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HIS建设从需求入手
转自ZDnet China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简称医大二院)是国家卫生部部属院校的综合性教学医院,1992年进入“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之一,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培干等任务,并担负着东北部分地区的重症病人会诊和急救工作。全院现有病床1000张,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39个医疗、医技科室。年门诊量在84万人次左右,年住院人数在18000人次左右。
eHIS系统项目需求
随着网络化的日益普及,以往的医院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报表式、文字式的汇报不但使医院管理者陷在文字的海洋中,而且不靠下属的解释又难以看懂这些材料。不清楚医院的漏洞、不知道收入的比率、不能及时调整人员和资源的分配,病人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的问题也都长期困扰着医院。因此,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将医院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成为医大二院管理和建设的一个重点。于是,医大二院与东软合作开发eHIS(e-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eHIS系统实施战略
医大二院网络建设从最简单、最见效的收费网络开始,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然后实施药剂科管理网络,杜绝人情药,最后进行PACS(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和全院的医疗管理网络建设。根据医大二院的实际情况,在实施eHIS系统时,东软做到了总体规划、分布实施,使医务人员逐步掌握系统操作方法。 eHIS东软医院信息系统在医大二院分六步实施:
1、医院经济核算系统:包括就诊卡子系统、挂号子系统、门诊药局(房)划价子系统、门诊医技划价子系统、住院登记与收费子系统、住院费用查询子系统、住院药局摆药子系统、住院医技划价收费子系统、药库管理子系统、药局管理子系统、院长查询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
2、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包括诊间医令子系统、住院医嘱子系统、病房管理子系统、手术室管理子系统、医疗统计子系统。
3、实验室(LIS)系统:包括检验仪器维护及检查中文报告的定义子系统、处方与LIS中的化验结果对应子系统、LIS的自动获取数据子系统、LIS的镜检结果处理子系统。
4、PACS系统:包括分诊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影像诊断子系统、报告管理子系统、B超子系统、海量存储系统。
5、医院后勤系统:包括医院物资库存管理子系统、医院大型设备管理子系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
6、医保接口系统
系统选型分析
医大二院原有的系统采用的是单机运行模式,没有网络作为后备支持,数据不能共享。考虑到医院的这种实际情况,东软在eHIS系统采用了三个服务器,其中一台SUN E450主要用于门诊系统(包括:挂号系统、门诊划价系统、门诊收费系统、诊间医令系统),SUN E250主要用于住院系统(包括:住院管理系统、病房摆药系统、病房医嘱系统)、药库管理和LIS。另一台SUN E450主要用于PACS系统。客户端最低配置为:32M内存、2.1G硬盘,14寸彩显和 200HZ的CPU的普通PC兼容机,PC机数量近300台。
该系统网络主干线上采用千兆以太网连接医院各业务部门,非PACS部分的网络通信在支线上采用双绞线集连网络集成器(HUB),通过HUB连入主干线,PACS系统二级交换机百兆到桌面。该系统选用了3COM和SUN公司的产品作为系统的网络设备和应用服务器,通过关键部件支持热插拔功能,实现在线维修和硬软件现场升级。
医大二院与东软合作开发的eHIS东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Powerbuider开发工具、Unix、Windows NT操作系统、Openbase等大型数据库平台、Client/Server二层体系结构,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稳定。该系统拥有模块化的结构、清晰的界面、简单的操作,并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等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