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51|回复: 2

[求助]庆贺新版诞生,并请教玛叶指数(Myer’s Index)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2 1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这个玛叶指数(Myer’s Index)是干什么用的,如何计算,有什么参考资料吗?
发表于 2003-5-22 1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庆贺新版诞生,并请教玛叶指数(Myer’s Index)

    Myer\'s Index是检验调查资料准确性和一致性的一种指标,判断调查质量的一种方法。假设在一个不存在任何数据偏性的人口中,以0-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结尾的年龄别人口数,应该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实际人口年龄分布与理论分布差数的绝对值之和,就是Myer\'s Index(玛叶指数)。玛叶指数取值范围为0-99,0表示实现数据严格符合理论分布,没有任何堆积现象,99表示该人口年龄都是同一个数字结尾。一般情况下,由于各年龄组均存在死亡、迁移等现象,而且各年龄组死亡概率、迁移率均不一致,实际人口年龄分布与理论分布有偏差。
    玛叶系数不能大于60,大于60可以肯定该调查人口数据存在严重的年龄偏性,即堆积现象。玛叶系数越小,说明调查人口数据的质量越好。
发表于 2003-5-22 1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庆贺新版诞生,并请教玛叶指数(Myer’s Index)

199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卫生事业第八个五年计划及二000年规划设想》提出的要求,在卫生部统一组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参与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配合下,于一九九三年六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样,开展了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

    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部门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人民群众提供卫生服务的过程。卫生服务的调查研究旨在为卫生事业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早在五十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建立了以连续性的健康询问调查为重点的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七十年代起,英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等一些发达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健康询问调查制度。近十多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开展了一次性或重复性的横断面卫生服务抽样调查。我国卫生服务的调查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调查研究的规模较大。自1981年4月中美双方合作在上海县开展卫生服务的调查研究以后,相继有长春市等十多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了卫生服务的抽样调查,1985年以来卫生部有关司局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民族地区医疗服务、卫生防疫、妇幼卫生、乡镇企业职业卫生需求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不仅为卫生事业科学管理和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也积累了比较完整的卫生服务抽样调查的经验。在认真吸取国际、国内卫生服务调查的经验,充分考虑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拟定方案和实施调查。

                         调查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目的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基本目的:提供人群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要量、有关卫生服务资源的筹集、分配、结构和卫生服务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的资料,为卫生事业管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具体目的包括:⑴通过系统地收集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两周病伤的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伤残率、因病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反映我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⑵从提供卫生服务的种类、数量和居民实际接受各类卫生服务的程度两个方面系统收集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资料,分析和评价我国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地区间的差异,确定不同类型地区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⑶系统地收集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量以及筹集、分配、结构、比例,享受各种医疗保健制度的人数、费用以及因病自付医疗保健费用等资料,分析和评价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卫生服务资源分配和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影响因素;⑷分析和研究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及卫生服务资源之间的联系,探讨卫生服务供需的平衡关系,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包括基于“人群”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和基于“机构”的卫生服务调查,两种调查内容各有侧重。
    1、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内容:
    ⑴家庭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收入和享受医疗保健制度的种类等;
    ⑵调查前两周内患病次数及其病伤的名称、因病伤丧失劳动能力的日数,如正常活动受限、休工、休学、卧床日数;
    ⑶调查时患有慢性病的名称、因慢性病正常活动受限制和长期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残疾种类及其人数;
    ⑷调查前两周内因病就诊的人数、次数、费用、就诊机构种类、未就诊原因,1992年住院的人数、次数、住院日数、住院和手术的机构种类及费用等情况;
    ⑸调查对象居住条件、饮水条件、厕所类型、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情况;
    ⑹0-5岁儿童出生体重、母乳喂养、健康状况、接受系统保健情况;
    ⑺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生育史、最后一次妊娠的结局、分娩的地点、接生方式及接生者、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等情况;
    ⑻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自我保健及健康状况。

    ⒉ “机构”卫生服务调查的内容:
    ⑴全县(市或市区)自然地理条件、行政区划、人口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等指标;
    ⑵全县(市或市区)卫生机构、卫生人力、房屋面积和床位、卫生事业经费、卫生基建费用、公费和劳保医疗费用等指标;
    ⑶县及县以上医院(中医院、疗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站、专科防治所站等卫生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利用情况;
    ⑷样本乡镇(街道)卫生组织形式、卫生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⑸样本村(居委会)卫生组织形式、卫生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⑹全县(市或市区)预防性卫生服务情况如计划免疫、有毒有害场所监测、环境卫生检测、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学校卫生等等;
    ⑺全县(市或市区)妇幼保健服务情况如孕产妇系统保健、高危孕妇管理、儿童系统保健情况等;
    ⑻全县(市或市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人数、主要地方病患病人数;

