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03|回复: 1

[转帖]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22 2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国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说,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投资浪费严重。
一、认识上的问题
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的认识是首要问题,领导认识的高低,将决定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院长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是模糊、片面和表浅的,这是导致国内大多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现在有一种追求时髦的风尚,有些人去国外跑了一趟,看到国外医院用许多计算机,并不深入了解情况,只是认为我这个医院要上现代化也得用许多计算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不错,但并不停留在这一浅层次的认识上,而应该分析自己医院的需求、财力、管理模式、应用水平等。认清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有一些医院领导想得比较简单,以为只要能掏钱就可以买来一个现成的现代化,他们对计算机的期望过高,认为买来计算机就万事大吉,而不了解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各类医院的业务千差万别,规模大小不等,问题重点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管理模式不同,人员水平不同,别的医院开发的软件不适合你的医院,不是简单拿一个软件就能应用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认为买了大量的硬件就实现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②认为花钱就能买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③认为软件很容易,谁都能开发出来;④重“硬”轻“软”,软件不值钱;⑤认为自己医院管理很完善,谁的软件都不行;⑥认为软件都一样,技术高低无所谓,能用就行;等等。
二、软件开发方面的问题
(一)软件开发力量不足、规模太小、小作坊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医疗软件的公司1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小作坊,开发人员一至几个不等,有些甚至是兼职的,这些开发人员大多不稳定,流动性很强。开发出的软件自然水平很低、生命期很短,没有形成规模化开发、正规化管理,与当今世界潮流不符,与软件开发的思路更是相差甚远,不可能形成主流产品。
(二)重复开发多
目前市场上,有公司开发的软件、有医院自己开发的软件、有医院请人或合作开发的软件、甚至个人开发的软件等,全国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版本医疗软件。这些软件基本上是面向财务、收费、药品管理、病案统计等方面的,内容基本一样,水平高低不一,模式千差万别。
(三)软件水平太低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市场上大多数软件水平低下,大多数软件仍然停留在DOS、小数据库阶段,与当前世界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发展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管理需要。
(四)开发管理混乱
由于大多数医疗软件的开发都是小作坊式的,开发管理很乱:没有需求文档、没有设计文档、没有程序文档、没有测试文档,“四无”产品。这样的软件完全依赖于开发员的记忆,时间一长,开发员自己都忘了程序结构,无法修改,开发员一离开公司,别人无法修改软件,软件就“死”了。
三、应用方面的问题
(一)操作员计算机水平低、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培训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医学院校教育没有计算机课程,学生毕业后普遍缺乏计算机知识,所以,医护人员基本不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医院上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如果不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再好的信息系统也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
(二)恐惧心理,总觉得自己学不会
操作员在学习计算机前,总是怀有恐惧心理,一方面觉得计算机太深奥,怕自己学不会,另一方面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知道学些什么,如何学等等,使得许多学员学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掌握计算机操作。
(三)对计算机期望太高,觉得它能解决一切
有的人不了解计算机,认为计算机是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对计算机期望太高,达不到理想结果,就说系统不行,不去认真研究、学习、使用,导致很多系统半途而废。
四、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不规范
目前,国内医院管理不规范、模式不统一,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管理特色,很多医院甚至是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经验式的管理方法,管理缺乏标准化、科学性,给计算机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院长往往要求软件适应医院现有的甚至是极不科学的管理模式,而无法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优秀的软件能够带来手工无法实现的科学的管理思想,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而不是简单的“手工计算机化”。
不规范的医院管理,使得医疗软件很难实现通用化、产品化,只能定做软件或者每家医院进行大量的软件修改,否则软件不能使用,这样一来,软件的稳定性下降,实施周期延长,成本上升,质量下降。
(二)使用计算机后,有些管理模式要发生改变,医院对此认识不足
优秀的软件将为医院提供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起到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堵塞漏洞的作用。医院应尽量适应和利用计算机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改变原有一些不合理的管理方法。对此,医院领导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三)使用计算机后,管理规范了,操作员将出现抵触心理
使用计算机后,管理规范了,漏洞堵塞了,将牵涉到某些人的利益,如药房原来是金额管理,不管药品的数量,药房人员经常偷药,使用计算机后就不行了,药房实现了药品数量管理,每一种药品都有明细结存,药房人员无法偷药了,于是出现抵触,不认真使用甚至破坏系统。
