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3|回复: 0

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福利水平提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1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将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市已经达到166个

  ■原文: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吸引社会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面。“十二五”时期,基本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经验:

  2010年,本市下发《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试行)》,居民在社区里能享受哪些服务有了统一标准。该目录包括就业、卫生、养老、文化等10大类、60项基本公共服务,使社区居民能够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享受到“看单点菜”式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共计180项。本市已诞生166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全年社保减轻“医负”2亿元

  ■原文:

  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构建城乡一体化充分就业格局。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逐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界限,构建“职工+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

  ■解读:

  目前,本市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医保制度已覆盖城市1400多万人,低保制度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养老保障制度更是在全国率先实现覆盖。

  今年社会保障的主要预期指标预计全年可减轻群众医疗负担2亿元。

  优先发展教育满足入园需求

  ■原文: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注重发展特殊教育,结合产业需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推进首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广“体育生活化”理念,完善基层体育设施,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倡导市民做“健康北京人”。

  市民福利水平今后逐步提高

  ■原文:

  树立“大民政”理念,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市民福利水平,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培育慈善组织,拓展慈善募捐渠道,逐步形成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慈善捐助体系。



来源:《e医疗》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