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04|回复: 8

欲说HIS好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2-8 1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城医生在 2003/02/08 11:40am 编辑]

     困惑、艰难和无序也许是当前国内HIS发展的真实写照。目前,国内HIS厂商已有300多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高中低端市场也逐渐分化。整个HIS行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
     自2000年来,一些境外的HIS产品陆续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北京东华公司代理澳大利亚的MEDTRAK,新加坡的SCS,韩国的WIN&WIN, 台湾的东宜等,其市场定位在国内的三级以上的高端医院。这些来自海外的医院信息系统,在产品思想构建上、内在管理理念上都要优于国内的产品,但由于管理模式的不同,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等洋软件的通病,尤其在门诊处理模式以及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硬伤”。当然价格亦不菲。
      国内的一些知名公司,诸如托普众邦、军惠、金仕达、巨龙等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东软凭借在影像上的传统优势亦进军HIS市场。国内软件具有天然本土优势:符合国内传统的工作流程,用户易接受,操作简单、实施周期短。但由于在起始阶段就有“先天发育不良”的基础,所以在延续发展、产品升级上面临着困扰。各家都有自己难念的经:收购或分裂、人员流动、市场分布太广,售后服务跟不上。产品设计上,连厂商自己都承认:国内各家产品相似,连界面都雷同,缺乏个性化的特色。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市场方面,在整个IT行业中,HIS是相对利润少的行业,尽管这样价格还是不合理,为了占据市场,不少厂商进行倾价销售,医院也很难接受一个合理的价位,事实上这是个双亏的现象,医院的后继服务很难得到保证,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厂商进一步的开发投入很难得到支持。
      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化产品,在项目实施上基本上是为医院“量体裁衣”所以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各自的需求,而厂商希望医院去“削足适履”适应系统原有设计。院方厂家出现彼此抱怨的现象。项目实施本身的管理上也缺乏相应的规范。
医院方面,虽然重视程度较前几年有了很大改善,也逐渐意识到HIS不仅仅是计算机室的事情,但缺乏战略层面地全局考虑。几乎想不到请咨询做医院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的事,国内仅有的少数医院管理专业咨询公司的影响力还比较薄弱,让医院管理层进行“洗脑”的工作还很艰难。HIS应用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型收费系统和简单的查询,谈不上什么决策支持。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没有发挥真正地作用。尽管国内医院在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上还相对落后,所以没有高质量的需求自然不会有高质量的产品。面对国外的产品,医院在理解和接受上还有差距。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医院匮乏相应的项目管理人才,在项目实施上经验不足或者根本就没有。要么一味地提各种需求,要么完全听从实施方的安排,缺乏自己的主见。
      笔者不建议政府部门对HIS产品进行什么评审,就象对医院进行等级评审一样,易流于形式,而且给人参与商业行为之嫌。政府主管部门应利用自身优势在更为宏观角度上进行指导,强调对标准化的定制上,明确医疗数据定义和规范相应的要求,起码统一各地的医疗卫生报表。同时应与其他部门中起到协调作用,如与社会保障部门,商业保险部门和沟通与合作。政策出台时注意相互的协调性和可实现性。不宜在具体细节上进行过多的干预。坦率地说,现在的医疗大环境并没有促进HIS在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上发展。某市卫生局要求所以医嘱必须打印出来,再由医生签字。甚至规定到如果打印出的整页医嘱都是同一医生下的,第一条医嘱签名后其他医嘱签名可以用两个点代替。这样做且不说工作流程上没有带来更多的便捷,而且增加了打印设备和纸张消耗,甚至比上系统前消耗还多。