五、当前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满足社会医疗市场对医院的各项需求,进一步促进医院改革,国内许多医院都纷纷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HIS已成为医院求生存、求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和加强内部经济管理与成本核算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工具,对整个医院的医疗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传统的分散式手工管理不同,它集成在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系统之上,如果HIS出现严重的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将会造成整个医院业务工作障碍甚至瘫痪,社会影响巨大,其损失不可估量。从这个角度讲,这是医院一个十分脆弱和危险的环节,但尚未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据对四川省21个地、市、州卫生局的二甲医院(含二甲以上医院、厅直单位医院)中建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医院所作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HIS建立初期缺乏科学管理
HIS建设是一场社会变革,是用计算机技术改革医院管理方式,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操作人员和各层领导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医院管理模式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但许多医院领导在建立HIS初期,往往把它看成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问题,并没有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调动全院各部门的积极性,没有从改革医院整体管理模式的角度领导工程实施,而是由医院的信息科或计算机室少数工程技术人员牵头办理,认为只要花费一定的投资、购入一定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软件、自行组织少量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进行编程开发就能解决问题;加之公费医疗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要求医院收费项目价格和收费明细公开以接受社会监督的要求迫切,故一些医院只好将此要求作为HIS的主要目标,急于求成,从而忽略了调整医院管理模式来适应信息变革。这些都可能给HIS的系统分析和建立带来隐患。结果,一些医院的HIS建立完成后虽也能满足部份管理要求,但问题不少,管理冲突不断,还没有正式竣工验收就又需要投资改造。
(二)存在不少隐患
某些医院组织技术人员自行开发HIS,由于技术条件较差,投入少,周期长,往往是越开发越困难;而且由于开发工期长和工程化程度低,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组织监督手段,实际上医院HIS只是由1~2个开发人员控制,这种客观上的技术垄断具有一定的隐患:如果这个“技术垄断人”出现问题,其后果不是医院院长所能控制住的。所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软件工程化开发是HIS成功的基础。
目前,社会上的许多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纷纷进入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行业,为医院开发、安装、调试和维护HIS。但是由于这些公司太多,用户又有限,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不能进入市场良性循环;加之许多公司实力有限,对医院这样的特殊行业不够了解,技术起点与国家卫生部规划不接轨,公司营运操作也不规范,短期行为难免发生。这对工程后期软硬件维护工作量较大的HIS危害极大,说不准哪天医院HIS出现故障或需要改变某些工作流程时,原建设HIS的公司已不知去向。国家卫生部多次发文提出要对医院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评审认证管理,这也是防止公司短期行为的有效行政措施。目前国家卫生部尚未开展此项工作,有些省市卫生厅局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正在本地区开展这项工作,这将引导该地区卫生信息化系统工作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中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既保证医院投资发挥效益,又能防止HIS隐患发生。
(三)网络结构没有容错措施
一个连接几台或十几台微机的局域网,其容错特性可能并不很重要,因为如果其出现故障最多影响一个科室或部门的正常工作,对整个医院来讲是比较局限的。但是,对于连接医院各部门的HIS,在网上开展着医院日常医疗业务管理工作的医院企业级网络,其容错特性就非常重要了。可是目前许多医院在建立HIS时,由于经费紧张和尚没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在容错特性上提出明确要求。加之时间紧迫和计算机系统集成商的疏忽,或医院管理层为降低造价而否决了集成商提出的容错方案,许多网络就只有一台服务器,布线不规范且未考虑冗余;有些容错措施仅仅是服务器自身的可热插拔电源和硬盘等,其数据仅仅是简单文件拷贝备份。系统既无整体上的容错设计措施,又无解决突发事件的处理规程与具体操作策略。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这些网络的任何一个设备发生故障,特别是服务器因故障停机时,门诊病员就不能划价交费取药,住院病员也无法记帐取药,病员不能办理出入院手续,整个医疗工作就会全面瘫痪,而且排除故障的时间越长,其后果越严重。虽然这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但从工程角度讲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目前双服务器加磁盘阵列的双机容错方案是比较成熟的网络容错技术之一。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停机时,另一台服务器会自动接管故障服务器的工作,待故障机修复后又自动恢复到原工作状态。当磁盘阵列上的硬盘发生故障时,可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在线更换硬盘,并自动恢复故障硬盘上的数据。这样整个系统不会因故障而停止工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不依赖于某台服务器或磁盘,因而具有较高容错特性。医院在新建、扩建或改建网络时,应该有明确的、并且是从整体上考虑的容错设计与实施。
(四)网络操作系统、开发平台、数据库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目前一些医院HIS的操作系统还在使用NOVELL早期版本,网络工作站还在使用DOS操作系统,数据库还是Foxpro等,这些系统的安全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有些医院的HIS已经采用WindowsNTServer和SQL等大型数据库,但网络工作站的微机又都还在使用Windows95或98,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都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医院的收入都是通过网上操作完成的,稍具规模的医院年收入都在数千万至几个亿不等,如果网上的数据存在可能被非法入侵和恶意修改而又不能有效地监控的这种隐患,医院院长还能高枕无忧么?