三、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对象为全国抽中样本住户的实际人口(凡居住并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和其他人,或单身居住、生活的,均作为一个住户)。卫生机构调查为抽中“样本地区”(包括样本县(市或市区)、样本乡镇(街道)、样本村(居委会)的卫生机构和基层卫生组织。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现场的调查时间从1993年6月1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

    2、抽样设计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抽样的原则是经济有效的原则。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地区”和“样本个体”。第一阶段分层采用多变量分析法综合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和人口结构等多个指标为分层标识以县(市或市区)为单位进行分层,将全国2400多个县(市或市区)分为五类地区。根据所要求的样本容量按各层占总体的比例随机整群抽取各层的“样本县(市或市区)”共92个;第二阶段分层采用人口数或人均收入为标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样本县(市或市区)”按20%的比例随机整群抽取乡镇(街道),平均每个县(市或市区)抽取五个乡、镇(街道)为“样本乡镇(街道)”,全国共抽取450个。第三阶段采用人口数或人均收入为标识,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平均每个“样本乡镇(街道)”整群随机抽取二个“样本村(居委会)”,全国共抽取900个村(居委会);最终的抽样单位是户,在每个“样本村(居委会)”中随机抽取60户,全国共抽取54000户。全国平均
每户被抽取的概率为 1:5000。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样本容量和抽样概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      全国总数     抽样样本数       抽样概率   
       ----------------------------------------------------
       县/市区          2450            92        1:27
       乡镇/街道       70000           450        1:160
       村/居委会     1000000           900        1:1120
       户           280000000         54000        1:5000
       人          1200000000        216000        1:5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方法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采用一次性横断面抽样调查。基于“人群”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采用经培训合格、具有中专(或相当中专学历)及以上的医生作为调查员入户进行询问、询问与查阅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机构”的卫生服务调查是该单位的业务领导和培训合格的统计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的工具为调查表,家庭健康询问调查采用:①家庭健康调查表;②0-5岁儿童健康调查表;③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健康调查表;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调查表。⑤两周病伤调查表;⑥1992年住院调查表;“机构”卫生服务调查采用:①全县(市或市区)基本情况调查表;②乡镇(街道)卫生机构调查表;③村级(居委会)卫生组织情况调查表;④医院(县级县以上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情况调查表;⑤卫生防疫机构情况调查表;⑥妇幼保健机构情况调查表。

    4、调查的质量控制
    这次调查的重点放在调查质量的控制,严格抓住了下面几个环节:⑴调查方案自上而下经过了五次大的修订,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市东城区和房山农村进行了严格的试调查,保正调查方案的科学可行;⑵调查人员的严格挑选,调查人员分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调查指导员大多是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卫生单位的院长和医师,调查员大多是乡镇卫生院医生及乡村医生,从各调查点调查人员统计:95% 以上的调查员是具有医士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医学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调查员经过培训考查合格后才参加正式调查;⑶明确调查人员工作职责,建立调查质量核查制度;⑷质量要求:从各省5%的质量抽查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质量要求:①一致性百分比:用来衡量调查人员调查技术的一致性。培训后调查人员调查技术的一致性基本达到了100% ;②符合率:复查考核中,同户复查与调查结果的符合率除了两周患病有所差异以外,其他项目符合率均97%左右;③调查完成率:在出现了三次上门无法调查而放弃该户时,从候补户数中按顺序递补,因个别地区自然灾害等情况,全国调查完成率为99.6%;④本次调查本人回答率:成年人自己回答率达70%,儿童由母亲回答,育龄妇女基本是本人回答,农村地区此比例略高一些。

   5、调查资料数据质量与代表性的检验与评价

    调查资料的质量还可以通过调查数据内部的逻辑规律加以判断,并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照比较,进一步对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如调查的人口年龄别与全国总体比较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检验(Myer\'s Index和Test of Goodness for fit)、某些人口学指标如家庭人口规模、结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与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一致性检验( Delta Missimilarity Index and Gini Concentration Ratio)。

    ⑴玛叶指数(MYER\'S INDEX)
    玛叶指数是判断调查质量的一种方法,它先假设在一个不存在任何数据偏好的人口中,以0-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结尾的年龄别人口数,应该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实际人口年龄分布与理论分布差数的绝对值之和,称为玛叶指数。玛叶指数取指范围为0-99,0表示实现数据严格符合理论分布,没有任何堆积现象,99表示该人口年龄都是同一个数字结尾。一般情况下,由于各年龄组均存在死亡、迁移等现象,而且各年龄组死亡概率、迁移率均不一致,实际人口年龄分布与理论分布有偏差,但玛叶系数不能大于60,大于60可以肯定该调查人口数据存在严重的年龄偏好即堆积现象。此次调查计算的玛叶指数为3.725,说明调查质量
较好。