      在HIS理论研究上,国内现在已经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信息学专业,但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比较落后与实际脱节,缺乏时代感。给人的感觉就是医学+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室都当作一般的辅助科室对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中,医院还在纠缠着收费问题、各种报表准确性实现等具体的应用层上的问题。在逻辑层探讨的不多,跟不要说概念层上的问题了。笔者在99年接触医院信息系统时候,网上仅有少数的信息介绍医院信息系统,但现在已经达到数百家的网站了,但普遍是相互抄袭和转载。这里,笔者推荐一个不错的医院信息网站:医学信息论坛(www.miforum.net)这时几个具有医学和IT结合优势的年轻人自费建立的,由于没有商业背景,所以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客观的探讨。
     也许当前的困惑局面是HIS必然发展的阶段,就像当年财务软件发展的所经历的一样。经过新的一轮竞争,相信会出现一些经得起考验的品牌产品。中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03-2-8 1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呵呵,把人都得罪了,医院、厂家、政府------
发表于 2003-2-8 13: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下面引用由小城医生2003/02/08 11:36am 发表的内容:
不建议政府部门对HIS产品进行什么评审,就象对医院进行等级评审一样,易流于形式,而且给人参与商业行为之嫌。政府主管部门应利用自身优势在更为宏观角度上进行指导,强调对标准化的定制上,明确医疗数据定义和规范相应的要求,起码统一各地的医疗卫生报表。同时应与其他部门中起到协调作用,如与社会保障部门,商业保险部门和沟通与合作。政策出台时注意相互的协调性和可实现性。不宜在具体细节上进行过多的干预。
同意!政府部门应该做它该做的事。
象HIS产品评审,既没有权威性,也没有实际用处。
发表于 2003-2-9 10: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你好,同志.
发表于 2003-2-11 1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最头痛的就是政府部门的干预了
老说分权和放手
但一到招标和涉及地方利益的时候他们就出现了
实在让人气愤
 楼主| 发表于 2003-2-12 20: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该篇文章已在<健康报>在线专栏发表,但编辑删除了对政府批评的段落.唉---
不过,请斑竹注意最近网站的点击率.
发表于 2003-2-12 22: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说的好。
发表于 2003-2-13 0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下面引用由小城医生2003/02/08 11:36am 发表的内容:
困惑、艰难和无序也许是当前国内HIS发展的真实写照。目前,国内HIS厂商已有300多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高中低端市场也逐渐分化。整个HIS行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
     自2000年来,一些境外的HIS产品陆续 ...
谈的基本上都是事实,但是也不全对,并非国内公司就一定会“先天发育不良”,也不是国外产品的设计思想、管理理念都优于国内公司。我见过的一许多国外产品的理念和技术并不十分先进,包括上面贴子里提到的产品。主要还是看什么人在做,如果没有在一个具有现代化医疗环境的医院中工作过,甚至见也没见过这样的医院,当然设计不出好的HIS系统。这就如同让一个只坐过和见过独轮车的工匠去制造一部现代化汽车一样不现实。关键是需要即了解现代化医院管理对IT系统的需求,又精通最先进的IT技术的领军人物,有了这样的人,中国的公司同样可以做得完全不比国外公司逊色。当然这样的人也不容易找,还要熟悉中国的道路情况,这就更难了。
另外一方面,HIS市场不佳的主要原因还是需求方面的问题,如今的中国医院还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的垄断性产业,大医院根本不愁没有病人,对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率当然没有太大兴趣。HIS的直接效益很少,院长们当然不愿意花重金在IT系统的建设方面。在中国的医院里,IT还没有象病房、病床、水电系统一样成为医院的基础设施。不过这种情况随着加入WTO将会改善,一旦外资医院进入市场,现在这些国有医院的好日子就没有了,中国医院与海外的医院比较,这一块是差距最大的。一旦面临直接竞争,国内的医院必定处于下风,那时自然就有了市场需求,只是看谁能最先做出机合乎国际标准,又适应中国市场特殊需求的产品了。医院到时候就是产品贵一些也要拿出这笔钱来,现在我们的一套PACS工作站就要卖几十万,这也是因为它能产生直接效益。决不会象现在,一套HIS的软件价格竟然只要RMB20万元,产业没有利润自然发展不了。
发表于 2003-2-15 2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说HIS好困惑

呵呵!谢谢小城医生对论坛发展做出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