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40|回复: 22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18 14: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题:RE: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有借鉴意义吗?
作者:Caijm
2002-12-07 21:02:21
该报道请见行业动态,感谢汪敏为业界提供了一篇好的报道,现COPY如下:
上海瑞金医院数字化建设初现端倪

2002年12月2日 科讯网

打造一个数字化医院,无论业内业外,都是一个敏感话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职工可能还记得在1995年到1997年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初始阶段,先后有几家HIS(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厂商,派了30名程序员到该院进行开发。两年后,仅有门诊挂号、收费系统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尔后,1999年再度开发,门急诊挂号、收费、药房、设备科、库房等应用系统结束基础建设,并投入使用;住院系统仅在心脏内科、肾脏内科、眼科等3个病区试点。然而,人们同样记得,刚刚投入使用的系统3天2头发生故障,多次陷入崩溃,计算机中心技术人员成天忙于到处救火,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只能充当“翻译”的角色,对系统存在的问题完全束手无策。“如果瑞金医院还这样走下去的话,只有死路一条”,这是他们心里的话。
    面对这种局面,全院职工着急,院领导着急,计算机中心更着急。几经商榷,一个大胆的设想开始酝酿:“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发适合医院实际运作的HIS”。这个设想着实让IT行业的专家吃惊不小。某计算机公司老总说了3句话:要在短期内完成这么大规模、如此复杂的HIS开发是不可能的;瑞金医院有这么多高水平的程序员吗?开发技术从那里来。2000年2月,医院党政领导经过慎重地研究后,终于下定决心自主开发,计算机中心立即领命投入。年刚过好,在SYBASE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前期需求调研、软件设计分析的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了,5个程序员进行全封闭式的开发。两个月后,全院门急诊、收费、挂号、诊间、药房子系统完成,当年11月进行了后期测试,200多个工作站全部推了上去。
    2000年11月份上海部分职工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医院的财务系统必须与上海医保局联网,这不仅是对瑞金医院自主开发的HIS的考验,更是对该系统的检验。当时的门诊就诊病人人次最多一次达10800人次。在严峻的形势中HIS是否能够持续的正常运作,关系到整个医院是否能正常运作。多少双眼睛关注着这个自主开发的HIS,许多门诊一线的职工、计算机中心的职工,还有医院领导守侯在网络中心。1天、2天,1周、2周过去了,他们的系统经受住了考验。尽管其中也发生过故障,也有不好使唤的时候,但是,系统是自己的,开发过程中培养、成长起来的程序员是自己的,他们随叫随到,到了也不会束手无策。
    初战告捷,瑞金医院职工的疑虑打消了,也使计算机中心的技术人员信心倍增。在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下,计算机中心又开始了新的战役。
    2001年,完成了检验科、手术室、人事处、麻醉科、库房、出入院、医生站、护士站、药剂科等站点HIS的子系统建设,直到年底全部推进。
    在完成上述HIS的建设以后,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步伐迈向了医院PACS(医学影像系统)的建设。PACS是HIS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在整个医院产生的数据存储量中,90%以上来自医学影像,因此这一系统在医院信息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PACS的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周期比较长。要将CT、磁共振、X射线,以及B超、内窥镜、电子显微镜等设备中的各种图象取出来,反映在电脑的界面上,必须通过国际通用的标准——DICOM 3.0。该软件专业性很强,国际化要求高,自主开发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市场上已有较为成熟的软件开发商了。在进行了一系列认真客观地论证、分析后。医院党政领导就PACS的开发制定了新的方案:在原有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吸纳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专业公司与他们共同开发该系统。
    在医院和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放射科的PACS建设顺利完成。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使数字化医院贴近了百姓,它不仅省却了病人、家属跑上跑下的麻烦,还可以随用随调,在一个界面上可以同时出现多种影像资料,便于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给病人一个准确的答案。以往因为层层叠叠,加上存放时间过长,终年不见天日而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各种片子,都存储在计算机中心机房里两个一立方米左右的黑色柜子中,也就是图像信息的存储中心。负责帮助他们PACS开发的沈承柏先生说,“像瑞金医院业务量如此之大的医院,目前系统在线影像的存储规划量为5年”。但是医院保存病史的年限为15年,所以,5年之后的对策他们已经想好了:“可以扩容,也可以离线备份。”放射科PACS建成,开了一个好头,实现全院无胶片化的信息管理已在实施当中了。
    至此,瑞金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的医院里,计算机用户分布在17栋建筑物内,网络交换机50台,共有专用交换机机房18间;铺设光纤61公里/芯,铺设五类线100余公里;19台各类服务器,近千台PC机接入局域网运行HIS、PACS。这个层次分明的网络,将该院各科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只要几秒中就可完成。