     表1--1: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家庭健康调查人口玛叶指数计算表
---------------------------------------------------------------------
年龄    10--49岁区间         20--59岁区间            
结尾  混合  权重  ⑵⑶    混合  权重  ⑸⑹  ⑷+⑺  百分比  与10%  
数字  人口  系数           人口  系数                   %   的离差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
0   15996    1   15996   14026    9  126234  142230 11.1965 1.19651
1   14124    2   28248   11819    8   90048  118296 9.31240 0.68759
2   13193    3   39579   11256    7   82082  121661 9.57729 0.42270
3   13729    4   54916   11726    6   69222  124138 9.77229 0.22770
4   13574    5   67870   11537    5   59125  126995 9.99719 0.00280
5   13528    6   81168   11825    4   44240  125408 9.87226 0.12773
6   12857    7   89999   11060    3   33246  123245 9.70199 0.29800
7   12897    8  103176   11082    2   22634  125810 9.90391 0.09608
8   13218    9  118962   11317    1   11071  130033 10.2363 0.23635
9   13249   10  132490   11071    0       0  132490 10.4297 0.42977
                                             1270306     100 3.72527
--------------------------------------------------------------------

⑵拟合度检验(Test of Goodness for Fit)
    比较调查数据是否与其他调查数据相吻合,我们将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作为理论数并假设其分布是正态分布,把这次调查的数据作为抽样数据,观察抽样数据的分布与理论频数分布的拟合程度的好坏,也就是把样本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较,作为判断调查质量的一个方法。

        表1-2:调查人口年龄构成与总体参数的拟合度检验
         --------------------------------------------
          顺  年  龄  全国人口  样本人口  (Si-Pi)^2/Pi
          号  分  组  构成(Pi)  构成(Si)
         --------------------------------------------
          1    0-4      10.30      8.21      0.4241
          2    5-14     17.39     18.38      0.0564
          3   15-24     21.75     17.98      0.6534
          4   25-34     16.64     16.19      0.0122      
          5   35-44     13.27     15.11      0.2551     
          6   45-54      8.38      9.25      0.0903     
          7   55-64      6.69      7.90      0.2188     
          8   65及+      4.06    6.95     2.0571
          9   合 计    100.0     100.0        
         10  卡方值                          3.7674   
         -------------------------------------------

    自由度为(K-1)-2=5;卡方值为3.7674,小于95%(n=5)=11.07,P值大于0.05,样本指标的分布与总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⑶DELTA不相似系数与GINI集中比
     DELTA不相似系数和GINI集中比均是反映样本指标的分布与总体分布的一致性的大小。它们不仅能判断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同时也能反映抽样调查数据质量。表1--3是抽样调查地区实际调查的住户人口分布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住户人口总体分布的DELTA不相似系数和GINI集中比,第⑹栏|⑶-⑸|的合计被2除是DELTA不相似系数,第⑺栏合计数与第⑻栏合计数差的绝对值是 GINI 集中比。这两个指标越接近0,表示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越一致。

表1-3:家庭健康询问调查住户规模构成与总体参数有关指标的计算表
-----------------------------------------------------------------
每户人  全  国  户 数  样  本  户 数 |⑶-⑸| PiSi+1  Pi+1Si   
数大小  构成%  累计Pi  构成%  累计(Si)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
   1     0.063  0.063   0.052  0.052    0.011    0.0105  0.0090   
   2     0.111  0.174   0.115  0.167    0.004    0.0748  0.0691
   3     0.240  0.414   0.263  0.430    0.023    0.2865  0.2890
   4     0.258  0.672   0.262  0.692    0.004    0.5799  0.5875
   5     0.177  0.849   0.171  0.863    0.006    0.7998  0.8060
   6     0.084  0.934   0.079  0.942    0.005    0.9134  0.9166
   7     0.039  0.973   0.036  0.978    0.003    0.9672  0.9682
   8     0.017  0.990   0.016  0.994    0.001    0.9880  0.9910
   9     0.007  0.997   0.004  0.998    0.003    0.9970  0.9980
10及+   0.003  1.000   0.002  1.000    0.001        --      --
合 计   1.000          1.000           0.061    5.6171  5.6344
指 数                               △=0.031      GINI=0.0173  
----------------------------------------------------------------

    通过上述各种方法的检验和判断,我们认为这次调查质量较高,对全国的代表性较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