目前SQL、Ser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的安全可靠性是比较高的,现还在使用Foxpro等这类个人平台数据库的医院应当进行改造。网络工作站应用Windows NT Workstation,使网络真正达到C2级保密。今年底或明年初可能正式发行WINDOWS2000,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升级。
(五)系统没有严格的动态监查审核功能
目前有许多医院院长观注HIS时,都将重点放在如何处理医院日常工作流程问题上,如划价、发药、收费、结算、打印支出明细供病员监督、打印机制发票供病员报销、自动汇总清算或盘点库存等方面,对严格又完整的动态监查审核尚未引起高度重视,而后者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管理措施。有些医院了为了适应工作的多变,对HIS提出了许多灵敏据修改或改错功能;然而如果措施不当和监督不力,这更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可能造成医院收入流失的隐患,也可能发生违法违纪案件。故应从软件和管理制度上加强对网上工作的动态稽查。
(六)HIS开发的工程化水平低,技术文档不完整
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方案、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说明书、布线工程竣工文档、系统测试报告、操作手册和用户手册等各种文档,是评估、验收、使用、维护和管理HIS的重要基础性技术文档。从笔者调研的医院看,多数医院没有完整的文档,或者是文档极不规范。许多医院并没有在建设医院HIS的合同中,明确地向计算机系统集成商提出要求;一些系统集成商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整个HIS的建设工作根本就没有采用工程化手段,也就不可能提供符合规范的详细文档。这样就有可能在2~3年后,即使是集成商自己来维护HIS都会发生困难,这将对医院HIS的维护和扩展势必留下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隐患。所以凡缺少文档的医院,应通过各种手段限期补齐。
(七)数据备份不规范
数据备份是当前HIS数据容错措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具体操作中,常采用文件拷贝在磁盘上、刻录光盘、复制磁带等方式,这是医院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灾难恢复的重要措施。但有许多医院在数据备份管理上是不规范的,既无严格的操作规程与记录,又无备份数据保存上的安全措施。有些医院从系统建立投入运行以来,就没有验证或测试过整个系统是否能使用备份数据进行灾难恢复、其备份灵敏据是否可靠、灾难恢复后对整个系统有何影响、还需要采取那些措施、所需时间是多少等。当然,也许这些备份数据永远都不会使用,但是万一系统出现故障或因不可抗拒的因素作用而需要进行系统灾难恢复时,如果此时备份数据又有问题或不能使系统恢复,医院将不能开展日常的医疗工作,各种数据也将随之全部丢失,在院病员的费用将全部失去结算依据,其经济损失之大不可估量。此时,医院又该怎么办?
所以,医院应尽快制订完整的系统数据备份策略和相应的制度,每天要有专人操作和专人监督,并有严格的操作记录,确保数据备份是由一个机构妥善保存而不是依靠某个人。院长要经常检查和督促该制度的执行。
(八)没有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和应急应变措施
HIS的运行管理,主要还是由信息科或计算机室在实施,但许多医院目前尚无规范的、责任划分明确的HIS管理制度,医院院长大多也还没有把监督控制HIS的运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来亲自抓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处理医疗事故法制化,对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工作流程都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医院的大量日常管理工作或业务操作都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故对HIS会更加依赖。但是许多医院并没有制订各个科室的业务岗位在当HIS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应变措施,而医疗工作又不可停顿,这样,当HIS出现故障时其导致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的概率是比较大的。所以应制订严格规范的HIS运行管理制度,这些应是目前院长的当务之急。
综上,为了保障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尽快消除前述隐患,这将给医院院长增加很大的工作压力。有文献参照先进国家的管理模式,论述了医院CEO(首席行政执行官)与CIO(首席信息技术主管)在建设、管理HIS中的关系和作用,对解决此压力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认为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CIO,协助院长管理HIS。当然此问题的解决还需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这不仅是一个计算机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
发表于 2002-11-22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内容上看,应该是两年前的文章。不过提出的问题仍然是需要重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