规划背景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各个层次与领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卫生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客观上要求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九五”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实施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见成效;积极加强“三网一库”建设,电子政务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近半数医院进行了网络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应该看到,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的差距。今后,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和其他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
二.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任务,围绕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确立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要科学论证,讲究实效,充分利用国家公用数据网络资源,切忌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特征,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增加投资力度。在政府引导下,在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督的同时,开拓思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二). 基本原则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
1、统一标准,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组织协调,规范卫生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信息标准,逐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安全性和系统运行保障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卫生信息系统开发和建立,涉及居民健康和生命,必须坚持安全可靠原则,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3、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要把制订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市场进行具体运作,防止因个别人决策和认识上的错误,影响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4、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是国家卫生总费用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居民卫生总费用的相对比例还不高,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实效原则,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不盲目追赶技术超前,防止大起大落,力图以较少的投入,产出适宜的效果。
5、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一刀切。要注重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促进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技术援助和对口支持。
(三). 建设目标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将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1.       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到2010年,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2.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
围绕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开展以地(市)范围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网络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3.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在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面。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完善预防、保健机构的网络功能。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逐步将网络延伸到乡镇,在城市地区,实现预防、保健机构之间和与卫生行政、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加强公共卫生领域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制定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传输和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健康与疾病、预防服务、妇幼保健数据库,通过公共卫生信息网站,向社会和居民提供信息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不断扩大信息资源利用程度,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的价值。
4.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加快卫生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按照国务院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成中央、省、地市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促进信息发布,政务公开,网上办公,咨询服务,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
5.       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三级以上医院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重点突出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应用。有重点的建立一批国家数字化示范医院,跟踪世界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二级医院实现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应向临床信息系统过渡;有条件的街道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尤其是急救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信息标准,为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应用软件模块化发展奠定基础。加快国家和地区人体生物资源、医疗服务资源等数据库建设。
6.          卫生执法监督系统建设目标
依托国家卫生信息网,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网络系统,互连互通,实现卫生监督信息数据收集、信息共享。
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开发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功能规范和信息标准体系。省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建立网络化信息系统应用,实现受理审批,监督信息公布查询等网络化应用目标。省级以下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内部卫生监督网络化办公,全面使用计算机处理卫生监督业务。
7.          发展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医疗、保健和康复信息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和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发展中医理论研究和应用。
8、完善医学科技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完备的网络化医学文献情报数据库系统,发展医学数字图书馆系统。进一步推进医药信息学研究和应用工作,开展生命信息学研究,推进分子医学,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工作。
  
发表于 2003-4-7 15: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你首先得有当过医生的经历和医院管理的知识,你才能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为单位发展、为领导决策服务。
发表于 2003-4-8 09: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亦佳人转载不全。全文见下列卫生部网址(2002年11月发布):
http://www.moh.gov.cn/tjxxzx/wsxxh/1200211050003.htm
发表于 2003-4-12 15: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谢谢!我只是选择其中一部份
发表于 2003-4-13 00: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我以前是眼科医师,后来自学计算机本科,现在在医院信息科工作。信息科真正能成为一个能在医院发挥作用的科室,必须靠领导重视,资金投入,加上自己努力钻研。现在只能是网络维修工和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工作。什么时候医院有CIO,我想信息科的地位和作用就能充分显示,医院信息化才能真正建立。
发表于 2003-4-23 0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医院信息学是社会进步体系健全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院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就我个人而言,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对个人的要求可能也会很高,他必须对医院方方面面都要很了解,同时对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同时对统筹管理学还要了解。
   以上是个人看法,欢迎指教。
发表于 2003-6-20 1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这个贴子最后由zero在 2003/06/20 07:40pm 第 1 次编辑]

    医学信息学的外延很广,医院信息系统只是“沧海一粟”。发达国家医学信息学教育的起点都是硕士研究生。在国内有本科教育,十几年前全国只有4所医学院校开设了次专业,近两年来各高等院校竞相开设医学信息专业,势头似乎很火!----其实,医学信息学是由医学情报发展而来的,当IT这个名次比较火爆的时候,“情报”也改头换面搞了这套“新装备”。当然,现在发展的方向也多了,比如生物信息学、竞争情报、医院信息系统,有很多学生想完全摒弃情报学知识,但是,暂时是不现实的。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里面,根本没有“医学信息学”这个专业……
    总之,很复杂,我们学校此专业今年的毕业生大多去了医院,只能算一般。去北大读个研可能会有前途吧,本科反正不怎么样。
-----------------------------------------------------------------------
           http://www.xymu.net/info/cmti
-----------------------------------------------------------------------
发表于 2003-6-21 18: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我想是对电子病例这方面培养专业人才,来解决电子病例的存储,分析病例,取得医院更好的实效,取得好的经验。当然对专业人才要求是很高的,要全面发展,提高水平
发表于 2003-7-1 14: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怎样?

现在医学信息学,应该说在中国大中型医院正一步步受到重视.随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和普及.医学信息学是个近几年发展较好的行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