    然而,HIS的开发所涵盖的不仅是医院信息管理,它还包括了病人各种信息的整合、归档和存储、利用,以及医院对他们的服务。就医院而言,HIS将从以辅助管理系统为中心逐步发展到以决策支持系统为中心的建设上去。就病人而言,该系统也将从以财务结算(挂号、划价、收费)为中心到以医生工作站为中心,再发展到以病人医疗信息站为中心。这两方面的系统建设都紧紧围绕医疗过程中人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运作,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各有重点地同步发展的。
    由此推想,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是,基础已夯实,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可以设想,不久的将来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索仲良主任向记者描绘的瑞金信息化的“蓝图”将会实现:院长们只需轻点手中的PDA,就能准确掌握医院的所有数据,诸如平均住院天数、即时的门急诊就诊人次、病房里的床位情况、当日的诊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等上百项数据报表,根据这些数据,他们可以马上分析出医院运营中的“瓶颈”所在,及时做出决策;采购部门则可以适时地注意药房中药品的“进销存”状况,当一些药品存量过低时,系统自动提醒装置甚至会发出警示;医生临床配药过程中,药品配伍系统会对药品配对之间可能造成的冲突显示提示信息;诊疗过程中,影像胶片将可以在医院各部门任意传输、储存、调用;病人入院不必再填写各类繁琐的表格,出院付账只需轻轻一刷银行卡……(汪敏 上海报道)
发表于 2002-12-18 14: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自行开发”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来过,不知今后是不是还是适用?什么医院适用?
发表于 2002-12-18 2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在国外,医院是不需要自行开发信息系统的。医院不可能花重金养一批开发高手,他们是交给专业公司做。事实上,他们连系统维护都是给公司做的。最近更提出了ASP模式,把整个系统都交了出去。他们也有信息部门,但根本没有开发任务。
    在国内情况则不同了。首先,专业公司还不够专业。其次,维护服务也还不够专业。
    对医院来说,首先,还没有规范的医院运作模式。一个医院一个模式。没有那两个医院能直接使用同一个医疗软件。其次,医院为了自身的利益,免不了还有些“人为的”个性操作。另外,我们的医院还不愿花钱买服务。我们愿意花钱买计算机,花钱支付技术人员工资,却不愿把钱花在软件服务上,不知道还要买软件服务,甚至不知道软件还需要服务。至今还有领导认为医院需要计算机人员就是为了编程序的,是开发软件的,就是不知道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管理和维护。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HIS开发方式:医院信息系统自行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自行开发也不是不可以。条件:1 有一支合格的开发队伍,包括优秀的系统分析员和良好的程序员。2 要留得住人,不要让医院成为公司的免费培训基地。
     像上海瑞金医院这样的医院全国又有几个呢?
发表于 2002-12-18 22: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从整个医疗行业的角度出发,这种投入其实是在大量的浪费现有的有限的资源,势必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开发。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上海瑞金医院为什么还是选择自主开发呢?这只能说明购买对医院来说已经造成资金的浪费,这已经不是重复投资,而是用钱打了水漂漂。这不能说是一种悲哀呀。
发表于 2002-12-18 23: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3000万已经投进去了。说不好都晚了,不如多吹吹牛吧。
我上次跟考察团去的时候,私底下问了不少医院职工。结果是众口一辞:不好用。
发表于 2002-12-19 06: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下面引用由铁臂阿童木2002/12/18 11:57pm 发表的内容:
我上次跟考察团去的时候,私底下问了不少医院职工。结果是众口一辞:不好用。
哈哈,我又一次轻信宣传了。
经历过太多的失望后,对开发商的宣传已不再相信了,但对使用者的反映还是相信的。
何况是上海瑞金医院呢?
太希望出现优秀的系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9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请问danelchen!你在长沙对湘雅医院熟悉吗?他们军惠做的HIS据说很大,我在网上听说不错。那算不算一个好系统?
发表于 2002-12-20 19: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如果相信宣传的话,我只想说,一个历时2两年多才正式运行的系统还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不过也不是像宣传上所说的那么好,毕竟花了大把的银子,谁敢说不好呢?今年春节回家再去看看吧。今年4月上的门诊系统不知道用的怎么样了。
发表于 2002-12-20 1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4>HL7研究</a>转移过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2-12-23 09: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danelchen!你不在长沙?过年回家希望能向你多请教!
发表于 2002-12-23 18: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的确是厉害呀!可不可以说他们是被逼出来,我比较佩服这种创业的人!
那么,他们的产品有没有推向市场呀!
发表于 2003-1-11 05: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应该去那儿看看。5名程序员干2个月的成果。不简单。
发表于 2003-2-9 10: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2002.11我去看过,听其索主任介绍如是.
发表于 2003-2-10 11: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听他主任说,我看基本没什么内容
还得和底下的职工交流一下,最好能用一用
发表于 2003-3-4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瑞金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

我也去打听打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